12月2日早上7点半,贵阳市河道维护施工所南明河解放桥至红岩桥段班长王连友如平日般来到南明河岸,开始巡查河道,检查水面情况。“现在河道基本上清澈见底,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见鱼,相比前些年,南明河的变化相当大。”王连友说。
2007年,王连友来到当时的贵阳市河道工程队工作,后又成为贵阳市河道维护施工所的一员。14年来,他见证了南明河从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到“水清”“景美”的嬗变。
王连友回忆,当时,南明河两岸滨河道还没有修建完善,传统排污沟就埋在两岸地下,排污能力差,周边生活污水等直接进入河道,对南明河影响较大。“我们清理河道需要划着船,把泵吸式抽水机放置到河底,再将淤泥抽至排污沟,每天长时间划船清淤是常态,但收效甚微。”
随着污水排放量大幅增长,超过南明河环境承载力,加之生产生活取水急剧增加,挤占河流生态补水,河道自净能力降低,南明河污染逐步加重。从2012年开始,贵阳市引入系统治理思路,坚持全流域统筹、干支流一体,按照“控源截流、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思路,分“救急”“治本”“系统提升”三个阶段对南明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
“我们通过‘加减乘除’四举措对南明河进行彻底整治,南明河流域19条排水大沟整治工程属于其中的‘减法’,主要控制清水进入截污沟。目前全市治理大沟50.3千米,完成清淤5.28万立方米,修补自来水管网漏失18处,封堵自来水量3.6万吨/日,分出清水3.3万吨/日入河,在补充河流生态流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截污沟和污水处理厂负荷。”贵阳市水务管理局副局长刘楚霞说。
同时,贵阳市通过新建20座再生水厂、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打造滨河风光等举措,在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以及增强群众“三感”上做加法;通过放大政治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做乘法;通过消除企业污染、消除沟口臭味、消除违法行为做除法。经过综合治理,南明河开始变清了,王连友和工友不用再每天花费精力进入河道清淤。
王连友现在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巡查河道情况、清理河道垃圾。在南明河甲秀楼段的阳河大沟排水口,他指着流出的清水说:“现在南明河周边的生活污水都是经过处理后汇入河道,再也不用担心污染河流了。”
如今,南明河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河中白鹭戏水,呈现一幅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来源 | 贵阳日报
编辑丨戴敏婕
编审丨刘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