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学画牡丹以来,便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牡丹那婀娜多姿的形象,便终日萦绕在脑海。正像屠洪刚《霸王别姬》中所唱:“人世间百媚千抹,我独爱你那一种。”如果我是项羽,牡丹便是我的虞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花雍容华贵,芬芳馥郁,被誉为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或幸福和平的象征,因此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打开牡丹花卷,历朝历代画家作品或工或写尽收眼底,一簇簇色泽艳丽,美丽妖娆的牡丹花袅袅娜娜,仪态万方,真是占尽风流。善画牡丹者更是不计其数,古代画家有陈淳、恽寿平、赵之谦,现代画家有华新罗、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王雪涛。当代画家有牡丹仙子孟林、牡丹仙人黄永生,华裔旅美画家乔德英、王绣、李凌云、孙珏德及其弟子孙全圣等都是善画牡丹的高手,他们用画笔将人间最美丽的花魁牡丹描绘地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之爱牡丹,不仅仅是她那倾城倾国无与伦比的美,更为牡丹昂扬向上,卓尔不群的生命状态而感动。据说牡丹被贬到洛阳后,闻知来年洛阳花会将评选花魁,为了不误选期,全城牡丹提前花期迎风冒雪尽数开放,其场面之壮观,气象之宏大,令无数观者动容,无不为牡丹的这种傲骨折服。那种力争上游的,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不正是我们每一个爱花人要学习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花不仅艳丽无比,富丽华贵,更美在其花的高贵品质,那种大家风范,仪容姿态绝不是其他闲花野草所能媲美的。有诗云:“绝代只西子,众香惟牡丹”。牡丹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王,冠压群芳。正是由于牡丹这种倾城之色,令无数文人墨客竞相赞美。“暗香生雪肤,秀色洗红粉”,多么生动感人,雨中牡丹,仿佛刚出水的丽人,含羞带露,芬芳氤氲,粉黛轻摇。或缱绻低语,或静默沉思,每一株似乎都有生命,有呼吸,静静地品味,细细地观赏,喜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而风中牡丹更是如同仙子乘风而来,飘飘欲仙,风姿绰约。真正是玉树临风,丽影倩倩,别有一番情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就是牡丹,正如同美永远是美一样,牡丹无愧于诗人的豪情!“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京城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等。这些诗作尽情讴歌了美丽绝伦的牡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牡丹的形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书法绘画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姚黄魏紫”四个字。大多数人认为是牡丹的品种,其实不然。“姚黄”得名源于唐宰相姚崇喜种黄色牡丹故称姚黄,“魏紫”是因为魏远宗家植牡丹而得名。以产地命名的牡丹如洛阳红,洛都春艳。以颜色取名的如胭脂红,鹤瓴红等。而对牡丹取名最为特别的,还要数以人名命名的牡丹。雍容华贵,婀娜多姿的牡丹总是与中国历史上的旷世美女并肩同行,诸如醉杨妃、粉西施,娇容三变,二乔等,便可知人们是怎样将牡丹比作人间天上的绝代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的高贵,牡丹的美轮美奂,无不昭示着一种人间情怀,做女人就要像牡丹花一样,华美而不 流于俗,雍容而不失高贵。牡丹的美不啻是一种精神之美。

不知花是否也会有魂?能否倾听我的炽热!曹植之为“洛神赋”,我却为“牡丹赋”,到了五月底,大多数牡丹花期就要过去。那留在人间的妩媚将常驻我心,滋润我的生命,而我更相信牡丹虽则“零落成泥碾作尘”,定会“香如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海燕:甘肃天水人,1994年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美术系,一级美术教师,擅长中国画的创作。2010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花鸟画工作室,作品《荷塘图》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并被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收藏。2014年结业于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王奇寅新水墨专项研修班,现为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研究员。2016年参加由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成年组绘画比赛全国总决赛获银奖,2017年作品《竹韵》入选海峡两岸名家交流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