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企业家大佬,退休了。

11月的最后一天,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牛根生因退休并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原因,自2021年12月1日起辞任蒙牛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自此,牛根生从自己一手创办的蒙牛乳业正式谢幕。

从被父亲50块卖掉的放牛娃,到创办蒙牛成为中国的乳业大王,牛根生的传奇人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今天,小逻辑想和大家讲几个牛根生的故事,从这位乳业大王的创业传奇中,学到的一些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

01

先做人

后做事

“与自己较劲”,是牛根生在蒙牛倡导的文化之一。

这和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1958年,由于贫苦养不起,牛根生被亲生父母以5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一户姓牛的家庭。新的家庭也并不富裕,养父是普通的送奶工,养母因为曾经和军阀有关系而被批斗。

这样的人生起步,被人称为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是这样的出身背景,并没有让牛根生成长为一个自卑畏缩的人。恰恰相反,他凡事与自己较劲,遇到问题先从自身开始思考,不去埋怨、指责他人。先做人,后做事,是他的原则。

成人后的牛根生继承了养父的职业,“顶班”成为一个养牛送奶的工人。后来牛场被伊利并购,牛根生成为伊利乳业的一员,并凭借自己仗义大方的性格,交到了不少朋友。

离开伊利后,1999年牛根生创立蒙牛乳业。一家是全新未知的小公司,一家是家喻户晓的大企业,但是牛根生的友善与声望还是吸引了伊利300多名骨干追随。

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全国人民对民族乳业失去了信心,蒙牛更是站在了风暴中心,股价大跌,企业摇摇欲坠。

由于蒙牛是中国的民族乳业,也因为牛根生的好人品,很多民族企业家们向牛根生伸出了援手。牛根生说:“蒙牛,最后即使白送了弟兄们,我也不愿它被外国人买走。”

牛根生发出“求助信号”后,

联想集团的柳传志,48小时之内就将2亿元汇过来;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火速送来5000万资助;

江南春也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经费”;

这是牛根生的好人品回报,也是中国的民族企业家们的团结爱国之心。

拿到“救命钱”后的牛根生,直接承诺:“所有未经检测的奶,全部倒掉!奶农的钱照付,一切我们承担,不能让奶农受损,也不能让老百姓喝一口不安全的奶!”

就这样,蒙牛总共倒了近3万吨原奶,相当于190多万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约损失1亿元;产品该召回的召回,该退款的退款,又损失了约20亿元。

先做人,后做事;

做人成功了,做事才会成功。

02

比才干更重要的

是逆思维

在蒙牛,牛根生要求员工要有逆向思考的能力:

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
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
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逆推思维的做事逻辑,来源于牛根生的母亲,牛根生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母亲有两句话让他终身受益,其中一句便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

在牛根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先想到“要想知道,打个颠倒”这句话,通过这句话,去启发他从逆向思维出发,想到他人所没有想到的解决方案。

创建一个乳业公司,一般人都会先考虑奶源、建厂等问题,再去打广告、找客户、建市场。这似乎是一套顺理成章的创业流程。

然而牛根生不是,他提出了“先建市场,再立工厂”的思路,把资金优先投入到市场营销推广上,然后再考虑建厂的问题。在没有一头奶牛的情况下,牛根生用三分之一的启动资金(300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推广,几乎在一夜之间,人们都知道了“蒙牛”。

通过逆向思考倒推,蒙牛的管理层在决策工作的时候,都会先从目标出发,反向推算,倒推资源配置、战略布局等方案。正是由于逆推思维,蒙牛化劣势为优势,从地方的小乳业公司,一步步走向行业前列。

平时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从最基础的出发,一步一步地往下考虑需要做些什么。其实这种思考方式会让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视角上存在片面的问题,很容易忽略一些视角或细节。

不妨试着用一下逆推思维,从目标出发去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动作,更能从大局上解决每一流程上的问题。

要想知道,就打个颠倒吧。

03

比会赚钱更重要的事情

是会分钱

在分钱这件事上,牛根生一向大方,他坚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

公司赚钱了,能大方给予功臣股权激励,平时也对业绩出色的员工实行各种激励政策,那么员工会更加努力回馈在工作上,进而提升组织绩效。

还在伊利的时候,牛根生主导推出的咖啡雪糕新品,在市场反映很好,销售额也很高,公司打算奖励他一辆价值18万的好车。

而牛根生直接把钱拆开买了四辆面包车,分给了自己的直属部下。

公司有同事家里遇到困难,他也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公司有工人患了癌症需要钱,他带头捐出1万元。

在蒙牛创业时期,他曾经直接把自己的108万年薪分给员工;后来,更是直接捐出自己所有的股份,成立了老牛基金会。

正是这种“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让牛根生既得了人心,也赢了市场,打胜一场场的仗,创造出一个个不可能的奇迹。

虽说像牛根生这样捐出所有年薪或股份的例子非常罕见,也不建议盲目复制。但是其大方分钱的态度以及为员工着想的做事风格,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学习的。

都说经营团队就是经营人心,钱到位了,关怀到位了,自然人心所向,也是成功所向。

写在最后

这位乳业大王的传奇故事,给予我们很多管理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上的思考,能白手起家,带着团队破天荒地开辟出一个新局面,归根结底,在于经营人心的成功。

牛根生正式“告别”自己一手创办的蒙牛,意味着蒙牛的“牛根生时代”正式结束。

但蒙牛的发展,还在进行;

中国乳业的发展,还在进行;

牛根生的慈善事业,也正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