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年间,隶属太常寺的教坊首席笛子演奏家李謩老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笛子吹奏技艺风靡万千士人阶层,以至开元时代无人能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这李謩醉心于笛子事业也是够拼的。话说有一次,梨园鼻祖唐玄宗灵感来了,创作出一新曲,令内教坊的乐官们在上阳宫编排演习。

偶然经过此地的李謩听到传来的乐曲后,这家伙一上头,竟然跑到离上阳宫最近的天津桥,爬上桥头的立柱,边听边把谱偷偷记下来。

后来这厮居然还光明正大的去酒楼吹奏此曲。不料被微服出宫寻开心的原作者--唐玄宗逮个正着。这就是“长安少年笛子爱好者”李謩老师的光荣黑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那以后,李謩就被我唐音乐界第一伯乐李隆基老师“抓”进了官办音乐机构-太常寺教坊。

如今的李謩已是大唐在编的堂堂演奏家了。王公贵族,世族大家无不对他礼敬有加。有身份、有地位、功名利禄也随之滚滚而来。

唐宣宗时代的歙州刺史卢肇所著《逸史》一书,记载了李謩的一桩传奇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次,李謩因私事请假去越州办事,顺便走个穴,越州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当地官府一听,是唐玄宗身边的首席演奏家来本地,立刻召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轮番宴请接待,除了巴结巴结,没准儿还能近水楼台,听大师吹奏一曲。

当时,越州有十名已经得到进士考试举荐资格的考生,个个都是家里有矿的孩子。他们听说李謩大师来本地演出,立刻就疯了,迅速集资两千钱,邀请李大师在鉴湖风景名胜区顶级会所,举办一场笛子独奏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话说回来,一场演奏会,2000钱不少了,但是观众只有十个人,未免人气不足。演奏者又是我唐大师级的人物,堂堂教坊首席,当今圣人亲自发现的笛子天才,也可以说是天子门生。

天下善音律之人无不景仰膜拜,渴望一睹李謩神采,聆听其代言的大唐好声音。这么一想,这几位考生决定,每人可以再邀请一位观众,一起参加鉴湖演奏会。

很快,临近李謩演奏会日期。考生中有一位仁兄,忘了邀请朋友一事。等到要开场当天才想起来,已经来不及找狐朋狗友了。只好拉上自己的邻居独孤生,勉强凑个数了。

这位独孤生,也是个读书人,年纪很大了,长期隐居在城外,乡野间,少与人来往,不问世事。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人们叫他“独孤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越州士绅期待已久的“我唐·李謩大师·鉴湖魔笛独奏会”,隆重开幕了。鉴湖会所坐落于鉴湖岸边。浩渺湖面,碧波荡漾,四周景物若隐若现。

李謩大师一生飘逸袍服,拂笛坐于小舟之上,御舟者移舟至湖中心。顿时微风拂面,轻云朦胧,水波微荡。李謩捧起竹笛,天籁之音首发而如天降。刹那间,烟雾缥缈的湖面,风起云开,阴霾尽散,水草林木无不森然夺目,颇有神鬼惊泣之感。

现场观众赞叹之声,如潮水般络绎不绝。人皆以为此音从神话而来,如天地初开,洞穿心灵,彩!举座皆叹服,却只有独孤生一人,不发一言,面无表情。左右的观众见独孤生如此不懂事,十分不满。

连舞台中央的李謩大师,都感受到了来自独孤生冷漠的轻谩。大师也是性情中人,心里顿觉不爽,不免就冒了一点坏水。他从自己的曲库中,搜出一首曲子,临时作了改编,令曲调音色更为玄妙、复杂,听者惊骇之下,更为倾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了,再看独孤生,这老家伙依旧枯坐,沉默无言。这下让带他来的那位考生邻居十分尴尬,真是后悔带他来丢人现眼。

面对怒目而视的同行和众多音乐爱好者,该考生只能硬着头皮圆场:“独孤大爷长期隐居荒郊野外,基本上没进过城,也不临市面。八成对音律一窍不通,大伙儿多包涵一下,对不住各位了。”

演奏会现场的观众们也议论纷纷,有讥讽老头呆若木鸡的,也有替李謩大师抱不平的,一场珍贵的视听盛宴,几乎毁于独孤生的对牛弹琴。

可是,任凭诸君冷嘲热讽,独孤老爷子,始终没有说话,只是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个时候,大师李謩再也坐不住了,高声质问独孤生:“先生如此,是看不起我吗?还是先生本就是音律高手,识得在下破绽?倒要请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逼到这个分上了,独孤生不得不首次开腔回话:“先生怎么知道在下不会呢?”所有观众看到李大师发怒了,而独孤老头居然这么没礼貌,眼瞅着一场盛会就要被独孤老儿搅黄了,不由得群情激愤。考生们带头忙不迭的向李謩大师作揖道歉,请他大人不记小人过。

这时候,独孤生不再沉默了,主动向李謩出招:“请先生试着吹奏一曲《凉州曲》。”这种情况下,众目睽睽,李大师必须接招。一曲奏罢,掌声响起,不料,此刻独孤生又发话了:“先生的技艺确实高超,但是!注意,你所奏曲调中夹杂着一缕胡人的音色,寻常人根本听不出来。难道李先生的艺术经历中,有来自龟兹的高人指点吗?”

独孤生此言一出,观众席一片哗然,再看李謩,脸色大变,惊诧万分,今天算是遇到高人了。急忙起身,大礼起拜:“老前辈真乃神人也!在下竟然没觉察出来胡音杂色,不过家师确实是龟兹人。”

对于李謩的反应,独孤生并不意外,接着说:“此曲第十三段重奏跑偏了,实际上你吹奏的是《水调曲》的片段,足下自己感觉到了吗?”李謩此刻已经没有了初时的骄狂劲头,忙回:“恕在下愚钝,确实没有发觉有跑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孤生一边点头,一边作取笛状,打算露一手,亲自示范。李謩马上拿出自己的备用竹笛,擦拭干净,双手递过去。没想到,独孤老爷子都不接,只瞄了一眼,云淡风轻的说:“这种东西根本没法用,都是初学者练手的玩意儿。”

于是李謩不敢怠慢,索性把自己常用的笛子再次奉上。独孤老爷子端详一下,对他说:“阁下确定用这笛子吗?此笛吹至第三段‘入破’阶段,就会爆裂,你还舍得让在下用它吗?”事已至此,李謩已不能反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唐代的大型歌舞乐曲,一般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散序”,第二阶“中序”,第三阶就是“破”。第一、二阶曲调舒缓,节奏由慢转快层层递进,歌姬开始吟唱。

而第三阶的“破”,一般都是反复演奏多遍,因此也称“舞遍”。“破”阶段的第一遍演奏就叫“入破”。入破之后,钟鼓齐鸣,节奏转为急促,这个时候舞姬开始入场起舞。

咱们回到独孤生大显身手的鉴湖现场,气氛完全不一样了。当独孤版《凉州曲》音律想起,如穿云之箭,直入苍穹,势惊四座。一股塞外苍凉肃杀之气,顿时席卷全场。

此时的李謩大师,已经满脸通红,双手局促不安,面露惭色,低头聆听。当独孤生将曲子吹奏到第十三段,之前李謩错误处时,如行云流水,自然,毫无违和感,果然比李謩高明之极,令在座诸人不由自主的纷纷拜服。

眼看着曲子将要奏至“入破”阶段,突然竹笛“啪啪”两声爆裂,行将渐入急促的乐曲,却戛然而止。所有的观众,这个时候对独孤生,已是万分心悦诚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作为本场演奏会主咖的李謩,此刻的心态已经完全崩了。不但场子被人砸了,还在现场被不知名的高手教做人。没办法,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能认栽了。

不过李謩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偷过唐玄宗曲子的人物,岂能放过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向独孤老爷子当面请教一下,没准还能在艺术道路上再次精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第二天,李謩带着一帮昨晚演奏会的观众们,一起追到独孤生家,登门谢罪顺便拜访求教。

只是茅屋尚在,独孤老爷子不在家。李謩发动越州当地各界士绅,到处寻访。身负鬼斧神工般音律绝技的独孤生,妥妥的传说中世外高人,一旦出手,恰似神龙现于野,过后却不知所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