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人剥削”

遇上“克苏鲁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黄二刀

1970年代,一种非常暴烈的全新电影类型横空出世并红极一时,吸引了全球黑人电影观众的眼球,却很快在社会伦理道德的谴责声中于全盛时期急速衰落,产业迅速瓦解,如今只有零星几部这一类型的新片冷不丁儿地蹦出来,虽不乏佳片,却难再有当年的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类型便是:Blaxploitation,即“黑人剥削电影”。

今天的人们很容易误解这一名称:“黑人剥削电影”,它并不是指靠歧视和剥削黑人演员来制作的片子,相反,“黑人剥削”中的“剥削”对象,其实指的是广大黑人观众,因为这些影片中的主角、正派人士,和孤胆英雄,都由黑人演员包办;而恶棍、流氓、黑恶势力、腐败官员等反派,则都由白人出演,这样一来,“黑人剥削电影”肯定不受当时的白人观众青睐,只能靠“剥削”、确切地说是招揽黑人观众来盈利,目标是黑人的钱包。当年的那些B级“黑人剥削片”的拷贝在今天被“考古者”不断地寻找和修复,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全世界邪典影迷推崇的对象,当然也包括白人影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人硬杠白人是黑人剥削电影的最大卖点

(图为效果展示,并非黑人剥削电影桥段)

对美国电影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昆汀·塔伦蒂诺儿时最喜欢看东亚地区的暴力B级片,却不知道“黑人剥削电影”其实也是他的心头好,成名后,他还特意导演了一部名为《黑色终结令》(Jackie Brown,1997)的黑人剥削片用来致敬那个“伟大时代”,《黑》一片不仅成为后黑人剥削片时代的代表作,也在资深的昆汀影迷心目中占据了极高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色终结令》大牌云集

昆汀口中那个“伟大时代”中出品的“黑人剥削电影”五花八门,其主题几乎涵盖了所有低俗类型,包括恐怖片、功夫片、情色片、枪战片、复仇片,等等。其中,至今仍在影迷间发挥重要影响力的片子就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维特拜克之歌》(Sweet Sweetback's Baadasssss Song,197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维特拜克之歌 蓝光封面

2018年,以修复发行邪典影片为己任的醋酸综合征公司发行了此片的蓝光版本。

作为此类型片的开山鼻祖,《斯维特拜克之歌》制作粗糙至极,艺术上一无是处,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这部预算仅15万美元,19天就完成拍摄的B级片,上映后获得了近2000万美元的票房,回报率实在太高,直接导致众多黑哥们儿电影人投身黑人剥削电影的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街神探》(Shaft,1971)

同样是在1971年上映的《黑街神探》,除上映时间比《斯》晚,经济效益比《斯》略逊一点点外,其他方面完爆《斯》。起码,这是一部可以把故事讲完并且讲得不赖的黑人战胜白人的电影。正因为各方面都不赖,《黑街神探》也成为黑人电影史上的一个大IP,后来还拍摄过几部续集和多季美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街神探》蓝光影碟

打头阵的两部“黑人剥削电影”在商业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下来的命运想必大家都能猜到:热钱涌入,产量激增,格调更低,质量更差,题材更露骨,片商只想挣快钱,像蝗虫一样用极短的时间毁掉了新生的“黑人剥削电影”产业。除了像《骚狐狸》《科菲》等极少数制作相对精良的片子外,大部分黑人剥削片的水准甚至还不如今天中国挂羊头卖狗肉的B级网络大电影,最坏的是,为了吸引观众,黑人剥削影片的主题逐渐改变为宣扬街头犯罪、嗑药、滥交和反社会,导致正派的有色人种协会和基督教会的强烈联合抵制,最终无良片商撤资,“黑人剥削电影”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制作发行了超过200部,却立刻成为了过去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菲》

《骚狐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菲》和《骚狐狸》算是黑人剥削片大爆炸时期的佳片,同时也是正经女权主义和剥削题材的杂糅之作。

今天,在美国的黑人文化博物馆中,还馆藏着“黑人剥削电影”时代众多影片上映时的海报,这些影片的拷贝大多已经遗失,或正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里等着人们去找到,无论如何,只留下这些海报和文案证明它们曾经真实存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人剥削电影海报赏

潮流就像一个闭环,流行与过时周而复始。黑人剥削题材的文艺作品也是如此。最近几年伴随着怀古时尚风潮,“黑人剥削”居然卷土重来了!如今的黑人剥削题材作品产量极少,质量极高,在这波新浪潮下,不仅有成功破圈成为话题作品的B级片《逃出绝命镇》,还有阿里巴巴投资的、最后居然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以及刚刚在HBO台播完第一季,横扫北美影视圈的绝对黑马《恶魔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出绝命镇

小黑哥们儿谈了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女友,放长假陪白人女友回老家见父母,要面对的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恐怖……《逃出绝命镇》融合了众多类型片元素,让这部B级恐怖片成为当年观众津津乐道的佳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皮书

有人说《绿皮书》不算“黑人剥削片”,而是像《为黛西小姐开车》那样的“严肃温情电影”,但只要简单述说《绿皮书》故事,就能看到“黑人剥削片”最显而易见的精神内核——弱小的人类(黑人)在一群野兽(白人)的森林中想尽办法不让自己被吃掉;更何况《绿皮书》是白人给黑人当司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部在北美火到出圈儿的作品便是刚结束播放不久的HBO美剧《恶魔之地》。这部剧的故事很有新意,一般人想不到,那就是把“黑人剥削”和“克苏鲁神话”黏到一起去了。

了解“克苏鲁神话”和其原教旨主义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人都知道,“克苏鲁神话”体系的作品,大都成稿时间久远,有自身的局限性,多少都透露着种族歧视的倾向,而洛夫克拉夫特生前也因着自身的视野,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黑人象征着堕落、肮脏、扭曲和变态,他也常在小说中用“黑鬼”这种极端词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夫克拉夫特雕塑

随着1950年代~1960年代黑人平权运动的大规模爆发,黑人群体中反克苏鲁、反洛夫克拉夫特的思想也开始冒头,所以说,黑人和《诡丽幻谭》《惊奇故事》《世界著名科幻》这类刊登克苏鲁小说作品的杂志之间变得水火不容。《恶魔之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将克鲁苏宇宙观放在了种族隔离时期的美国,情节刺激又掉SAN,终于成了2020年北美最受关注剧集第二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异乡人》

《恶魔之地》中男主角在旧书店中找到了1939年首版的洛夫克拉夫特作品《异乡人与其他故事》,这本当时只卖出一千多本的小说集如今入手价7500美元起。

美剧的成功与原著小说的精彩脱不开关系。《恶魔之地》(Lovecraft Country)的同名小说如果直译过来,便是“洛夫克拉夫特乡”,可见对黑人而言,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真是恶魔之地!这部小说刚刚出版后就因为极具争议性的情节引来各方骂战,却还是进入了世界奇幻大奖的终选名单,且势必会被标榜为“反洛主义克苏鲁黑人剥削小说”流传很久,因为这部小说的精神内核太classic和牛X了——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在白人和邪神的双重夹击下,到底是白人,还是克苏鲁更让人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恶魔之地》原版小说发行四年来一直是美国亚马逊黑人恐怖小说的No.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段时间里,《恶魔之地》的原著小说被翻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出版。

今天,跳票多次的简体中文版《恶魔之地》原著小说终于出版了!一字未删,绝对全本奉献。编辑团队依旧是出品了《死灵之书》《醉步男》《双峰》《地狱书单》《黄衣之王》《爱伦·坡的怪奇物语》的d#2二厂,质量绝对有保障,目前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和网店上架,欢迎选购。另外,喜欢掌上阅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中国亚马逊下载《恶魔之地》的正版电子书。

除了强烈推荐《恶魔之地》的小说外,最后,还要怀念一下那些“黑人剥削电影”。因为艺术造诣不高,很多黑人剥削片当年在电影院只有一两周的上映时间,此后甚至连录像带版本都未发行过,更不用提DVD和蓝光碟了。最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旧电影拷贝被从各大片场的仓库和民间的跳蚤市场中被重新发掘,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大大小小的技术公司都开始不辞辛劳地修复这些老旧的胶片,如今在北京和上海的电影节中,也能陆续欣赏到很多当年的佳片修复后重映的成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黑人剥削电影”也能通过重映或发行影碟的方式重现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 会 。

作者:黄二刀

THE END

抽奖活动

奖品:

《恶魔之地》电子书3本。

开奖时间:

12月15日(三)18:00

中奖条件:

在本文评论区写下个人阅读心得,小当抽取2名“优质阅读心得”者,得此电子书1本。

在本文评论区写下个人阅读心得,并且,此评论被点赞量最高者,得此电子书1本。

中奖须知:

小当会在中奖者的评论下回复消息,届时请告知小当 “您在当当云阅读APP登录账号绑定的手机号是多少?”

如未回复,默认放弃奖品!

最终解释权归当当云阅读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