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一个丰收年。与往年不同,今年,北安分公司不仅自身粮食增产3亿斤,还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让周边农民实现增收。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面对小农户生产存在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不高,导致粮食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周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益凸显的实际,北大荒集团主动担当,通过提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承担起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生产环节,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作为北大荒集团在全国成立的第一家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北安分公司区域农服中心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服务模式,为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解决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就要把生产性服务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近日,北安分公司党委书记李炳刚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农业生产涵盖供、种、管、收、储、运、加、销等多个领域,农业生产性服务对象又涉及到千家万户,需要提供的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千差万别。北安分公司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素,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按照被服务主体的具体情况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打通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最后一公里”。

根据属地政府提出的“对标农垦抓好农业生产工作”的需求,北安分公司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在延续多年推行的为周边村屯提供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优势环节托管的同时,创新“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先后与北安市、五大连池市、黑河市爱辉区达成8000亩耕地全程托管协议。

经过近10个月的运行,托管地块玉米平均亩产达1258斤,与农村相邻地块相比平均增产200斤;大豆达到402斤,平均增产33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北安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总经理吴殿勇介绍,虽然农业标准化作业层次增加,种植成本有所提高,但我们通过种、肥、药等集中采购降低了农业投入品成本,再加上粮食增产带来的增收,每亩玉米托管地块增加净利润75元、大豆增加50.4元。“耕地全程托管后,农户不但种地多挣了钱,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后,有劳动能力的人还可以就近或外出打工,每人每年还有3~6万元的收入。”

北安分公司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务,还应依安县要求,增加了种植基地有机转换的“辅导式”科技服务,开展有机食品基地转换的技术指导、装备改造及田间标准化管理工作,将北安分公司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流程有效植入依安县8.1万亩耕地。与此同时,还与黑河全域绿色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出拓展农副产品销售网络渠道、共享生资供应渠道、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区、探索品牌联动等特色服务项目。

目前,北安分公司已经构建起“模式多元、功能完备、融合规范、共享共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今后还将围绕科技推广、粮食销售等推出“诊所式”科技服务、“抱团式”订单服务、“保障式”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等多领域的服务,让农业生产性服务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将分公司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组织形式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地方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打造“带不走”的服务队

人才队伍保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硬支撑”。北安分公司利用自身突出的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培训优质农业科技人才,打造农业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在为本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同时,也为高效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适应农业社会化服务要求的人才队伍,北安分公司借助科技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健全完善“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大田生产”模式,在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出经验、出招数的同时,也提高了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水平,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安分公司现有15个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6981.8亩,每年平均开展良种试种、生产实用技术、农业“三减”及前沿技术等试验示范项目400多项,开展新技术展示、示范项目120多项,各农场打造科技示范带883.9公里,重点推进科技园区试验成功的新品种、新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科技园区负责科研攻关、科技创新,科技示范带展示成果、辐射带动,大田生产实现全面积应用的科技推广闭环管理流程,每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多项,开展科技培训600多场(次),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500多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农户,北安分公司依托基层技术骨干,组建了植保、栽培、土肥、气象、农机5支服务队,通过深入周边区域指导、派驻技术服务队的形式,为区域内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将先进的技术及科技理念有效地辐射到周边区域14.37万亩的土地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安分公司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以“带”促“育”,补上周边农民在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短板,为村屯造就更多本土人才。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我们以托管地块为现场,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锦河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王树军介绍说,今年农场立足3.3万亩科技服务耕地,建立了“田间课堂”培训机制,强化对农户的农业新技术培训,共开展科技培训7次,培训农户400多人次,属地政府按照技术服务区域布局确定对标农垦技术示范核心区32.8万亩,辐射面积384.6万亩。

今后,北安分公司还将在农业生产标准化、黑土地保护、数字农业、绿色有机功能性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品牌培育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为村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构建“不屏蔽”的服务台

垦地之间山川同域,因为地域相接,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耕地托管后,我没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守家在地’赚点作业费。”北安市杨家乡民主村村民张振东说。年初,他和邻居将148亩地全程托管给农场,将自家的大马力机车及配套农机具加入了“区域农机服务系统”中,从整地、施肥、播种,到中耕、秋收累计作业20余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机“打工人”。

“农垦种地,每个环节都比村屯早7-10天,在保障完成平台派出的作业任务外,还能利用时间差给农村耕作,挣更多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光农场拥有农机总动力4.63万千瓦,拥有200马力以上在编机车154台、运输机械152台、各类农机具1298台(套)。与赵光农场接壤的赵光镇、杨家乡也有大型农机合作社。过去受行政管理限制,在农时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都眼看着“跟前儿”的机车作业闲置却不能使用,需要在几十里地外调来本地农机作业或等着本地机车有空的才能作业情况。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赵光农场科技服务中心主动整合农场与地方合作社的机械资源,将周边县市区状态良好的大型机车及配套农机具,纳入农场的“数字农服”农机服务系统中,根据种植户需求及时“接单”,并在农机服务系统内调配优势机械力量第一时间“派单”,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时效性和标准化。

今年,北安分公司共整合符合作业需求的大型机车及配套农机具1672台(套)。针对部分农机合作社的机车作业质量不高、保养不到位的实际情况,北安分公司还印发了机车和农机具保养检修服务手册,建立了机车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和示范培训制度等保障措施,提升农机管理水平,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机械保障。在春整地期间,服务平台完成农业作业0.85万亩,避免了耕地跑墒现象的发生。春播阶段,开展了分层、定位、定量深施肥1.41万亩,使土地肥料利用率得到了提升,派出进口播种机精播1.37万亩,确保作物顺利播种在高产期。在夏管阶段,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单垄仿型播后镇压、进口喷药机喷药、中耕深松等作业,保证了农业生产需要。

“赚钱是小事儿,关键是能学会农垦先进的作业规程和管理技术。”朴实的张振东用大实话道出了其他有机户的真实想法。

当年成立、当年运行、当年见效,经过简单的复盘、对比,北安分公司提供的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企业化、平台化的“超值服务”,不但提高了周边村屯被服务农户的“粘性”,还让越来越多的乡镇、合作社等不同生产经营主体愿意与北安分公司合作,接受北安分公司提供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秋收刚刚结束,北安分公司就已完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接65.51万亩,其中全程托管1.69万亩、环节托管15.72万亩、技术服务48.1万亩,将为发展农业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文字:王静

平面编辑:迟慧

统筹:张永刚

监制:许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