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名演员张静初的一则关于吃素的视频,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微博的文案写道:“吃素,可以进入一个更高维度的生命状态”、“吃肉,更容易罹患各种病症”、“吃素才能健康长寿”……

整个内容,看上去十分有“天人合一,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还觉得:肉食的真相,就是死亡的真相,是对生命的漠视,屠宰场里的牛太可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则微博发布后,不少明星纷纷为素食站台,转发微博表示支持,倡导大家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一番有关“吃素”的摇旗呐喊,不仅没有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反而引来了几万条嘲讽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素食主义到底是符合身体健康的崇善主义呢,还是明星们集体扎堆作秀的伪善招牌?

一、素食主义的真相!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病发病率却大幅上升。

高尿酸全国发病率13.3%,约有1.7亿人、糖尿病有1.14亿人、高血压2亿人、高血脂3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人都认为,饮食油腻、脂肪过多是造成四高疾病的主要元凶。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吃肉视为洪水猛兽,少吃肉、多吃菜成为一种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

素食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饮食方式,被不少人奉为圭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素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例如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是最早提到过素食者这一概念的。

书中讲述了当时有一种善良的人,他们靠食用根茎果食为生,认为这是一种和平友善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食主义者的理念,最早源自古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称之为苦行者。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修仙者:“朝饮晨露,夜食月华,吞吐天地之精。”

素食主义运动正式诞生英国曼彻斯特,当时有一些教会成员一起发誓禁食酒肉,并成立了素食者协会。

随后,各国都成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素食者协会,1908年世界性的国际素食者联盟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素食主义协会的资料显示,世界69亿人口中,有2.5%的人口为素食者。

那么,是不是不吃肉就是素食主义呢?

其实,这里头弯弯道道还挺多的。常见的素食主义者,分为蛋奶素、蛋素、奶素和严格素食主义者四大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这类人最严苛。

他们坚决不食用所有由动物制成的食品,包括蛋、奶、奶酪和蜂蜜。

除了食物之外,他们甚至也不使用动物制成的商品,例如皮革、皮草和含动物性成分的化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蛋素食主义者,他们除了不吃肉外,可以吃鸡蛋和奶制品。

奶素主义者,他们只食用奶类和其相关产品,如奶酪、奶油或酸奶。

蛋素主义者,这部分人则只能接受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吃肉呢?

统计资料表明,食素人中44%出于生态道德和动物的人格化,22%为健康因素;9%是出于对食物成分的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素就能对环境更好吗?保护生态道德吗?

实际上,纯素食主义不但不环保,而且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比杂食者还糟糕!

如果所有人都变成纯素食者,草原、森林将转变为农业用地,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碳排放,对环境很不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素食主义者以拯救动物的名义倡议大家吃素,实际上破坏了食物链的生存法则。

某一物种过多,必定造成另一物种的消失。食物链一环缺失,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相信鸡鸭鹅满地乱走的画面吧。

再说了,害虫也是生命,凭什么为了吃素就要用农药杀死它,难道这就不残忍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吃素并不能保证身体健康。比如「吃素大国」印度,有着超高心脏病发病率。

数据显示,喜欢吃素的印度人,「贡献」了全球总心脏病人数的 60%。

而在泰国,大约一半的吃素和尚都有严重的肥胖问题,10%左右的人有糖尿病,23%的人有高血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看来,吃素的真相,不过是一小群人苦行僧般的修行,真没必要上升到全民皆素的层次。

二、吃素,真的没那么简单

不管生病还是补充营养,相信不少人都被医生告知过: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因此,很多人觉得吃素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需求。

小编想说的是,吃素是有吃素的好处,但过分吹捧真的大可不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学博士C.J.Hunt在美国纪录片《The Perfect Human Diet》中说到,食草动物如羚羊、骆驼、长颈鹿等,它们都有许多个胃。

这是因为植物中的营养含量很低,为了获取足够的能量,食草动物必须一直不停地吃吃吃。

如果消化跟不上,它们就会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来满足日常生命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人类只有一个胃,跟食肉动物一样,没有多余的胃容量去容纳更多的植物性食物。

所以生长发育和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营养密度较高的肉类食物来支持。

更重要的是,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 B12、优质蛋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没有它们,人类就难以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素并不等于完全健康,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纯素食可以带来持久的健康益处。

相反地,纯素食很难达到营养均衡,最易出现微量元素补充不足,导致人体内优质蛋白质缺乏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脂肪中的磷脂和固醇是形成新组织、修复旧组织、调节代谢、合成激素所必不可少的成分。

素食人群往往摄入过少的脂肪,所以容易导致一些身体机能的减退,激素紊乱或者早衰等现象。

如果蛋白质和优质脂肪摄入不足,大脑会认为我们没有吃饱,因此更加容易食欲大增,摄入更多的精致碳水,导致发胖和加剧“三高”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的一项研究显示,吃素并不能避免痛风的发作。

素食主义者的尿酸水平,反而高于正常饮食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会有吃素有助于健康的假象,是因为素食者比肉食者更注意养生,很少有吸烟、喝酒、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

而且一些衣食无忧的纯素食主义者,会按餐服用营养师配的营养补充剂来保持健康。

然而那些被蛊惑的普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可能没有条件保证充足的营养搭配,来预防营养不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看明白了吗,吃素是有钱人玩的高端技巧!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是合理吃肉为好!

三、

吃荤吃素,不如吃合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之间相互配合,使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行。

所以想要吃得健康,均衡饮食才是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保持食物的平衡性和多样性

肉类菜能给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脂肪酸和矿物质铁等;蔬菜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还有植物化学物质。

所以,二者皆不可少,一餐的理想比例应该是荤素1:3。

如果是想多吃点“好的”,也要尽量达到荤素1:1,最好是1:2的比例,并且保持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2丰富主食,少油少盐

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吃的都是精制加工的主食,包括现在的“精白细软”米面,可精加工的同时,许多营养成分也被加工没了。

这里建议多用粗粮和豆类当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如在白米白面中加黑米、大豆等;

小编还提倡杂粮主食,如黑米、黄米、薯类等,这样营养更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含油量很高的主食不建议多吃,例如油条、麻花、麻团等。

一般这类食物采用的都是油炸的加工方式,在烹调过程中食物会吸附大量的油脂。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油条、麻花、麻团的脂肪含量分别为17.6%,31.5%,30%,可谓是咬一口都是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管住嘴,迈开腿

长期坚持运动,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增加脂肪消耗,利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

年轻人的话,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简单说就是中低强度,持续较长的运动,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爬山等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老年人的话,视个人体能状况,可以进行慢长跑、广场舞等运动。

最后,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随便动几下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素,并不是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吃肉,也不是危害健康的原罪。就像两条腿一样,只有保持平衡,才能走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