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菜场,今年秋天上海乌中市集与大牌的联名秀引起一众话题,也隐藏着菜市场正在走向异化的趋势。当在线购物变得无比便捷,实体菜场将去向何方?未来的菜场如何留住街区的记忆和“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其实在乌中市集引起话题和反思的同时,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展场中也有一个菜场美术馆,它位于桂巷坊,最初提出的想法是希望在最为日常的生活消费空间叠加文化艺术层面的内容,以加深和扩展人与人的联系。11月底空间艺术季落幕,最初的愿景是否达成?近日,“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缘何将一个最初试图打破美术馆边界的公共艺术项目带回美术馆空间中再现?“再探”是否留下对艺术如何真正介入社区的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策展团队在曹杨调研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9月底,“桂巷菜场美术馆”在曹杨桂巷坊展览现场

桂巷菜场美术馆和艺术夜校再呈现
稍显遗憾的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临近开幕之时,桂巷坊并未完成菜场招租,展览也从原本嵌入菜场的模式,化为还未设摊的菜场“白盒子”,如今这个展览来到刘海粟美术馆,成为总结展中“桂巷菜场美术馆”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展览现场

这一部分由“影画曹杨:陆元敏李树德作品展”和“城市考古:非典型看曹杨”两个展览组成。陆元敏和李树德是普陀区文化馆的老同事,他们分别用摄影和速写记录下街头一个个无名瞬间,流露着日常生活的诗意。
陆元敏以“苏州河”和“上海人”系列作品著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需要骑车从当时位于南昌路的家翻过苏州河上的桥来到普陀区文化馆,除了成名作外,他的相机也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曹杨人的生活,当时人们在环浜中游泳的自在、享受新式快餐的愉悦;以及当下的曹杨居民在公园下棋的惬意闲适。他和李树德的作品呈现出了曹杨的过去和现在、也代表着个人和集体的共同生命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中陆元敏的摄影作品展现了新旧曹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明及其团队带来的“城市考古:非典型看曹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厉致谦为桂巷菜场创作了一系列结合了中文字和图案元素的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龙花(薛颖峰)“曹杨新村构成图鉴”工作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坊在曹杨一村存放家具的仓库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杨新村构成图鉴”工作坊成果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殷漪与工作坊学员在曹杨社区收集声音。

公共艺术可能性的再探讨
一个原本在社区菜场空间发生的展览,缘何转向回到了美术馆?展览标题“再探公共的可能性”“再探”是否隐含着在落地的过程中,社会对公共艺术的接受度还存在间隙?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艺术在诞生之初就是公共性的,从岩洞壁画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再到文艺复兴,所有在现在被认为艺术的创造都在公共语境中,只是特性不同。
美术馆的出现要比艺术晚得多,美术馆把一些原本服务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吸收入白盒子的空间,所以公共艺术进入美术馆,或者说带有公共性的作品在美术馆里面被阐述,这事本不新鲜。但在经历了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洗礼,美术馆变得越来越神圣、越来越具有塑造和定义经典的功能。从20世纪初的杜尚到60年代实验艺术、80年代的社会介入,到90年代芝加哥“行动中的文化”(Culture in Action)提倡“把城市变为展厅,把物品变为项目”。艺术又开始试图走出美术馆、回归到城市和社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9月底,“桂巷菜场美术馆”在曹杨桂巷坊展览现场,一些居民路过、停下脚步看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畅作品《迁移》在桂巷坊入口,停留仅一小时便被“迁移”。

比如,苏畅作品《迁移》其实就来自改建前的桂巷菜场,他从菜场中的实物翻模,再重新组合成作品,其体量也根据落地的环境设置。然而这件作品落地仅1小时,就不得不移走,艺术家调侃这是自己最短的艺术项目。
缘何一个早已选定了落地点位并报备的艺术作品被移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艺术家、艺术策划方的问题?还是接受层面的隔阂?或者说公共艺术进入到社区空间后,如何管理和持续也考验了社区管理和共治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海粟美术馆“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场美术馆/艺术夜校总结展”,《迁移》在美术馆门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不是单方面发起的活动,它的公共性也宣告着开放性,当在地居民看到一个异物放到自己的城市的熟悉空间中会想为什么放到这里?公共艺术在占有城市空间的同时,反过来也被城市空间所占有。在影响城市空间的时候,各种力量的效力便已经产生。但是公共空间本质上还是向全体开放,公众是慢慢接受,甚至主动赋予它一些再发挥、再创制的空间;还是直接拒绝了解?社区和街道层面应该做怎样的引导?这均是未来公共艺术真正介入社区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需要探讨的还有公共空间的边界与边缘、参与性与在地性、策展的体系与机制等议题。
对于在“桂巷菜场美术馆”的公共艺术实践,策展人施瀚涛也坦言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而之所以将一个从一开始就试图要打破美术馆边界的公共艺术项目带回美术馆空间中再现。“当然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该项目历史化;相反,这实际上在提醒我们,公共艺术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需要磨合的空间。在美术馆中‘再探’是希望给自己和大家的一次机会,一起去回顾、反思这一项目带给我们的收获和教训,并重新去想象和探索公共艺术更多的可能性。”施瀚涛说。
展览在刘海粟美术馆将持续至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