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并非起于青萍之末。

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支持发展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这是国家首次在中央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将生物活性肽产业纳入优先发展位置,而与之相关的肽产业,乘此浩荡东风,迅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行政院长井夫涛,一同走进这个既陌生又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肽领域。

记者:对普通人来说,“肽”世界是个陌生世界,能否先请井院长给我们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井夫涛肽这种物质其实并不神秘,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是一种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生化物质,比蛋白质分子量要小很多,而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功能与作用就是由肽来完成的。实验证明,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形式不只是以氨基酸,主要还以小分子肽的形式吸收。生物学家将肽称为“氨基酸链”,将小分子活性肽统称为“生物活性肽”。

目前,国内外对于生物活性肽的科学研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生物学、营养学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高速发展,以及肽产业化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小分子肽科技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和释放,小分子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市场价值,毫无疑问,这个产业市场在不断扩大。

记者:看得出来,肽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那么,当初你们成立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意义是什么?

井夫涛:身处市场经济大潮,肽产业的市场前景,肯定是我们最初成立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重要因素。但说实话,做为研究院的领头人,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国家一再提出将生物活性肽产业纳入优先发展位置,我们成立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社会责任。因为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是目前中国肽领域,唯一以肽命名的生命科学研究院,我们承载着肽在生命科学领域深度研究和应用的使命。

今后,我们的研究重点将着眼于肽在疫苗、医药、特医食品、功能营养品、日化用品领域应用。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变“制造“为“创造”。往长远一点说,我们是一定要力争打造肽食品行业当中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品牌的。

记者:我们知道,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与卓越的研发能力,我们想了解一下,现阶段研究院在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与科技创新方面,会有哪些令市场期待的新举措?

井夫涛: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是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原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单位,由国家院士亲自挂帅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俞梦孙、中科院内外5名科学家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因此我院在科研队伍和科技研发实力上是有明显优势的。并且在科研投入上也是不惜成本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肽领域创造出一个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体系,在技术开发、产品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素质提升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使研究院能在这个领域保持长久的领先优势。

记者:最后,请给广大读者展望一下咱们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活性肽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井夫涛:就趋势而言,我们注意到,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而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合成技术的突飞猛进,肽类产品的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研究院一种改善心脏心肌细胞功能及增强其供血供氧的组方及制备工艺的产品心肌肽,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国家专利。另外,结合国粹中医药产品天山雪莲低聚肽也即将问世。而且,未来两年我们将在降压肽、降糖肽、肝肽、肾肽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谭铁)

原标题:到中流击水,做“肽”时代的领航者——国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井夫涛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