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高铁全长2298千米,全线在2012年底贯通,起点为首都北京,终点为广州,沿线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四个省会城市,四个为铁路局所在地,是我国的南北大动脉,在全国高铁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京广高铁这六座城市的车站也是各有千秋,有不少有趣的内容可以说道说道。

1.北京西站:10台(18台面)20线

北京丰台站:17台32线

北京西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广高铁的起点实际上是丰台站,并不是北京西站。只是因为丰台站改造迟迟未动工,京广高铁只能通过联络线接入北京西站。

北京西站接入的铁路有京九铁路以及京港高铁(未完工),并通过联络线接入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负责这些线路的始发终到列车作业。显然10台20线的站台规模,在枢纽车站中偏小,并不能满足需求。上世纪90年代规划中谁也没预料到高铁的发展会这么快,而西站位处北京核心区,根本不可能扩建。那么,对丰台站改造来分担北京西站客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曾经北京西站的出现替代了丰台站,现在又要重新启用丰台站为西客站疏解客流。

丰台站的改造工程已经在2018年开工,最快今年年底就可以投入使用。丰台站站场达到了17台20线,基本上是现在枢纽车站的天花板了。不同于一般车站的平面站台,丰台站是高铁在上层、普铁在地面的立体站场。

2.石家庄站:13台30线

石家庄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开起点北京的特殊情况,京广高铁的其它枢纽车站都是在郊区新建纯高铁车站,与周围片区开发结合。而石家庄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市区修建京广普速和高速一体的车站,即为石家庄站。东西方向的石德线、石太线以及石济、石台客运专线也同样接入石家庄站。自此,石家庄站成为石家庄最主要的火车站,车次数量远远超过石家庄北站和石家庄东站。对旅客来说,车站在市区,乘车非常方便。

与新石家庄站工程同时进行的是铁路入地工程,铁路从北二环以内入地,全长4.9公里。此项工程是为了解决铁路割裂城市的问题,是国内较早的地下铁路项目。

3.郑州东站:16台32线

郑州东站是京广高铁上目前站场规模最大的车站,位于郑东新区。除了徐兰高铁、京广高铁两条干线四个方向,郑州东站还有郑合高铁、郑渝高铁、郑济高铁、郑太高铁四个方向接入,是郑州米字型铁路枢纽的主要高铁车站。前面提及的铁路,大部分是350公里的高等级铁路直接接入,因此郑州东站的米字含金量很高。遗憾的是西北焦作、太原方向的郑太高铁接入的是郑州站,到郑州东站只能经过联络线。

郑州米字铁路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多条高铁相继开通,郑州东站同时承担郑开、郑机城际客流,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再建一座郑州南站是自然而然的事儿,目前进行的车站站房工程,预计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

4.武汉站:11台20线

除了京广高铁以外,武汉站也接入了武九铁路、武九客专、武冈城际等多条铁路。从规模上看,武汉站不及京广高铁上的其他车站,原因在于武汉铁路的布局。

武汉三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武汉是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部分组成,也有说法将武昌分为两部分即为四地。而火车站也是用地方命名,即汉口站、武昌站、汉阳站(此处指的是新汉阳站,非现在的货运站),同样,武昌也有两座主要的客运火车站:武昌站和武汉站,天河机场也有一个规模相当的高铁站。我们可以看到,武汉的火车站非常多,因此均摊下来,武汉并没有规模像西安北站、郑州东站这样的巨无霸车站。

5.长沙南站:13台28线

与郑州、武汉相比,长沙只能算是铁路新贵,属于省会替代传统铁路枢纽城市的典型。普铁时代,湖南的铁路枢纽在株洲,为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交叉处,而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交汇点北移到了长沙,长沙南站即为长沙主高铁站。

长沙南站是我国唯一的高铁、地铁、磁悬浮多种交通方式合一的高铁站。长沙的磁悬浮列车为中低速,与城际列车的速度相当,列车来源于株洲的中车。

长沙磁悬浮列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广州南站:15台28线

广州南站站台上的动车组列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南站是京广高铁的终点站。广州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广铁路局所在地,接入了很多条铁路。虽然广州站和广州东站也有部分动车组和城际车次,但是动车组大部分车次还是由广州南站承担接发,有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等多条高铁,除此之外还有城际客流的叠加,广州南站也开始不够用了,如今的广州南站是华南最繁忙的车站。而广州站和广州东站在市区,拆迁难度也很大,扩建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