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奖“第一坊金逸奖”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奖金太丰厚了,一百万的奖金外加一个一公斤的纯金奖杯。另外作家贾平凹也获得了艺术贡献奖,这更成了书画爱好者讨论的话题。重奖艺术人才对于推动文化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出资和发起者水井坊的初衷也是好的,就是“更好支持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持续支持中国艺术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靳尚谊及其作品

从奖项的名字也能看出,主要是鼓励中国画的发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在《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中称“画格有四,曰能、妙、神、逸,盖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逸”品代表的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金逸奖”取其意,表达向艺术美学领域实现更高突破、取得杰出成就、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致敬。从奖项的名字就能看出,主办方是带着弘扬传统的使命和担当来设这个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平凹及其作品

再从出资企业的角度来看,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白酒本身就诞生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历代喜好饮酒的文人、画家也很多,他们与酿酒师一同成就了丰富灿烂的中国酒文化。因此但凡是中国白酒,品牌定位都围绕着传统文化做文章,水井坊也不例外,其品牌文化建设一直就围绕着传统文化展开。可以说传统文化成就了企业,能够回馈传统也更有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中立及其作品

重奖艺术家,这个点选择得也好。弘扬传统文化在当下来说,称得上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备的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明显地偏离了初衷。金逸奖的得主是前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虽然说靳先生长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而且他本人在在油画上也成绩突出,按理说获这个奖也没什么问题,但是细想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佴旻及其作品

油画属于西洋画,从民国时期大规模引入中国开始,就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国家和社会各种资源都向油画倾斜,而对于中国独有的国画,却长期受到冷遇,甚至险些在国家层面断了传承。建国初期,受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一些人认为国画不能反映现实,一度取消了国画系。殊不知,国画早就超越了照相式的写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绘画形式,对此现在是没有异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有一段时间,著名国画大师、中央美院教授李苦禅被调离教学岗位,干起了与绘画毫无关系地看大门、为职工买戏票的工作。差不多同时期的浙江美院,也就是现在中国美院,上演了同样的一幕:中国画大家潘天寿被学校闲置,从事文物收藏管理工作。两位国画大家的遭遇,也反映了近代以来民族文化的沉浮。好在后来国家政策做出了调整,挽救了中国画,要不然可能我们在体制内就看不到中国画了,而代之以彩墨画。如果流传了几千年的民族绘画形式,中断在我们自己手里,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苦禅、潘天寿作品

命运多舛但生命力旺盛的中国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过由于长期受强势的西洋美术影响,随着老一辈传统功力深厚的大师不断凋零,如今的中国画表面繁荣,事实上陷入了低谷。现在的中国画虽然名字没变,但指导理念和表现手法早已脱离了传统,越来越向西洋油画靠拢,几乎失去了民族特色,中国画可以说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强有力的外部支持,中国画一定会重新接续传统,可惜的是金逸奖虽然号称弘扬传统,却在弘扬的西洋油画,获奖的靳尚谊和罗中立两位先生,画的是西方早已淘汰的古典油画,而杨佴旻虽号称是国画,却一点儿国画的影子没有,余友涵则完全是抽象油画。唯一一位画国画的贾平凹,却是与南朝谢赫的“六法”没有一法吻合的涂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经典理论:谢赫六法

不是说这些人不应该获奖,而是作为一个弘扬传统的奖项,实在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下自己本民族的艺术形式。西洋画没有金逸奖,还有别的奖,画西洋画的从来就不缺什么奖项,倒是中国画根本就没有一个鼓励回归传统的奖项,这不能不说是“第一坊金逸奖”的遗憾。

你认为“第一坊金逸奖”该不该侧重于传统国画?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阐明丑书根源,抨击书坛乱象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