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如何正确喝水,是人们需要正视的事情。

人们养生意识不断加强的同时,千滚水和隔夜水会“致癌”,纯净水会“骨质疏松”等问题也相继曝出。不明事理的人,一刹那间,坐立不安,也有不少长辈对此深信不疑。

事实真是这样吗?本文将通过科学实验来还原事实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滚水

网上盛传“千滚水”中含有致癌的“元凶”——亚硝酸盐,告诫人们千万不要饮用。而中国农大食品与营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我们的饮用水,要么里面什么都没有,要么只有少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只要我们保证水的来源符合饮用水标准,从理论上讲,即便“千滚水”中能析出亚硝酸盐,这个含量微不足道,并不会致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说法,也被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通过实验论证了。实验人员直接取样生活饮用水做实验,通过将水反复烧开,从1次,2次,到10次,34次,直到烧开到52次,检测“千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只有0.00230cfu·mL-1,而我们国标中饮用水的亚硝酸盐参考指标限值为1mg/L,这说明千滚水所含的亚硝酸盐量是远远达不到国标限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的担心也无可厚非,尤其是饮水机,有时接通电源后,它一直在烧水,可能你喝的水,就是饮水机烧了几十上百遍的水。在这里,我们只要保证饮水机的质量没问题,里边做到定期清洗,是完全不用担心“千滚水”会带来健康隐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夜水

2020年,山东威海市监局专门做过一次实验,用科学数据说话。

此次实验中,分别将自来水烧开1次、5次和10次,再分别放置0h、24h和48h后检测各自的亚硝酸盐含量。实验发现,水烧的次数越多,放得越久,水中析出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4h后会增加2~4倍,48h后含量可达到0.014mg/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数据显示,即便是烧开过10次的水,在放置48h后,它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远远低于国标限值1mg/L,数据证明,隔夜水的风险并不大。

论证亚硝酸盐是其一,浙江宁波食药局还论证过隔夜水中的重金属和细菌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显示,即便千滚水放置了48h,水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和重金属。

而对于细菌指标,即便将千滚水放置72h,水中都不会检出菌落总数。这说明高温已经将水中的微生物杀灭了,除了交叉污染外,几乎不可能检出菌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亚硝酸盐并不是千滚水、隔夜水的致癌物质,而是由亚硝酸盐中转化的亚硝胺类物质。而亚硝胺类物质并不是反复烧开水和长时间放置就能分解出来的,它依赖很多条件。

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王东旭医生也说过,千滚水、隔夜水中亚硝酸盐的量,如果想威胁到人类,一个人一次至少要喝1~1.2吨水才能满足条件,试问,谁一次能喝下这么多千滚水和隔夜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千滚水和隔夜水是可以喝的,但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建议存放的时间越短越好。

纯净水真的会骨质疏松?

“穷水”,纯净水也,这在网上传播了很多年,有人说纯净水没有“生命离子”(钙镁离子等),长期饮用会患上“软骨病”。可事实真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鲁青副教授说过:“纯净水并非不含任何微量元素,只是相对较少而已。纯净水偏弱碱性,人体摄入后,并不会中和人体本身的pH值。

鲁青副教授说道,一个60公斤的人所含体液为36~42公斤,合理饮水并不会影响人体的钙离子。造成人体缺钙的主要因素来自年龄、激素水平和膳食摄入等多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软骨病主要是维D不足、日常照射不足等因素综合后的结果,钙镁离子的摄入主要来源于日常饮食,而非饮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个谣言也不攻自破。

这样喝水会对人体有害

“水中毒”案例也时常发生,这时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人体过量饮水造成的。人体获取水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为食物摄入,二为自身代谢,只要不短时间内猛喝水,根本不会出现“水中毒”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如有心脏和肾脏方面的疾病,如果猛喝水,就可能造成身体代谢不过来,从而出现“水中毒”现象。

因此,我们日常喝水,在根据自身情况讲究适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少量多次,千万不要等口渴了一次性猛喝,以为是达标了,其实是给身体增加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水”真的建议不要经常喝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多想喝一杯热水暖暖身子。一些人甚至试着喝滚烫的白开水或热茶。其实,这种喝水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世卫组织明确表示,超过65℃以上的水,是2A类致癌物,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人体致癌的几率。

为什么不是60℃或者70℃,偏偏是65℃?通过研究发现,人体口腔和食道的最高耐热温度为65℃。而人体的口腔和食道分布有十分脆弱的黏膜,如果饮用65℃以上的水,可能会烫伤形成溃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有人会说,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不是很强大吗?你看我,长期喝烫水、吃高温食物怎么没事?其实我想说,偶尔修复几次还行,若是长期这样,黏膜在反反复复修复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细胞分裂出错误的个体,就有极大可能引起癌变,口腔癌和食道癌是常见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温度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食物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边不乏有这种例子,几个人在吃面、喝粥或喝茶时,刚递到面前时还是滚烫的,就有人咕噜噜地下肚了,而旁边的人还在呼哧呼哧地吹着呢!“先干为敬”的人,身体一阵暖意,倍感舒服,其实,他们这种方式是不提倡的,他们之所以感觉不到烫,是因为他们口腔和食道黏膜的敏感度在逐渐降低,他们的免疫系统正在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该如何判断65℃水温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水触摸杯子,只要不觉得烫手,就稍微等待30~60秒后就可以喝了。

同时,据世卫组织统计,亚洲、东非和南美是口腔癌、食道癌高发区,北美、澳洲和欧洲的发病率比较低。原因是前者的居民爱吃热饮、吃烫食,后者居民的饮品几乎不会超过60℃下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饭要趁热吃,水要趁热喝”的传统应该重新定义,尤其中国人喜欢吃火锅、砂锅和麻辣烫,喜欢喝热饮和工夫茶,不是不可以,而是要适量,要尽量减少烫食下肚的次数。

饮食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恰好健康的身体是人之根本,谁也不想以医院为家,能改掉一些陋习,就是多一份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伸阅读:隔夜茶能不能喝?

中国人也爱喝茶,民间有传言“隔夜茶,毒如蛇”,在一档央视节目《是真的吗》中做过实验,分别以龙井、普洱茶、菊花茶三种茶冲泡后,放置了24小时做品尝和相关检定。实验结果显示,放置24小时后并不会影响茶的口感,普洱茶反而更醇香(请的国家高级品茶大师楼国柱做的口感品评)。同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均低于0.2mg/L,是远远低于国标限制1mg/L的。而茶水中的茶多酚具有抑菌和杀菌功能,隔夜茶中的并没有滋生细菌总数。由此可见,隔夜茶也可以放心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

网络世界,真假难辨,每个人应该擦亮眼睛,明辨真伪,相信科学。我们一定要好好喝水,正确喝水,才能降低生病几率。

看完这篇文章,隔夜水、千滚水、纯净水等的正确饮用方式,你都学会了吗?

参考文献:

1 李颖.辨明两条喝水知识[J].中国质量万里行,2021(10):93.

2 张蕴.科学解读四大喝水谣言[J].中国食品,2021(0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