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穿着布鞋又来成都了。今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与演员周韵、肖央、牛俊峰现身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录制最新一季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
随着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的工作推进,两者联合“申遗”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优势在哪儿?又有怎样的建议?结束了当日的录制,单霁翔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古蜀国考古遗址”已经进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之中,这说明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同时又出土了很多新的证据,产生了很多新的成果,对世界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提炼都有很大帮助。此外,谈及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单霁翔还揭秘了金沙太阳神鸟能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一些背后故事。
再访三星堆
“新一轮考古发掘站在中国考古发掘和新技术应用的最前列”
从故宫退休后,单霁翔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2021年,他从故宫“看门人”,变成了世界遗产推广人,出书、讲座、拍综艺,继续身体力行担任着文化遗产“宣传人”。12月19日晚,《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二季在浙江卫视开播,节目首站从河南洛阳启程,“万里少年团”单霁翔、周韵、肖央、牛骏峰带领观众翻阅历史地书,触摸人间烟火,迈上新一季世遗唤醒之旅。
在《万里走单骑》第一季录制时,单霁翔就曾带领节目组来到青城山、都江堰,让观众了解了这项世界文化遗产地背后的文化内涵。如今,第二季节目中,单霁翔再度回到四川,探秘古蜀文明。
“三星堆有一段时间没来了,这次来变化很大。”单霁翔说,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与修复中心对公众有序开放,陈列、数字技术应用等在加强,周边环境也保护得很好,“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三星堆做了一个典范,是一个很突出的范例。”单霁翔说,三星堆自1986年首次发掘以来,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也激发了大众对新的考古发掘的期待。“但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不是挖宝。这些年,考古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对考古勘探和勘探进行整体把握,这是非常重要的。”单霁翔表示,在三星堆的此轮发掘中,“多学科的参与,立体的考古”给他留下了深刻影响,在他看来,“三星堆的考古发掘,站在了中国考古发掘和新技术应用的最前列。”
谈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
现在已足够“申遗”条件
采访中,单霁翔也谈到,此行来到成都,节目组对处处可见的太阳神鸟标志印象很深。作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于2001年2月在金沙遗址出土,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单霁翔透露,其实太阳神鸟的方案一度被淘汰,但后来又重新被关注到。“太阳神鸟的考古发现,可谓是中国考古迈入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单霁翔说,这个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的创造,端庄大气又具备动感,中间一个太阳,十二个光芒,四只神鸟围着太阳逆时针飞行,既庄重对称,又充满动感和韵律;它的图案虽老,其造型又不乏现代感。尤其神鸟围着太阳旋转飞翔的图案,表达出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古人非常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精湛的工艺水平。
日前,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四川广汉召开,这预示着两者联合“申遗”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我看来,三星堆和金沙,独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都够资格,但两者如果要加在一起申报,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价值叠加就更重要。”单霁翔说,两者的叠加效应不是“一加一”,而是将古蜀国的历史更完整地连接起来。“无论三星堆和金沙,现有的发掘面积只占其面积的很小一部分,后续可能还会有很多重大的发现。但‘申遗’不能等,‘申遗’是科学和漫长的过程。我认为现在已经足够‘申遗’的条件,比如在法规建设,人们对申遗认识的一致性等方面,应该说已经比较完善。”
“相信申遗会成功的。”单霁翔说,申遗的成功也会对三星堆、金沙的古蜀国文明保护、研究、文化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他认为,“世界遗产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私有的,它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还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去和世界上其他同时期的文明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古蜀文明的突出普遍价值。我们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展示和利用,让更多的民众因为遗产保护而受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段祯 孔维睿 摄影报道 编辑 田莉 校对 王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