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带来的寒气遍布每个角落,西北风刮来,让人感觉寒风刺骨。

近日,记者走进临县临泉镇后甘泉村,来到中央法律研究委员会旧址,沿小路拾级而上,穿过旧门廊,一座坐北朝南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朴素低调,似乎一切都很寻常。

但,这处小院怎么会寻常!

锐意进取焕发活力

七十余年前,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点燃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光悠悠,亲历过那些岁月的孩童逐渐老去,隆隆炮火声也在时光里渐行渐远,但红色基因早已植入到群众的血脉中,信仰之火在代代相传中熠熠生辉。

近年来,临县县委、县政府对后甘泉村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旧址进行保护、修复和建设,逐步打造集旧址、展览馆、宣誓广场为一体的全国性宪法教育基地。时至今日,后甘泉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一代红色血液贡献着力量。“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必须把红色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后甘泉村党支部书记冯秋明说。

保护红色文化的同时,山村也逐步得到了发展。这些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后甘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后甘泉,除了拥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红色记忆,还有随处可见的惠民工程。蜿蜒平整的田间路、结实美观的河坝、干净宽敞的甘泉广场、便民利民的天然气工程……在村民的印象里,这一切的变化似乎只是一瞬之间。

后甘泉村拥有优质的水源,使这里孕育出的农作物吃起来格外香甜,这造就了后甘泉村以农业为主,副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400多亩高标准农田让村民丰收有了保障。除此之外,村“两委”班子积极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筹措资金,完成了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2.3公里消防通道工程、天然气工程、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民生工程。其中,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不仅丰富了村里老人的文化生活,还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解放了出来。

“白天,照料中心免费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休闲娱乐,让留守老人过上了空巢不空心的幸福日子,也让外出务工的村民能安心务工和创业。我们村的日间照料中心还是省级示范点呢!现在该有的都有了,真的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冯秋明说。

一座古院落、一眼清泉都是一段历史的剪影,后甘泉村拥有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于明清时代的古院落让这个村庄更添几缕记忆的“味道”。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后甘泉村坚持保护古院、古物、古泉眼,守住古村风貌,留住乡村根基。

“除了保护古村落遗址,我们还要继续发展光伏发电集体经济,民生方面继续推进天然气工程。”说起后甘泉村的未来,村党支部书记冯秋明说:“带动村民踏踏实实跟着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促进村民增收,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记者 薛力娜通 讯 员 李志强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