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67岁的大爷因右上肢不自主抖动,走路明显变慢,自己穿衣服扣扣子都需要别人帮助,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华西,被诊断为帕金森病。

在叙述病史的过程中,家属讲到大爷半夜里经常“乱喊乱叫”,有时甚至“拳打脚踢”;但大爷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醒过来就啥也不知道。

夜间熟睡时噩梦频繁,并随着梦境梦呓、喊叫、拳打脚踢,严重时甚至会从床上跌落而受伤。这是一种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的睡眠疾病,也是帕金森病前期的预警信号,医学术语称作“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梦时,大脑神经细胞比较活跃,人可以在梦里感觉到生动的梦境、看到奇特的场景、体会到有故事的情节,这时眼球在眼皮底下左右转动,所以这个阶段的睡眠被称为“快眼动睡眠”。在这个阶段,全身肌肉完全放松(所以只是眼睛的快速活动,而身体不会有特别的动作),这种放松是通过脑干的神经核团调节完成的。

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指的是在做梦阶段,调节肌肉放松的神经核团不能正常“履行职责”,因此全身的肌肉并没有完全放松,导致患者不由自主将梦中见到的动作表现出来,从而出现肢体舞动、挥击、蹬踢,并伴有惊恐的喊叫,甚至猛然从床上跳起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些神经核团为什么“失职”呢?这是由于患者的脑干里出现了一种叫突触核蛋白的物质,这种物质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了细胞的凋亡。而随着时间推移,该物质的堆积还会逐渐发展扩大,当影响到中脑运动调节环路的神经核团时,就会发生舞动这一类的动作。

大脑内部的神经核团也会因为这类物质这类物质的影响而逐渐产生变化,导致最后出现各类帕金森症状的出现。所以,医学上认为“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其实是帕金森病早期危险信号,千万要重视。若发现身边人出现噩梦频繁、乱喊乱叫、拳打脚踢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