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业生涯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多个阶段的学习,每一个阶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教育成为了家庭的重中之重。

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很多家长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因此“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是能早上学就早上学,以免落人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小学阶段的入学有着严格的年龄标准,要求必须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很多家长对此规定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教育部也做出了相关的回应,表示6周岁不再是入学的硬标准,家长自然是欢喜鼓舞,但是老师的说法也值得家长思考。

教育部回应了,6周岁不再是入学的硬标准,老师的说法值得家长思考

小学入学年龄一直以来都是6周岁,而且还是规定8月31日之前出生的学生才能够在6周岁的时候入学,哪怕晚一天也都要等到第二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硬性标准让很多家长感到不合理,有些学生已经能够达到入学的其他标准,只是因为年龄受到限制就要晚一年上学,那很可能这一年就让学生产生了差距,晚一年上学也就意味着整体会比同龄人晚一年,所以很多家长提出了质疑。

面对家长的意见,教育部也是积极响应,也做出了相关规定,表示各地区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去安排入学事宜,不用再严格遵守6周岁的的入学硬标准。而且还表示想要提前入学可以和当地去申请,只要达成一致即可顺利入学。这一回应也让家长放心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却也有家长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孩子太小就送去上学,孩子的学业压力可能会增加,但是如果不送去的话,同龄的孩子早已开始学习,而自己的孩子就要落人一步,于是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很多老师也针对家长的想法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大部分老师认为虽然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确实很强,但是身心发育其实并不适合太早上学,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之下,很可能出现诸多的问题,反倒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6周岁以后上学其实是最为合适的,身心发展达到了能够接受集中教学的程度,知识的学习会更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家长意见的分歧可以理解,都是想要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但是老师的一番说法也值得家长去思考,真正该几岁上学这是需要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切不可盲目跟风,更不能存在攀比的心理。

学生学习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切不可“揠苗助长”

笔者认为学生的成长和发育都是不同的,有聪明的也有普通的,所以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决定,不要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去决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在整个的学习生活中不只是知识存在差异,身心也在急剧发展,一切都不可操之过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脚踏实地走来才会更稳。

虽然说有些孩子素质比较高,可以进行一些提升教育,但是这都是少数现象,普通家长要以孩子的情况为主,切不可“揠苗助长”,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过多的“内卷”行为会让孩子压力巨大,反而不利于学习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学生走得又稳又快,就要培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第一点,低年龄段的学生主要就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阶段,所以家长可以多把精力放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面,不要只盯着成绩去看,改变自己“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

第二点,家长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习的规划性,同时要让学生有时间观念,学习做事不拖拉,做到“学是学,玩是玩”,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点,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下来,但是学生的耐心是有限的,所以家长就要承担起监督和引导的重要职责,让学生能够坚持下来,长期的坚持会让学生有自律性,对于日后的学习也是帮助极大的。

【笔者有话说】学生的成长发育是存在共性与个性的,所以教育也应该因材施教,虽然说上学年龄的标准不再那么苛刻,但是家长也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决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盲目跟风很可能让学生倍感压力,过多的“揠苗助长”只会是百害无一利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老师的建议和学生的情况去科学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健康茁长地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话题:你认为几岁上学才是最合适的?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