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语

本学期,20级本科新闻和19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1年9月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国庆节后,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葫芦形的剪纸,包含梅兰竹菊四种元素,我们先定位……”每周六的晚上八点,在郑树林的抖音直播间里,摄像头总是对准一双略带皱纹的手、一把大剪刀、红白双色的纸张。剪到兴头,不时冒出一两句沪语小调:“别人丹青用笔画,我的花样用刀剪,全靠剪个花样度营生……”伴随着轻微的“沙沙”声和从刀尖落下的碎纸片,不到一小时,“你看,花样转着转着,就出来了”——两个镂空的葫芦跃然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树林10月2日抖音直播截图)

2021年11月22日,第一批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社区传承工作室的名单在“上海非遗”公众号公布,“郑树林花样经保护传承工作室”是杨浦区7家入选的工作室之一。剪纸在上海叫“花样”,“花样经”则是剪纸艺人走街穿巷、设摊卖艺时的口诀和唱词。如今,通过直播的形式,非遗项目“上海花样经”已从20多平米的工作室同步到一个个小小的手机屏幕中,在世界各地响起。

01

他们都在冥冥之中寻找,“剪纸、剪纸、剪纸……”

2021年5月,一个平常日子的凌晨,小青被女儿的宠物猫叫醒了。睡不着的她打开抖音,上下滑动。小青住在美国西海岸,因为时差的原因,她一直没有看过抖音直播。难得的机会,她在不同的直播间出出进进,最终停驻在郑树林的直播间。

没有样稿,不用画图,纸在灵巧的左手中飞转,剪刀在右手中,像车床一样固定住,几乎微不可察地动着。对于在海外从事中文教学近十年的小青来说,郑先生的剪纸吸引了她的眼球,更勾起了她对大洋另一边的思绪。在那天的日记里,小青写下了郑树林说的话:“要踏实”,“要信守承诺”,“不要轻易放弃”。她说:“正是先生极具魔力的这几句话,激励着我无视时差一直坚持着,追随先生的脚步。”

和小青一样,郑树林的“粉丝”们最初大多是以观望的姿态出现在直播间的。来自陕西的兰佳认为,郑树林的剪纸和在网络上搜索的图片教程不同,形式上和抖音上其他的“颜值主播”也不同:“剪完一个作品,郑老师没有在直播间号召大家点赞、打赏、发灯牌,而是继续着手新的作品,算得上是直播间的一股清流。”没有滤镜,没有带货声,仅凭一把剪刀,一张纸,世间万物尽显,正是他要寻找的传统剪纸手法。看得久了,兰佳也牢牢记住了郑树林所说的“可以先看,提高眼界,眼高手低也无妨”,观摩半个月后,才开始动剪刀。

2020年12月,云南的大学教授Jason也被郑树林的剪纸结构所吸引。查找学术资料的他,偶然间在直播间发现传统剪纸和物理材料的相融相通——剪刀与纸张的碰撞就是金属材料和多分子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手艺人则将纸的硬度和韧性发挥到极致。

和全国乃至世界的剪纸爱好者相遇并不是一种巧合。2018年,郑树林就开设了抖音账号。这一年3月22日,郑树林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迄今713个,并从去年5月起开直播,坚持至今。270多节课,810个课时,将近900小时的直播时长,他收获了近5000个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树林的个人抖音账号)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郑树林非遗工作室所有的工作活动暂时停下了,也成为郑树林开设抖音直播间的缘由之一。“在社区做了两个月的志愿者,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居委会干部的不容易。抗疫期间,我在家里能不能做个非遗传承的志愿者?”郑树林这样问自己。疫情期间出不了门,为寻求答案,他先在工作室系统地梳理上海剪纸的文脉。他拾起几乎失传的鞋样花,曾经整理的“花彩艳”、“十二月花事”等几十种不同的上海花样经,并联系各档案馆、高校,查找相关的剪纸资料。

同时,郑树林一直在寻找继承剪纸衣钵的人。自2008年4月开始,他便在长海路街道开设了免费的线下培训班,每周定时开课,坚持了整整13年。而今,架起手机支架,点开直播按钮,看着直播间里来来去去的游客,他感慨说:“老早可不是徒弟找师傅,而是师傅找徒弟。”疫情让线下教学变得困难,无法手把手教学的情况下,“如何将艺术的文脉、根源传下去”,“上海花样经该何去何从”,始终是郑树林心里未解的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树林在自己的民间艺术工作室教授剪纸,受访人供图)

02

“坐在小板凳上剪纸的我成了弄堂里的一道风景”

随着线上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多,郑树林建立了微信群,方便查看每一个人的作业。学生们通常也不敷衍,一遍遍练习、试错,直到熟练地脱稿剪出,再从练习的四五张里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发送。

看着学生的作业,郑树林不止一次同他们强调创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手艺人,他比高级设计师还要高级。”创作一方面来源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离不开手法和基本功的训练。只有肚子里的货跟杂货铺一样多,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美”的理念;正因为“传统文化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手上功夫作为基础也要跟上。

“剪纸的手法就好比京剧要吊嗓子,打拳要练站桩一样的道理。”郑树林一边推动刀尖在纸片细微边缘处前进,一边娓娓道来,如“小转折大乾坤”,便是传统剪纸的真传手法之一——纸在剪刀口不断转折,而转成了无数的剪纸花样,就像包揽万物的宇宙乾坤。第一次进郑树林的直播间时,小青看得眼花缭乱,完全不知所以,“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和耳朵都不够用了。”

幸好,信息时代,直播间成了声音画面的记录者和师生答疑互助的平台。在郑树林看来,一切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比过去容易了许多。他回忆起自己以前学剪纸的时候,没有照相机,需要拼命记下师父的每一个动作,必要时打小样,碰上“木雕、玉雕设计的时候最苦”。曾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的郑树林,靠着记住乘客锻炼记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树林和他背后的剪纸作品《鱼跃龙门》,受访人供图)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用来形容郑树林的求学之路再确切不过。师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盐城派”剪纸大师陈庭裕后,这位“爷叔”交给郑树林一本台历,让他把所有的图案都剪下来。此后一年,郑树林将台历上的阿拉伯数字一个个沿边剪下来,剪钝了好几把剪刀,手上的老茧血泡破了又愈合,愈合了又破。“爷叔”又交给他一本梅花图册,让郑树林临摹。半年下来,他剪的梅花将近两万朵,叠起来有一米高。“一到休息天,坐在小板凳上剪纸的我就成了弄堂里的一道风景。”随着学艺年数的增加,郑树林在小板凳上做的剪纸作业是越堆越多。

渐渐地,从模仿老师的作品到自行创作,郑树林将眼光投向剪纸的传统渊源以及每个花样背后的民间故事。上海花样经由老艺人口口相传,没有文本,郑树林找遍了上海老一辈剪纸艺人,请他们回忆花样经,并记录下曲谱和唱词。由于上海的剪纸艺术是从北方,尤其是苏北地区传过来的,1990年,郑树林不顾家人的反对,又赴扬州、盐城、阜宁等地,甚至一些偏僻县城寻找剪纸老艺人。10多年里,他总共寻访了四五十位老艺人,记录下了几十段经典的花样经,共含10至12个曲调。这些曲调以扬州小调、苏北小调、南汇调(上海说唱)为基础,配上不同的唱词,形成了较完整的上海花样经。

“花样经老透(很灵活)哦,全靠多年打下的底子和四处寻访民间故事的积累。”郑树林笑着说。

如今,郑树林也常常来到崇明的剪纸基地里,从稻花香里收获灵感,修炼自己的心性。晚霞的笼罩下,望着绿油油、金澄澄的一片,听着收割机嗡嗡的轰鸣声,摸着沉甸甸的成熟稻谷,他能感受到生活最质朴的趣味。“剪纸不是高雅殿堂的展品,它来源于民间生活,农耕社会是手艺人必须要了解的东西。”郑树林强调说。

每年春节,郑树林都在古猗园“练摊”。现在,这个日常项目也被加到抖音直播中。郑树林表示,“现场剪纸不像数码照片,可以删了重拍,可以无限PS。剪纸成败在乎细节,这是挑战,也是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树林在杨浦区图书馆展览时为观众即兴创作,受访人供图)

除了即兴创作的手法,传统的剪纸语言和剪纸背后的文化历史,对郑树林来说同样重要。

“我们把纸张对折起来叫‘合’,比如天地合、鸳鸯合,都是吉祥之意。”,“鞋花剪纸之所以越来越小,正是因为‘裹小脚’的习俗。宋朝的苏东坡专门给小脚鞋写了一首诗《菩萨蛮·咏足》。”

直播间里,郑树林时而结合手中的图案,为观众科普一些文化常识和民俗故事,它们大都来自唐宋中期的书法、字画和散文诗歌。

有了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后,郑树林并没有站在高处看待自己的身份。他说:“非遗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唱的文化,作的文化,没有‘艺术家’,只有民间手艺人。每个人的剪纸,都是专属自己的风景。”

03

“让上海花样经传统剪纸在各地开花结果”

秉持着“艺传有缘人”的江湖规矩,郑树林60岁才在抖音上收开门弟子。线上线下的学生们汇聚在一起,组成了“郑家班”,其中徒弟分为四辈:宁、静、致、远。

北京的萧静是郑树林抖音教学的第一个徒弟,也是“静”字辈的“大师姐”。从2020年5月4日到同年9月20日,四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花上几个小时临摹、学习,她从一个没拿过剪刀的“小白”进阶到自己开抖音直播现场剪纸,给其他同门学生指点迷津。随着对纸张掌控能力的提高,“成为一个手艺人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令郑树林欣慰的正是这种有形的传承。“在我这里学了手法和知识以后,(徒弟)得到社区学校方方面面的支持,每年都有个人剪纸工作室成立,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

57岁的菊花是2013年在深圳文博会上和郑树林的剪纸相遇的。“你属什么?”“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几月的?”问完基本问题,郑树林四五分钟就能现场剪出相应的生肖或文字。菊花仍记得郑老师的“王麻子“牌大剪刀至少22公分长,而手中捻着的小鸭子窗花只高5公分、宽3公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纸入门》郑树林主编)

郑树林离开时送给菊花一本《剪纸入门》,这本书成为她学习剪纸的最好老师。在福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她将自己从书本学到的剪纸内容教给社区的大朋友小朋友,还开设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剪纸课程。当她和郑树林连线直播时,7岁的孙女安子时常凑到一旁,有模有样地把弄剪刀。起初,菊花觉得剪刀危险,便和安子划分了界限,不让她碰案上的工具。一次安子偷偷拿了剪刀和纸,缩在桌子底下,竟也能剪出蝴蝶的花样来。

这个有天赋的小徒弟在今年12月的深圳市民创意剪纸大赛中,是年纪最小的参赛者,也是现场唯一没有画稿的参赛者。辞旧迎新之际,安子剪了虎和牛的图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常有人跟菊花打趣说,“你孙女比你名气大多了。”

在美国邂逅了剪纸的小青,更是将上海花样经传播到远洋之外。“我中文课上的孩子们有的是越南华侨、马来西亚华侨,有的来自香港澳门,家长不希望他们丢掉中国的文化,还有不少本地的。我也一直希望在教学生学习中文的同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开来。所以,我见缝插针地把郑家班的剪纸穿插进去,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中国的剪纸。”小青说。疫情期间,她常常利用课后的十分钟,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和孩子们“云剪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青在美国开展的剪纸线上教学,孩子们展示自己剪的万圣节南瓜,受访人供图)

“Fourty-five degree (angle) to cut.(45度角来剪)”“剪的羽毛,thinner better(越细越好)”“Can I color it?(我能在上面涂色吗)”“Of course you can!(当然可以)”这是小青和学生们在直播间里的日常对话。从最简单的羽毛开始,到圣诞节剪雪花,再到春节剪春字,小青就像郑树林一样,鼓励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传统剪纸的美,“像去够树上的苹果一样”,一步一步地超越自己。

寻寻觅觅,郑树林在寻找剪纸的根,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呵护每一棵树苗的成长。他的徒弟们,则在潜移默化中构成了一片树林。

谈到剪纸的未来,郑树林说要回望来时的路,将来要走的路,以及和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路。“真正的手艺人一直跟着社会发展而进步的。潮牌也好,二次元也好,瞬息的东西我都要去尝试。

在当下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需要一种情感归属;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中,更需要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底。2021年8月31日,郑树林在微博中写道:“让上海花样经传统剪纸能在各地开花结果,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吧。”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小青,兰佳,Jason,菊花,安子为化名。)

采写 | 20新闻何雨溪

编辑 | 李梦迪

审核 | 杜彬彬

华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