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下过雨的时候,你们走路,鞋子是不是沾满了泥巴?如果你观照得好,别人走一里路,鞋子沾满泥巴,你同样走一里路,鞋子却非常干净,既没有被水打湿,也没有踏进泥坑里。如果你真的有了观照,一直保持下去,终了之时就会像你平时走路一样,不会带走世间的一点灰尘。

你们大家可以互相观察,以后发现谁的鞋子最脏,就知道他的观照功夫不好。如果走同样的路,谁的鞋最干净,说明他的观照功夫修得好。为什么大家走同一条路,别人的鞋子很干净,自己的鞋子却沾满了泥巴,被水浸透了呢?同样都是活了一辈子,别人却不带走一点灰尘,这是为什么?

人的一生都不能离开观照,离开观照,做人做事都免谈,更不用说修行了。你可能会说:“那我就不走路。”这不是真正的观照。真正的观照是既要走路,还不弄脏鞋子;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呢?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喝醉了的时候,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喝醉了的。

一个人通过做世间的事能集中思想,一旦把这个力量转向修行,也一样能集中思想。如果你连做世间事都无法集中,当你把力量转向修行,同样也无法集中。你能在一件事中学会集中,你把这个记忆、这个方法用来做任何事,带到任何领域,都能集中。不存在你做世间事能集中,把这个力量转过来修行,就忘记集中了。

就像学钢琴,刚开始学的时候,是听不清楚自己弹钢琴的乐韵的;只有自己弹久了,熟练以后,才能听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这个问题,我请教过钢琴老师,她说:“你想想,为什么自己弹的反而听不到,而别人弹的却能听到呢?因为开始时你的手指不怎么灵活,弹的时候,整个身心都要集中在手指上,所以听力自然就会减退了。

而当你弹熟以后,你的手指形成了记忆,就自然而然地弹了,你的身心也随之放松了,思维就能跳出来而不需要再放在手指上了,这时候你自然就能听到自己弹琴的乐韵了。”修行中常说的观照者、旁观者,与自然而然地弹琴的道理一样。

为什么你现在观照者不出现,旁观者找不到呢?因为你既没有高度紧张,也没有高度放松。学习弹琴,一开始都是高度紧张,身心绷得紧紧的,弹上两个小时,累得全身骨头像散了架一样,不会放松。等你弹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后,身心、手指自然放松了,弹起来就一点都不累了。

学开车也是如此,刚开始,一上车,抓住方向盘,整个身心绷得紧紧的,开上几个小时就累得要死。等你熟练以后,两只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就可以了。掌握以后,才知道根本不需要花力气。我刚刚学开车,有这个体会。

这就是大家刚开始学打坐时,坐上两个小时,身体就像散了架一样,累得又僵又硬,想赶快躺到床上去休息的原因。因为你不会利用打坐来放松,必须下座,通过睡觉来放松,或者通过散步来放松。

而老坐禅的人、有功夫的人可以通过打坐来放松身心,当身体很累时,把腿盘上半个小时,身体就放松了,体力就恢复了。这时候越坐,身体越舒服、越轻松,精力越充沛,根本不需要躺下睡觉来放松。——万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