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巧凤

近日,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会借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情绪,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表情包正逐步成为在线社交场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年轻人有其专属的社交语言密码。对他们来说,表情包这种图像信号传达语义较之抽象的文字符号更为有趣活泼,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单一文字表达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弥补了文字在线上交流中的视觉单调。有了表情包,一些自称“社恐”的年轻人成了上下翻飞的“社交花蝴蝶”。可以说,表情包为年轻群体表达自我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这也是年轻一代乐在其中的原因所在。

如今,随着各类表情包层出不穷,很多表情已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之上,演变出了一层更隐晦的意蕴。比如,“破涕为笑”这个表情可能很多中年人理解为“笑哭了”,实际上在年轻人看来,这个表情没什么特殊含义,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时的万能表情包。又如“微笑”的表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含蓄而不失温和的笑容,要是发给年轻人,他们大概率会追问是不是对他们有不满……表情包的这种模糊性、隐晦性,亦使得其在社会语境中被重新赋意。

然而也可以看到,在大规模使用表情包沟通交流的今天,人们语言能力的退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警醒。试想,若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只是甩出“流泪”的表情包,我们又怎能读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壮;若王勃目睹夕阳醉晚霞的胜景,只是打上“666”的表情包,又何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

因而,当聊天表情包已强势地在社交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时,理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反思。说到底,表情包只能算一种浅层次和碎片化的表达,是线上交往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且由于不同的人群对表情包的解码有一定偏差,也容易导致交流中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在拥抱表情包的同时,文字表达的力量仍是重中之重,毕竟人们在对细腻情感与深邃思想的相互交流上,表情包力有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