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国人一直有一个耻辱的名字“东亚病夫”,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1896年10月刊登在英国人所创报刊《字林西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中国男性的普通身高为一米六左右,再加上医疗水平差、鸦片肆虐等等各种原因,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并不理想。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派出的69人代表团全军覆没,他们路过新加坡时,当地的报刊以一篇讽刺漫画《东亚病夫》来嘲笑中国的失败,这是所有运动员心中抹不去的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方面更是被反复强调,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涌现出许多体育健儿。

其中便有姚明的偶像穆铁柱。跟他平平无奇的名字不同,他的体育生涯可谓精彩。

一、从“乞儿”到“篮球新人”

穆铁柱于1949年出生在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一户普通人家中,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的洗礼,正是国家百废待兴之际。穆铁柱的家人跟普通百姓一样殷切期待着未来安居乐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穆铁柱八岁时,菏泽突然爆发洪水,国家紧急派出14万余人的救援队伍,奈何洪水无情,拆散不少人家,给山东百姓带来巨大灾难。

穆铁柱一家非常幸运地在这场洪水中存活下来,但上天对他们的考验还在继续。

洪水过后,迎接难民的是一场大饥荒。

在天灾面前,人性总是脆弱的。面对街上很多饿疯了去抢粮的百姓,山东地区人心惶惶。穆铁柱远在新疆的姐姐听说家乡的事,托人告诉穆家父母说让他们过来新疆。

当时,新疆在开国将军王震的带领下搞大生产,在那里生活不能说特别富足,至少能够保证他们可以填饱肚子。穆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举家迁移到新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另一个难题出现在他们面前。经过洪水和饥荒的洗礼,他们全家上下几乎身无分文,他们这样要怎么去新疆呢?

最终,他们想了一个最笨的方法,走路过去,一路上沿街乞讨,风餐露宿。折腾了许久,他们最终到达穆铁柱姐姐所在的新疆额敏,并在这里顺利扎根生活。

总算得到安定的穆铁柱身高突然开始猛蹿,不过16岁就已经长到两米,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巨人”。虽说男孩子都有一个长高的梦想,可是如果个子太高,也会遇到不少麻烦。

穆铁柱遇到的第一个麻烦便是太能吃,他一个人一年就可以吃掉半吨粮食,这为家里人带来不小的负担。父母经常安慰他能吃是福,穆铁柱却知道他的能吃,给家里带来的是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不拖累家人,他要求姐姐给自己找份工作,让他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不过他这个身高要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还真不容易。

农具拿在他的手里像是小孩子玩过家家的工具;给别人当司机,他的个子根本塞不进狭小的车座里;让他去赶驴,驴都拉不动他……

这样的经历让穆铁柱感到非常挫败,他甚至埋怨上天为什么要给他这么高的个子。

上天很快便给了他一个答案。那一年,穆铁柱19岁,他跟随父母回到老家东明县探亲,他高大的个子引起全县人的围观,其中就包括东明县体委主任张凤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凤奎一看到穆铁柱就确信这个“巨人”是个打篮球的好苗子。于是他便向穆铁柱发出邀请,问他要不要来他们县体委打篮球?

当时的穆铁柱对篮球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不仅没打过,连碰都没碰过。他跟张凤奎说自己没打过篮球,想要婉拒这个邀请。张凤奎却不愿意放过这么好的人才。

“不会打篮球没什么,可以学啊!你这样的身高,不打篮球实在是太可惜了。”张凤奎劝他好好考虑考虑。

穆铁柱第一次听人说他长得高是件好事,头脑一热,便答应跟张凤奎一起去县体委看一看。

穆铁柱(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个下午的测试,张凤奎发现穆铁柱对打篮球的确是一点根基都没有。不过他发现,穆铁柱虽然身材高大,手脚却非常灵活,只要加以打磨,必定会成才。

张凤奎把穆铁柱带回县体委的事被上级部门知道,他们又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国家体委。国家体委对身高两米多的穆铁柱非常感兴趣,于是跟张凤奎沟通后,以20个篮球为交换将穆铁柱要了过去。

穆铁柱的篮球生涯正式开启。

二、从“篮球新人”到“亚洲霸主”

你以为穆铁柱在进入国家队之后便要开始他顺风顺水的篮球人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不不,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穆铁柱进入国家队不久,就差点被劝退,原因是他那惨不忍睹的篮球技术。

国家队的人想过没有任何基础的穆铁柱篮球可能会打得不好,却没想到他会打得那么烂。

教练每次看到他的训练都要叹气,穆铁柱的糟糕表现让他从可以上场的正式球员直接变成专坐冷板凳的候选球员。

就在穆铁柱以为他的篮球生涯刚开始便要结束的时候,他的伯乐——余邦基终于现身。余邦基是湖北省黄石市体委主任,曾是孙立人将军手下篮球队的主力军,前八一篮球队的队长和主教练。

穆铁柱(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邦基在看过几次穆铁柱的训练后决定接手这个被国家队放弃的“顽石”。

所有人都劝余邦基三思,他却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挑战非常期待。

穆铁柱已经拥有打篮球的最大优势——两米多的身高,余邦基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他灵活运用自己的优势,因此,余邦基从最基本的运球开始,教他一点点的将自己的优势融入到篮球招式中。

光教他这些余邦基就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学成归来的穆铁柱收到很多专业队伍的邀请。1972年,他率先进入济南军区篮球队,在这支篮球队中,他获得自己篮球生涯的第一个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场上,曾经技术动作生涩的穆铁柱已经不见踪影,观众们只看到两米多高的中锋在篮球场上如鱼得水。

他的夺目表现很快引起国家队的注意,第二年穆铁柱便被八一男子篮球队吸纳进去,成为这支队伍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八一男篮的日子是穆铁柱这辈子最耀眼的时刻,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男篮曾两次在全运会上夺得金牌,让世界看到中国这股正在苏醒的体育之魂。

令中国没有想到的是,把体育搞好,还能帮助国家建交。早在1971年中美之间就曾发生过著名的“乒乓球外交”,这场被誉为“以小球推动大球”的体坛盛事让中国找到一种新型外交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中国篮球队伍不断崛起,中国政府有心开创“篮球外交”。恰逢1976年中日邦交,八一男篮受到日本体坛邀请前往日本进行篮球比赛。这对穆铁柱等人来说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日本篮球爱好者久闻穆铁柱的大名,凡是他出席的表演比赛,几乎场场爆满,日本解说员甚至将2.28米的穆铁柱称为“东京塔”。这次的“篮球外交”让中国尝到运动建交的甜头。

运动建交不仅能够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还能够彰显中国日益强健的国力,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于是,1979年中国邀请美国大学生联队来中国进行友谊赛,希望可以借助比赛来促进与美国之间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优于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出一大截。物质水平趋向饱和的美国人对精神享受方面有着极大的追求,这对他们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美国大学生联队个个人高马大,在世界赛场上驰骋许久,经验丰富。对上这支队伍,八一男篮获胜的几率渺茫,当时,国内大部分人对这场比赛的输赢都不抱什么期待,只希望到时候两队之间的分数不要相差太大。

美国队深知他们是带着和平外交的目的而来的,在比赛之前,他们甚至想在比赛中放水,让中国不要输得那么难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八一男篮在穆铁柱的带领下,犹如神助,在上半场便与对手拉开较大的比分,美方见中国男篮势如破竹,不敢再懈怠,开始拼尽全力打比赛。

可惜他们再认真已经晚了,八一男篮率先夺得胜利,第一次胜利还可以说是侥幸,可接下来的一次胜利彻底让美国大学生联队一认识到中国男篮的力量,他们不得不甘拜下风。

这场比赛的结果震惊中美两方,美国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现在的力量。

经此一役,八一男篮的名声彻底打出来,穆铁柱更是被称作“亚洲霸主”和“亚洲第一中锋”,在战场上更是战无不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87年穆铁柱退役,他都是很多国家篮球队挥之不去的噩梦。他对中国篮球的贡献,让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对他多有关注。

听闻他退役的消息,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还专门跟他一起合了张影,穆铁柱赫然位于C位,这是很多运动员想都不敢想的荣耀。

在这种荣耀的加持下,穆铁柱算是光荣退役,他退役之后又有着怎样的境遇?

三、“亚洲巨无霸”的退休生活

当记者问起穆铁柱退休之后的打算时,他的回答令无数人动容。他说自己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由于多年训练,远离家人的缘故,穆铁柱对家庭非常向往。他30岁那年,在教练和队友的撮合下,他跟自己的粉丝王专红喜结连理,穆铁柱对这个要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十分看重。

光是两人的婚宴就花光他所有的积蓄,不过他没有后悔,穆铁柱知道自己的性格比较闷,也不经常有空陪伴女友。

王专红时常迁就自己,凡事都为他考虑,是这段感情中付出较多的一方,他实在觉得亏欠王专红,所以穆铁柱倾尽全力只为她办一个隆重的婚礼。

婚后,王专红为他孕育一双儿女,而穆铁柱却因为比赛,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这让他十分愧疚,因此,他希望在自己退休后的日子里,可以多多陪伴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很多退役后的运动员生活并不理想。常年的训练生活,使他们跟社会脱节。除了自己擅长的运动,其他什么都不会做。部分退役运动员得不到妥善安置,过得连普通人都不如。

穆铁柱算是幸运的一批,他在退休后享受副师级待遇,每个月能领到3000块钱。因为身体缘故,穆铁柱无法在自己喜欢的篮球行业担任教练,好在他心胸阔达,对自己的退役生活早有规划。

他表示自己即使退役,也才38岁,正值壮年,自己还有很长时间去尝试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学习缝补、维修电器,闲来无事,便跟孩子们一起去钓鱼、跑步,自在极了。王专红笑称,他是想将自己之前省下来的时间全部补上。

这样的生活过腻了,穆铁柱还会给自己找“刺激”。

1988年,《傻冒经理》上映,坐在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在看到某一情节时突然惊呼:“这不是穆铁柱吗?”许多人都被他的惊呼吸引注意,定睛一看,屏幕上身高有两米多的警卫不正是穆铁柱吗?

无独有偶,同年,又一部喜剧片《一夜歌星》上映,观众再一次在电影中发现穆铁柱的身影,这是怎么回事,穆铁柱是要转行做演员吗?

《傻冒经理》穆铁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不是,只不过是这些导演很喜欢穆铁柱,大力邀请他在电影中客串,他觉得稀奇,欣然前往,实实在在的过了把演员瘾。

这并不是穆铁柱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抛去那些正经赛事不算,穆铁柱还曾经为床垫公司拍摄过一则广告,要知道,当时运动员的号召力是很强的,他的一则广告为床垫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为此,穆铁柱得到5000元的酬劳,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费用。由他开始,中国运动员慢慢成为广告商最喜欢用的代言人。

这些在闪光灯下得来的酬劳穆铁柱没有挥霍,而是把他们攒起来,用于公益活动。他跟伤残运动员桑兰曾多次为那些退役后生活惨淡的运动员提供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铁柱曾亲眼见过一名篮球运动员患上糖尿病全身浮肿,却因为没有收入,无法进行治疗,这件事过后。他对自己所获得的待遇感到幸运,同时也为那些同行们感到心痛,所以穆铁柱立志要帮助他们。

这种公益活动,穆铁柱一做就是十几年,可惜上天并没有因为他的善心保佑他长命百岁,在2008年9月14日,59岁的穆铁柱因心脏病逝世。

这件事给中国体坛带来沉重一击,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位曾经的“中国巨无霸”就这样与世长辞,他甚至还未过花甲之年!

9月18日,大批球迷聚集在穆铁柱遗体所在的八宝山的东礼堂外,他们都是来送自己偶像最后一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堂内,姚明、郑海霞和八一队历任掌门全员到齐,为穆铁柱送终。看着挂在礼堂内的黑白画像,他们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姚明向来将穆铁柱视为自己的目标,他一直期待自己能够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跟自己心中的偶像搭上话。只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

郑海霞更是从进入礼堂开始,就一直在哭。作为八一女篮的领队,她跟穆铁柱之间已有几十年的交情,如今至亲好友离去,让人怎能不伤心悲

穆铁柱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为中国体坛做出的贡献确是让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忘记的,国人将永远记得有一位两米多高的巨人,为中国篮球撑起半边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