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辞旧迎新

伴随着2022年临近

“富贵长春——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

即将掀开序幕

2021年12月28日

至2022年3月20日

9家文博单位,103件/套文物

一场跨越春节的“文化大餐”

解锁中国祈财文化的发展脉络

完整呈现传统民间财神谱系

为你献上目前国内最为系统

讲述财神起源、发展

财神文化和祈财习俗的文化大观

所以,各路财神都是谁,

他们又是怎样“持证上岗”的呢?

来,新的一年,我们一起迎财纳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财富的企盼便促成了祈财信仰的产生。宋元以降,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财神信仰逐渐兴起,至明清发展壮大,佛道神祇、民间俗神,乃至著名的文臣武将、富商巨贾等,俱被纳入财神“家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谱系。根据祭祀方式、禀赋特征、职能范围的差异,民间一般把财神分为正财神、偏财神以及准财神,其中正财神按其管治又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这种多层次的划分是民众基于现实世界的投射,充满了民众丰富的想象,极具烟火气。

那么,要成为一个财神,需要具备哪些本事呢?

正财神

不仅文韬武略,也是道德模范

正财神是财神谱系中被官方封赐,受到民间普遍供奉的主要财神,以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道教传说中的赵公明,以及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比干、范蠡,以及造福桑梓的李诡祖等为主。

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正财神几乎都是具有某种道德品质的标杆人物

名将关羽,以英勇善战、忠义勇武著称,后世的工商业者取其“忠义”之精神,以“诚信”为本,奉其为“武财神”。到了清代,关公与孔子并尊“武圣”,成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甚至他的长子关平、侍卫周仓,由于在众多民间传说中常伴其左右,也被一并纳入了财神体系,受到百姓的喜爱。

本次展览展出了多件不同时期的关公雕像、图轴、年画,关公或骑马、或捋须,或站或坐,威武庄重、正气俨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关公铜立像 明

武当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公铜立像 清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平、周仓铜立像 清

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另一位赫赫有名的“武财神”是传说人物赵公明,传说他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在民间是影响力最大的财神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铸鎏金赵公明站像 明

武当博物馆

早在魏晋时期的《搜神记》与《真诰》等作品里就出现了他的身影,而在明朝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更是直接将他请上了“封神榜”,成为统管多位财神的大财神。在展出的多件赵公明相关的展品中,观众可以一睹这位正财神的凛然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木雕赵公明坐像 清—民国

成都博物馆

文财神们多是著名的文臣化身。比如公正无私、忠心廉洁的比干,春秋时期的谋略家、巨贾范蠡等。

后者在辅佐越王勾践完成霸业后辞官归隐,化名陶朱公,经商致富,被后人尊为财神和商圣,“陶朱公”也成为了巨商的代称。

无论文武,这些财神无一不是文韬武略且品性高洁之人,人们将之供奉为财神体系的第一梯队“正财神”,说明在百姓心中,具备一定的价值依据和行为准则方可为“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底色。

准财神

既要和气大方,更要造福乡里

在民众对财富的殷切期盼下,除了正财神外,各种可以生财散钱的神灵不断涌现。道教人物刘海蟾,传统俗神如土地公、和合二仙也逐渐具备了招宝纳珍的职能,他们因没有获得财神的封号,而被称为“准财神”

“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最初为作媒求亲,和睦同心之意,后演变为调和、和睦、和谐之意。

和合二仙本为喜神,“出场时”常一人持荷,一人捧盒,具有和气、顺心的美好寓意,于是顺便辅修了生财技能,作为“第二专业”。但由于未“转正”,未获财神封号,而作为准财神,“兼职”为民众纳财赐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化窑白釉和合二仙瓷像 民国

厦门市博物馆

土地公是最为常见的民间俗神,一般以慈祥和蔼的老者形象登场。土地公因勤勤恳恳地“造福乡里,德泽万民”,而被称作“福德正神”,在传统文化里是掌管一方水土的乡土保护神,可保家宅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渐渐地也被视为财神,形象如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般亲切欢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化窑白釉土地公坐像 清

厦门市博物馆

这些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人物,

在岁月流转中,

相继化身“财神”,

持续关照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对财神的祈拜,

寄托着民间渴望增福添禄的质朴心愿,

也蕴藏着历代百姓对德行兼备、造福一方者的尊崇与怀念。

在绵延千百年的传统里,

凝聚着仁中取利、义内求财的道德内核

以及聚财裕民、乐善好施的财富精神

12月28日

来成都博物馆

“富贵长春——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

看“财神”、聊民俗,

祈福纳祥,共迎新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成都 博览天下

成都博物馆

文:杨培

校稿:王立、方若素

审稿:黄晓枫

请关注成都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