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案情:

案件发生在陕西柞水县。徐某武哥哥去世,朋友徐某甲来帮忙操持后事,徐某武在其哥哥的后事,特别设宴宴请帮忙的亲朋好友,其中包括徐某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完

在酒桌上,徐某甲喝了不少,此时徐某武来敬酒。徐某甲表示自己酒量有限。徐某武说酒可以不喝,吃点枣糕吧,之后强行喂了几个枣糕给徐某甲。徐某甲吃完枣糕之后,随即呼吸急促,徐某武等人立即进行急救,但是均无效果,徐某甲死亡。

后经法医鉴定,徐某甲的死因为枣糕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其中徐某甲醉酒属于促进因素。

法院观点:

法院最终认定,徐某武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三年。

律师建议:

劝酒的风险都出现在上,主要要以下几种情形需要注意:

一是强劝,就如案例所讲,在徐某甲明确自己酒量已到的时候,徐某武继续进行劝酒——这里也可以称之为劝,这种情形已经明显违背了徐某甲的自身意愿。如果因此带来身体损伤,徐某武显然要就其损伤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或者刑事责任(徒刑)。

二是明知其身心缺陷,故意劝酒,进而使其犯病。案例中徐某武对自己劝的行为过于自信,以至于出现了徐某甲的死亡后果,结果承担了过失致人死亡的后果。如果徐某武知道徐某甲吃枣糕过敏,趁着其醉酒意识不清的状态,喂其枣糕,那么这种情形下,就可以能承担故意杀人等刑事责任的指控。

三是劝酒不售后。劝酒之后,没有做好后续的护理看护工作。继续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徐某武劝酒成功,徐某甲大醉,要回家,在明知其已经意识不清的基础上,放任其自己一人回家,或者开车,没有将其送到家中,交给其媳妇,如果出现问题,亦有可能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