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诞节准备咋过?

过去一个月,鹅娘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间歇性节日恐慌症。

这种症状多发于 “春节/圣诞节/双十一” 等全民节日,典型表现为: 内心抗拒其实不想过,但被氛围热烈到扪心自问,引发间断性心慌。

Merry Christmas

虽然鹅娘身边认识的人大部分没有天主教、基督教信仰,但是在过圣诞这件事上毫不马虎。于是,鹅娘已经被“圣诞氛围”狂轰滥炸了一番。

本文由鹅娘周围 N 个 “圣诞综合征朋友” 哭诉组成,献给每个此刻心慌又即将奔赴圣诞节的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祭出社交媒体上最有“节日氛围”的七大陈词滥调。欢迎品鉴!

*以下症状切勿对号入座,只为你我保持清醒,理智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星爸爸与热红酒

敲响圣诞节的第一步是什么?圣诞树?Jingle bell?玛丽亚凯莉?

不,是新消费主义咖啡

一杯盖满奶油、甜腻腻的星巴克圣诞特饮,是成本最为低廉的朋友圈圣诞氛围组:只需41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十一月还没结束时,各大咖啡品牌就一个个搬出了换汤不换药的圣诞营销方案,别小看一个红色的咖啡 take out 杯包装,只需 20 块就让都市丽人轻松获得手持百搭 “圣诞ootd” 单品,也让品牌获得了一个个行走的自费广告牌。

毕竟,这种来自西方的神秘苦涩,还是比圣诞主题羊汤店来的自洽。

而同样都是长满松树和驼铃声的门店,人们还是不得不在十二月期间为星爸爸竖起大拇哥,“logo 设计成绿色”简直是一个圣诞氛围党的最高 “先见之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巴克这种不走心的节日赛图,是入不了平安夜当晚的核心名单,最多只能算个预热。

圣诞节饮料的真正主角是mulled wine,热红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第 101 篇 “路边热红酒摊” 晒图在小红书点赞破千,一股奇异的热红酒风也正式问鼎了 “圣诞饮品网红榜”。

那些平常对红酒毫无研究的人,终于不用再为品不出年份挠头,找到了人生至爱——热红酒,一杯酒精蒸发过度的酒红大料果汁

由丁香、八角、肉桂皮混着橙子、梨煮成的卤水,散发着甜甜的大料气息,这就是今年都市丽人最为青睐的圣诞味道。

特别是那些摄影技术过硬、并能亲手熬羹汤的姑娘们,往往都能成为朋友圈决胜点上的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圣诞节晚餐的仪式感

都市 Lily 们都更偏爱在圣诞节冲进厨房。

思前想后,大抵是一年两次大餐,一次是大肘子炖粉条/红烧肉/老火例汤(大家根据自己所在省份选择),一次是披萨配红酒。

前者烹饪水平比不上你二舅妈轮不上你不说,po 图可 p 空间也不大。后者属于圣诞大餐中真正能够填饱大家肚子的硬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远别小看为了决胜朋友圈的 Lily 们。在一次一次的钻研后,也是可以端出 “一整只摆盘精美的烤鸡” 的水平。

不过,这只鸡可能最终停留在照片中,平安夜的晚餐,大家最终还是以外卖或速冻披萨、炸鸡果腹。

圣诞晚餐的仪式感在于摆盘,注意规避镜头外的打包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你的圣诞餐桌作品后,震惊之余只留下“姑娘桌子上树枝不能和蜡烛放在一起容易着火”并附赠一个给你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圣诞的旅程

随着近几年国外 “游乐厂牌” 杀进中国,爱圣诞的少女们终于不用只面对 local 欢乐谷。

有多少个 “圣诞环球影城抢票攻略” 成为热门必读,就有多少个圣诞主题的星黛露在寒风中排队并发誓再也不上 VIP 直通票的当。

而城堡前的圣诞树依旧记录着单日第 12021 个双脚离地一跃而起的 “过膝靴圣诞女郎” 打卡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批人不包括曾经远赴林芝、中卫、香格里拉欢度圣诞的中产们,毕竟那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地广人稀。

然而,当你面对着梅里既下山民宿里烧得叭叭作响的壁炉,享受诗与远方时,你背后可能有双眼睛正密切注视着你。那或许是一个穿着自家网店服装的姑娘,等着你站起来时,一个箭步补上去填位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最难过的是上海的都市丽人们,被疫情耽搁的她们大多只能聚集在沪上天台开私人 party,详情参考小时代或第二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魔咒版的《真爱至上》

说“《真爱至上》之于圣诞节”好比 “央视春晚于春节” 没人敢说句 “不中” 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摇滚老头比尔·奈伊犹如压轴唱将李谷一,一首金曲响起人们才敢放心说句 “这节过到位了”。苦情马克的告白牌就像晚会零点倒数的大屏幕,每一张都直戳人心和一幕幕逝去的青春一起让人泪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说起无关紧要但又鲜活的儿女情长支线最后汇聚在一个舞台亮相,这时你会发现中西其实没那么大的差异,高潮都是团圆给的,并且都爱 “大红大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经典圣诞影视作品绝不只有 Love Actually(这句补充送给正在握拳的文艺青年)!

新晋红片还有《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简称MCML),这部由大岛渚导演,大卫·鲍伊、坂本龙一、北野武主演的“集中营故事”,撑起了热爱 BE 美学的“不从众青年”一片天。

亚洲顶尖音乐制作人与英国摇滚巨星的文艺CP,透露出秒杀春晚的优越感,令人肃然起敬。

不过,这个片子讲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坂本龙一为这部影片所写的那首缠绵悱恻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太适合分享朋友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朋友圈一般两极分化,“真爱” 党们刚发句 “甜到了 666”,“MCML” 们紧跟 “伤到了 555”。

伴着马克的告白牌和北野武含泪祝福的截图交替出现,你在滑动拇指的刹那间懂得了中国那句老话——“每逢佳节倍思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之外还有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喜欢分享 “最动人的广告”,这些广告一般来自两个品牌:

英国百货公司 John Lewis 当年的最新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 JR 高铁 1980 年代的高糊画质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玛丽亚凯莉

影视界有《真爱至上》,金曲届有——你 “牛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德华在春节超市有多魔性,凯利姐在圣诞节就有多闪耀。抱歉拿两位大师级唱将类比,但你不得不在凌晨三点脑海中的 “驼铃声” 中惊醒,并感叹粤语和唱诗班的洗脑威力。

作为长居圣诞 billboard 榜首的畅销金曲,牛姐用一句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唱遍了地球的大江南北,也抚慰着一个又一个 “想约又约不到他” 的圣诞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你会发现圣诞歌曲的畅销秘诀除了要有一万头驯鹿从头顶飞过的驼铃伴奏,还要描述相思的伤痕。

此时的你要么“上个圣诞节,我给了你我的心,但在第二天你就把它给了别人。”

Last Christmas音乐:Wham! - LAST CHRISTMAS

要么“想祝福不知该给谁,爱被我们打了死结”。

圣诞结音乐:张碧晨 - 蒙面唱将猜猜猜 第2期

到最后我们在眼泪中懂得,让人 ptsd 的可能不是圣诞节本人,而是一个个直视自己 “想得而不可得” 的孤单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圣诞树

小时候,圣诞是校门口卖的“平安果”(俗称扎了个蝴蝶结的苹果),当日收到苹果的数量彰显着自己日常耕耘的人气与才华。

长大后,圣诞是树,于是大家为找到一棵可以被点赞最多的树而绞尽脑汁。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打扰了)

一颗点赞较高的树在这个复杂的年代已经不单纯的和大小相关,它关乎于树的材质,设计感,创新性,和装饰溢价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淘宝批发的 50 元左右的发光圣诞树由于过于传统欠缺质感胜率几乎为零,起价 400 的 “诺贝松” 由于自带冷调霜感的绿色略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山外有山,树外有树。

某书 “落叶圣诞树” 已然成为了 2021 树中新宠。此物精髓为“无中生树”,具“创新,真实质感及低廉成本”于一身。制作者通常只需要带个塑料袋下楼在小区转一圈,即可收集到核心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群人上一篇帖子极有可能在制作戳戳乐(自制毛线地毯),往前翻还粘过毛毛球立体画。靠一双巧手身体力行地诠释着都市丽人的 “匠人精神”。

当然,也有嫌费事的逼真党直接买颗松树回家。

鹅娘曾亲眼见过一个圣诞 holic 朋友搬了颗活的松树放在家里(要入土的那种)。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由于她疏于养护,圣诞树干渴而死。之后的半年里,她每每经过都会被松落的松叶刺到,并在尖叫中懂得为什么这东西俗称“松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除了圣诞树。平安夜当晚的穿着也很有考究,那些一年只穿一次的奇怪针织衫在平安夜当晚莫名变得流行…很难想象这些卡通毛衣、红绿色调的费尔岛毛衣还会出现在其他什么场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圣诞老人

“圣诞节谁是主角?

A.圣诞老人 B.耶稣本人 C.你自己”

很难有人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毕竟 10 个过圣诞节的人可能有 10 个都不是基督教徒。但 “红衣服+白胡子” 的形象在这个期间一定比彭于晏还要吃得开。

从商场保安到居委会大爷,形象之奏效让鳌拜都能找到第二春,场景之繁杂常见让女权主义者都想掺一脚 “论圣诞老人为何只有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圣诞老人送礼物”的传统倒是被清醒的成年人们牢记是骗人的,由此引发除了人们互送圣诞节礼物的变异传统,坚定的传统架势可不比结婚随礼弱。

看着各部门不怎么熟的同事在圣诞树下微笑交换礼物时,你会惊觉这节日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管理手段,又抑或只是,孤单都市人所剩无几建立链接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整个世界的人都在为这些所谓的 “仪式感” 买单,会不会其实不是人们太盲目,而是生活,真的需要它呢?

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拥有纪念它的途径和理由,也许就是,圣诞节和其他 10086 个节日的意义吧。

圣诞快乐,给每一个有温度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