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是个很实在的产品,不玩虚头巴脑的理论,也做红点push折腾用户。它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帮企业真真实实地「赚到钱」。

很多企业(尤其是零售、母婴、餐饮、美妆)最苦恼的莫过于——只能通过投广告向消费者打广告,却不能真正地与他们的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如果能有一个办法——

可以和企业所有的消费者做朋友

可以了解他们每个人喜欢什么

可以对那些对营业额贡献80%的那20%的客户集中运营

那么,企业就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就获得最大的收益。而这个办法,就是企业微信可以提供的。

用企业微信给高净值人群做服务是很好的选择。比如周大福就在用企业微信筛选出最核心的VIP客户,给他们提供一些珠宝和金银日常养护技巧,还提供一些线下的首饰护理服务,吸引消费者到店。这套做法,在复购率并不高的珠宝行业,周大福的复购还是从20%涨到了50%。

用企业微信搞社群和客户做灵感共创也是一个思路。我还观察到一些车企也在用企业微信做社群,在群里会调研消费者对车的建议,并放在以后的产品更新规划里。这样消费者有很强的参与感,觉得自己参与了这个产品进化的过程,所以对品牌的粘性也越来越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嘀咕——我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企业微信来做私域流量?用微信不也一样吗?不一样。总结一句话就是,用企业微信做私域,才是企业可管,可控的私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用企业微信后,离职员工是带不走客户的,他们离职前企业可以统一将他们的客户重新分配给别人跟进。被员工撬过客户的老板哪个不是对这一点感同身受?

这是我身边一个朋友发在朋友圈的截图,原来蔚来的汽车顾问转行跳去了极氪,就这么轻易地把一个高净值潜客带走了,这图一发出来,警醒一片老板

所以如果你的公司需要特别重视你的终端消费者,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尽早去了解企业微信比较好,试想几年后,身边的友商都已经逐渐靠私域实现了更低成本更高营收,你却还在依靠斥巨资买广告买直通车,那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吗。

另外,我发现大家对于企业微信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只用企业微信搞服务搞营销,内部办公还是用其他的app。这个思路是应该纠正的,企业在选择办公软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一个产品有没有「内外一体」第解决企业所有需求的能力。因为如果做不到内外一体,企业各个系统的数据没有打通,业务流转效率低下,企业管理链路产生“断桥”,不仅无法帮助企业全面带来价值,反而会给企业的进化带来障碍与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