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的一位外卖骑手在平台发文求助,原因是一女大学生点的外卖,先是催促自己赶紧送达,送达后便恶意投诉自己提前点送达,致使自己被平台罚款500元,为了证明自己的没有违规,外卖骑手还晒出了订单准时送达的截图,最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平台退还了罚款。恶意投诉这种事情并不是个例,今天必普集团就带大家看看专家给出了哪些建议。

近年来,外卖骑手被恶意投诉的事件多次发生,被门卫拦住,进不去小区或者学校,被投诉;拒绝帮忙丢垃圾,被投诉;没有帮顾客带烟,被投诉等等。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接受采访时说:“平台既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外卖骑手的权益。目前来看,关于外卖骑手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外卖平台通过完善技术手段、建立大众评审机制等方式,解决一些顾客恶意投诉外卖骑手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普集团了解,近年我国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通过出台政策、制定法规等方式,加大了对外卖骑手的保护力度,完善立法保障外卖骑手权益,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一个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建议,针对平台新型从业者单独立法,给予其在用工类别中的法律身份。全国人大代表刘英才认为,应当加强外卖平台安全管理,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全国政协委员汤维建呼吁,通过立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辨别是否恶意投诉并不困难。必普集团发现,还有很多专家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相信恶意投诉会离外卖骑手越来越远,能够归还给外卖骑手一个公道。

必普集团认为,目前相关保障外卖骑手权益的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专家给出的这个建议都值得鼓励,也希望能够早日杜绝恶意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