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有一次,陶侃家里来了几十号人,他的母亲湛氏一看,赶忙将陶侃拉倒一旁说道:“一定要将他们拖住,绝不能让他们离开!”陶侃听后,虽然很疑惑母亲为何这样做,但还是按照她的话去做了。
那时的陶侃,虽有凌云之志,但无奈家境贫寒,只能赋闲在家,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当时,有一个叫范逵的人,特别有名,被举荐为孝廉。有一年冬天,他带着几十号家丁,投宿到了陶侃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段时间,因为大雪的缘故,陶侃家已经没有多少口粮了,但范逵带来的人马却又这么多,这让陶侃很烦恼。然而,他母亲湛氏见状,却突然把陶侃拉到一旁说道:“一定要将这位贵客拖住,决不能让他们离开,其他事情交给我。”
陶侃虽然不知道为何母亲突然要这样做,但他依旧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留住了范逵等人。当时,为了留住这几十号人,湛氏将自己最喜爱的长发剪了下来,然后到集市上换了几斛米,接着又把家里的几根柱子砍了一半当柴烧,还向邻居借草料喂马。
傍晚时分,陶侃突然发现,自己和母亲好久都没有吃顿好的,今天却满桌都是美味佳肴。范逵和他的随从们吃的很开心。因为刚刚范逵和陶侃谈古论今,觉得他学识很渊博,现在他们家人又这样款待他们,这让他很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早上,范逵离开时,陶侃亲自去为他们送行,几乎送出了近百里远。可陶侃依旧执意还要送范逵到更远的地方,范逵感动不已,说道:“已经走了很远了,你该回去了。”
陶侃这才依依不舍的返回家中,不过在临走时,范逵说道:“先生你博学多识,为人忠厚。我到了京都洛阳后,一定会为你多多美言几句。”
范逵果然说道做到,在他回到洛阳以后,就在羊晫、顾荣等人的面前盛赞陶侃,陶侃因此得到了很多美誉。
后来,有一次,陶侃在做监管鱼梁的小吏的时候了,他派人给母亲送去了一罐腌鱼。当来人把腌鱼送到他老家后,他母亲却没有收,而是让来人把腌鱼完完整整带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他母亲还给陶侃写了一份信,信中批评了陶侃一顿:“你当了官以后,就拿公家的东西给我,这不但没有好处,还让我更担心。”陶侃收到来信后,惭愧不已。
这就是陶侃的母亲,一个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可以想尽办法,尽心尽力招待向范逵这样的贵客,可谓是用心良苦。再后来,陶侃当了官以后,他的母亲又扮演了一个公私分明,为人正直的角色。
晚年的陶侃,位极人臣,家大业大,而且最终还能安享晚年,也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不贪小便宜的作风,所以他的仕途才一帆风顺。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他母亲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母如此,子欲何求。其实,咱们生活中,像陶侃母亲这样的父母,可谓是比比皆是,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呢。
所以,他们才将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不过,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知道,我们也要付出爱,就像曾经我们得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