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所依谁的错?8旬老人为300元赡养费状告4个子女,令人唏嘘

养儿为防老,老无所依!

近日,湖南桃源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审理了一起因赡养老人引发的家务纠纷。

84岁的高龄夫妇有3儿1女,此前一直和小儿子生活。今年5月,老人摔伤导致瘫痪,需要人全程照料,其它.3子女却不愿承担赡养义务,老人无奈将子女诉至法庭。

在农村,每个月给父母300元确实不高,但老人的大儿子依旧不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女法官在审理此案件时感动落泪,她哽咽说:“这是我第一次被感动到,被你们的父母感动到,按照法律规定,你们的父母可以要求你们一个月给2500元的赡养费,但他们只要求给一个子女给300元,这样的父母你们到哪里去找?”

最终,经调解,老人与子女就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在法官和村民的劝说下,老人的大儿子也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事件中,老人体谅子女的不易,并没有像苏大强式父母一样只贪图晚年享乐,即便是这样也遭到子女们反对。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八旬老人因赡养问题和子女对峙公堂,赢了官司却输了亲情!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竟无一点感恩之心。试想,自己也为人父母,为何不能体谅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呢?

或许,对于有的子女来说,不愿赡养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但亲情无价,成为亲人也只有这一世的缘分,学会原谅,放过自己,也是对过去的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女不愿赡养父母,大多数原因是老人犯了这3个错,却不自知

有没有发现,越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越会因为赡养老人扯皮。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多子女的家庭,反而不愿替父母养老呢?

为什么

其实,大多数原因是老人犯了这3个错,才导致老无所依:

①、父母偏心

老一辈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很欠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子女,认为大的应该让着小的,父母过分溺爱小的让其他孩子觉得爱被老小独占了,进而产生嫉妒心理。

父母的过度偏,不但会导致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僵化,而且还会让不被偏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父母产生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财产分配不公

作为父母,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在财产分配方面都应该做到一碗水端平。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家庭父母都向着老小,认为哥哥、姐姐年长几岁,应该出去打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父母也将仅有的家庭财产多留或全部留给老小,让孩子觉得不公平,从而为日后养老问题留下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父母放狠话过早寒了子女的心

有的父母刀子嘴豆腐心,明明心里是在乎孩子的,却说着伤人的话,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爱他/她的。

甚至有的父母和孩子吵架时会告知孩子:“我以后老了不靠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伤心的孩子们,把父母的记在心里,像一根深深扎进心里的刺,以至于许多年后还会隐隐作痛。

气话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悲剧延续,才导致的亲情破裂。

所以说,大多数父母老无所依是因为年轻时做了让孩子寒心的事,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学会珍惜亲情,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既是与命运和解,也是与自己和解。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或许,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有一段难以启齿的痛,但是,再不堪的亲情关系,下辈子也不一定会遇见,做好自己,学会感恩,忘记悲伤,也是自我救赎。

此文献给那些为家庭纠纷困扰的人们,学会释怀,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值得自己记恨。同时,这起事件也惊醒无数父母,学会处理亲子关系,比以父母道德绑架要强得多。

之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作者:零点心声
喜欢本文,请点亮星星,关注、点赞并转发给您身边有需要的人!欢迎关注订阅!
今日话题:你愿意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吗?你认为子女不愿意给父母养老的原因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你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