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本品分为六大段:第一宿王华请问,第二如来为答,第三赞经妙德,第四叹胜付嘱,第五时众获益,第六多宝赞扬。前面我们学习了宿王华请问以及如来为答,下面我们学习第三大段赞经妙德。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佛、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四种圣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供养四圣,所得的功德是很大,但是不如受持《法华经》的功德大,甚至都不如受持《法华经》中的一四句偈这样的功德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受持《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的人将来能够得无上菩提,成就佛道;而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四圣,虽然也有广大的功德,但是也是增长的人天福报,还是在凡夫的境界,所以不如受持《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的功德大。这是通过校量功德来赞叹《法华经》,下面用十个比喻赞叹《法华经》。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佛对宿王华菩萨说,比如在一切川流江河当中大海是最深最广的,《法华经》也是这样,在诸佛所说的经当中《法华经》是最深大的。《法华知音》中说:“此经以不说有三唯说一乘,为深大也。”三,指的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不说有三,并不是除去三乘,而是说三乘都是从一乘所分出的;唯说一乘,并不是说三乘之外另有一个一乘,而是会前面的三乘成为现在的一乘。就像一切川流江河都是从大海中分出来的,最后都要归于大海。这是用大海来比喻《法华经》是最深广大的。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土山,就是指土石所成的山。黑山,《俱舍论》中说:“此瞻部洲从中向北,三处各有三重黑山”,意思是说,从我们南瞻部洲的中间向北,有三个地方各有三重黑山。各有三重,总共就是九重黑山,这里说的黑山,指的是南瞻部洲北面的这个黑山。
小铁围山,大铁围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围绕,最外侧的山就是铁围山,是由铁所成的。一个小千世界有一座小铁围山围绕,一个大千世界有一座大铁围山围绕。十宝山是指:雪山、香山、柯利罗山、仙圣山、持双山、马耳山、持边山、轮围山、宿慧山、须弥山,就像在这么多山中须弥山是第一之高,《法华经》在诸经中最为其上。就是这个来比喻。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又比如在众星之中月亮的光明是最为第一,《法华经》也是这样,在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是最能照明的。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法华经》能够开示悟入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当然是最能为众生照明的。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暗。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
这是说太阳能够除去黑暗,《法华经》也是这样,能够破除众生的爱烦恼、见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等一切不善之暗。学习《法华经》能得佛智慧,当然就能除去一切烦恼,我们每天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是没有像佛那样的智慧,如果有佛智,我们看待世间的一切明明白白,怎么还会有烦恼呢。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诸小王是指那些小国王,他们只能统领小国家,而转轮圣王能够统领四大部洲,转轮圣王是众王之王,他的地位是尊贵的,《法华经》也是这样,在所有的经典中最为其尊。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比如帝释天,他是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他统管三十三天,《法华经》也是这样是诸经之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世间人认为在宇宙创造之时梵天创造了人类,所以人们认为梵天是一切众生之父,佛在这里是随顺凡情,作为比喻来说明道理。就像大梵天王是一切众生之父一样,《法华经》是一切贤圣、学、无学以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智者大师说:“实相入俗,一切治生产业不相违背,实相入中,诸法无非佛法,文曰‘一切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其义如是”。一切贤圣、有学无学及发菩萨心的人,都是由于学习《法华经》而成就的,也可以说他们是由《法华经》而生,所以说《法华经》是一切贤圣、学、无学以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须陀洹译为入流,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所以译为入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初果圣人。证了初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然而他还要在人天之间往返投生,要七次往返投生。
斯陀含译为一来,初果圣人继续修行,贪嗔痴减轻,得斯陀含果,这是圣果中的第二果。二果圣人还要再来人间一次。
阿那含译为不还,意思是修到这个果位以后,就断尽欲界烦恼,不再来欲界投生了,这是四果中的第三果。
阿罗汉译为无生,证了阿罗汉果,见思烦恼断尽,不再六道轮回,这是第四果。
辟支佛通常是生在无佛的世界,就是未曾听闻过法教,他能够以智慧洞彻十二因缘脱离六道轮回,所以辟支佛比阿罗汉的智慧要高一些,他能够无师自悟。
就像在一切凡夫四果中辟支佛为第一,在一切如来、菩萨、声闻所说的诸法中,《法华经》最为第一,受持《法华经》的人在一切众生中为第一。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在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因为菩萨发大悲心、广度众生,所以超过了二乘人,《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比如佛是于一切法得大自在的法王,《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佛经中是王。这是用十个比喻来赞叹《法华经》,下面是赞叹《法华经》的作用,先法说,再喻说,最后合说。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这是法说。《法华经》能救一切众生,能让一切众生远离种种苦恼,还能大饶益一切众生,让众生满自己的愿。下面是喻说,总共十二个比喻。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
这是比喻充愿。渴乏就是口干困乏的意思,渴乏的人最需要喝水,《法华经》就像清凉池一样,能让渴乏的人喝到清凉的水,这是比喻《法华经》能满众生愿。
【如寒者得火。】
这是比喻道成。寒冷的人得到火就不会冷了,《法华经》能让人驱除一切苦恼,所以这是比喻道成。苦恼没了当然修道就成功了。
【如裸者得衣。】
这是比喻具惭愧。裸者是表示无惭愧的意思,裸者得衣,比喻本来没有惭愧心的人因为学习《法华经》具足惭愧。
【如商人得主。】
这是比喻得导师。那些到海中取宝的商人,如果没有人引领就会迷失方向,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比喻众生得到《法华经》,也就得到了教导自己如何修行的导师。
【如子得母。】
这是比喻得归趣。孩子看到母亲心里非常的快乐,我们修行佛法的人得到《法华经》就得到了安乐。
【如渡得船。】
这是比喻越生死。想要过河的人,得到了船就可以渡过这条河流了,众生得到《法华经》就可以度脱生死苦海。
【如病得医。】
这是比喻除烦恼。就像有病的人得到医生就能把病治好,苦恼众生得到《法华经》就能除去烦恼。
【如暗得灯。】
这是比喻得智慧。就像在黑暗中的人得到一盏灯就有了光明,在无明长夜中的众生得到《法华经》就得到了智慧。
【如贫得宝。】
这是比喻获圣财。就像贫穷的人得到金银财宝一样,修行人能够得到《法华经》就得到了圣财。
【如民得王。】
这是比喻有承禀。承禀就是奉命的意思,就像人民得到一位统领国家的国王,修行人得到《法华经》就可以依照经中的教导修行。
【如贾客得海。】
这是比喻知宝所。就像商人知道大海中有宝可得,修行人得到《法华经》就知道涅槃的境界。
【如炬除暗。】
这是比喻破痴暗。就像在夜里点燃火把能够破除黑暗,众生得到《法华经》就能够除去痴暗。这是喻说,下面是合说。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一切苦指的是五衰八苦,五衰就是天人临欲命终时出现的五种衰相: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出汗、不乐本座。一切病痛是指身病和心病,生死之缚就是指的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这部《法华经》也是这样,能让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这里虽然只是说明《法华经》能拔众生苦,但是苦尽而乐自生,那么与乐之义也在其中了。这是赞叹《法华经》的妙用,下面是赞叹所得功德无边。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如果有人能够听闻这部《法华经》,或者自己书写《法华经》,或者让别人书写《法华经》,那么这个人所得的功德,就是以佛的智慧来筹量这个功德多少,也得不到边际,也就是说这个功德太广大了,无量无边。
【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薝蔔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如果有人书写了这部《法华经》以后,用种种的供物来供养,供养的物品有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还有很多种灯,有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薝蔔油灯。薝蔔花是金色的,薝蔔树的树皮、花、叶都很香。须曼那油灯,须曼那也是一种极香的花,译为悦意花。波罗罗油灯,波罗罗译为重生花。那婆摩利油灯,那婆摩利译为雨花,下雨时才生的花。用这些物品来供养《法华经》的经卷,所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以上是第三大段赞经妙德,说明受持全经所得的功德,下面是第四大段叹胜付嘱,说明单独受持这一品所得的功德。分为七小段:第一标闻胜,第二转女身,第三生净土,第四随喜获福,第五正明付嘱,第六令守护,第七劝供持。我们先看第一标闻胜。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
佛对宿王华菩萨说,如果有人听闻《药王菩萨本事品》也能得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这是标闻胜。
【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这是第二转女身。如果有女人听闻《药王菩萨本事品》就能够受持,那么在她的这个女身尽了以后,就不会再受女身了,这是因为女人受持《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够放下对女身的爱著之心,所以就不会再受生女身了。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
这是第三生净土。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在《大集经》中说,佛灭度后,初五百年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第三个五百年多闻坚固,第四个五百年福德坚固,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都是以五百年来说明的,所以这里说“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至于这个五百岁是指哪个五百年,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指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第一五百年为前,第二五百年为后,这是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是指第五个五百年,我们现在采用第二种解释,也就是佛灭度两千年以后的这个五百年。
在佛灭度后的后五百年中,如果有女人听闻此经,能够如经中所说修行,在她命终的时候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那里有阿弥陀佛,还有大菩萨众围绕,这位如说修行的女人生在莲华里宝座之上。这里只说若有女人,没有说善男子善女人,没有提男人的事。因为除三恶道,女人是最苦的,女人都能得这样殊胜的功德,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再有,女人如说修行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说明此经是净土因,从这方面来说,此经与《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弥陀经》是无二无别的。
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不同,那里的依报和正报都非常庄严,可以听佛说法、与诸大善人聚会一处,即使在往生之前还没有断烦恼,到了极乐世界都是修行的助缘。就是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没有任何的不好的因缘,都是修行的助缘,所以不会再起贪嗔痴慢等烦恼了。
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我们都知道,这是八地菩萨所证,这个人到了极乐世界得的不是小神通,而是大菩萨才有的神通。
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这个人得无生法忍以后眼根清净,以这样清净的眼根,能见到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
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烧,水不能漂。这位如说修行的女人生到极乐世界以后就转为男身了,极乐世界没有女身,都是万亿紫磨真金色身,没有女身,所以诸佛称他为善男子。诸佛赞叹他说:你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此经,还能为他人解说,你所得的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把你烧坏,水也不能把你漂溺。
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诸佛赞叹说,你所得的功德就是千佛一起来说都说不完。
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你现在已能破除烦恼,脱离生死,其他障碍你修行的事情都没有了,到了极乐世界就是一生成佛,不会再有一生一死,不会再有生死的事了,到了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所以说坏生死军。这里说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就是因为有的众生是带业往生的,他在娑婆世界时无量劫以来的罪业还没有消尽,但是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这些罪业就不会障碍他修行了,所以说诸余怨敌皆悉摧灭。
所以我们一定时时不要忘记求生极乐世界,真的是太好了。
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诸佛继续赞叹说:善男子,百千诸佛都会用神通力共同来守护你的。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诸佛共同守护这个人,你们天天求加持,天天求护法神护持,往生极乐世界是诸佛共同守护,百千诸佛共同守护,多伟大。
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这个人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继续修行就能成为一生补处,所以说不仅一切世间天人都不如他,就是除佛以外的声闻、辟支佛、菩萨,他们的智慧和禅定也不能和他等同。这是第三小段生净土。
【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这是第四随喜获福。此菩萨是指药王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意思是说,受持《药王菩萨本事品》的人能得以上所说的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因为药王菩萨的功德之力太大了,正是由于药王菩萨有这么大的功德智慧之力,所以有人只要听闻《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叹,那么这个人现世就能口中常出青莲华的香气,身上的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之香。不仅如此,如上所说受持《药王菩萨本事品》所得的功德,这个人也都能够得到的。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盘荼等。得其便也。】
这是第五小段正明付嘱。佛对宿王华菩萨说,我把《药王菩萨本事品》就托付给你了,在我灭度后的五百年中,你要在阎浮提广为宣扬,不要让此品断绝,也不要让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盘荼等伤害受持《药王菩萨本事品》的人。因为佛知道在后五百岁的时候,南阎浮提的人是非常苦的,佛大慈大悲,悲悯那个时候的众生,所以专嘱宿王华菩萨在后五百年中广为宣扬《药王菩萨本事品》。又因为佛担心在后五百年中有修苦行而流通正法的人为魔所著、其害非浅,所以又特意嘱咐不要让恶魔、魔民等得其便。
【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所以者何。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
这是第六令守护。佛对宿王华菩萨说,你应当以神通力守护此经,为什么呢?因为此经是阎浮提人的良药,如果有病人受持此经,病就能消除了,此人可以不老不死。这里说的药是法药的意思,受持此经能让众生除去烦恼病,病除则法身长养,所以说不老不死。下面是第七劝供持。
【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满末香。供散其上。】
佛说宿王华,你如果见到有受持此经的人,应当用青莲华盛满末香供散在那个人的身上。
【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道场。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
散花之后心里作这样的念:这个人不久以后,一定会拿着草坐在菩提树下破除魔军、成就无上菩提,然后为众生说法,度脱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为什么说要拿着草呢?因为当年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就是在菩提树下坐在吉祥草上而成就佛道的,这个人不久以后也会这样。由此可知,此人因为受持此经不久就可以入圣流,可以证菩提。破诸魔军,这是成道以前的事,吹法螺、击法鼓是成道以后的事,就是召集九界众生,为众生说法,让他们得到利益。
【是故求佛道者。见有受持是经典人。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凡是求佛道的人,如果见到有人受持此经,就应当像上面说的那样,对这个人生起恭敬心来。
第四大段叹胜付嘱就介绍完了,下面是第五大段时众获益。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释迦牟尼佛说《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时候,法会大众中有八万四千位菩萨证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这是第六大段多宝赞叹。末世中的人大多以有为法为上,如来要将此妙法在五浊恶世中流通,唯有苦行能改变世人执着有为的习气。包括我们修学佛法、破我执,大家都是以有为为上,所以要改变执着有为、执着相的习气,唯有苦行能改变世人。宿王华菩萨也明白唯有像药王菩萨这样的苦行才能改变众生的心,所以他特请如来说药王本事,这样此妙法才能在五浊恶世流通。
多宝如来本来是为证经而来,现在看到宿王华菩萨作如是请,释迦牟尼佛如是答,而且又赞经殊胜、付嘱流通,令法会当中的八万四千位菩萨证得和药王菩萨一样的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这都是宿王华菩萨所成就的,所以多宝如来赞叹宿王华菩萨。
到这里《药王菩萨本事品》我们就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