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包头就有了定居的工商业者。那时来包头做买卖的商人,大部分是山西省二州五县的商人,初来时是春出秋回,主要是与蒙古人"以物易物"进行贸易。他们为了长期做这种买卖,所以逐渐定居下来。
一、先说几家杂货铺的情况。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西定襄县来包头经商最早的是梁如月,他初来包时,在后街(现民生街)路北租凭了一所房子,开设了一个商号,叫如月鼓房,向居民出租鼓轿为业。几年后,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钱,后改为如月号杂货铺,经营各种杂货:茶、布、水烟、糖等,并和旅蒙商号建立了"相与"关系,在包头树立了信誉。
如月号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从业人员发展到三十余人,完全是定襄人,人们称他们是定襄帮的杂货铺。是包头历史最长的一家商号,大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在民国十八年,包头遭受了旱灾,如月号歇业倒闭。
清朝道光年间,包头还有忻州人开设的杂货铺叫天合永。这个商号完全是忻州人,经营的商品都是由山西各州县贩运的各种杂货,由于这家买卖经营的年限很长,人们便把这家商号旁边的一条小巷子叫做天合永巷。这个买卖在民国初年歇业啦。
清朝道光年间,在包头开业的永顺恒杂货铺,也是山西忻州人来包头开设的。这家买卖的财东是归化城(呼和浩特)永顺合投资开办的,永顺合的财东姓杨是忻州人,该号的经理,是由天合永出来一个姓赵的,也是忻州人。这个买卖做得"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从业人员发展到五十余人,全是忻州人。由于买卖做得好,后来又抽调了一部分人开展了"旅蒙商"业务。他们由本门市部带上各种杂货,如:茶、布、水烟、糖等去后套狼山,乌兰脑包、西水道等处和蒙民交换牲畜、皮毛等,获利甚厚。民国二十年前后,由于内部人伙闹意见,宣告歇业。
恒盛源杂货铺,也是从山西来包头经商的一家买卖。恒盛源的财东是山西寿阳县东河村的常佩文投资开办的,经理是梁明德,梁明德病故后,由贺月恭担任经理,他们都是定襄人。这个买卖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开业的。原先在草市街路西占的一处栏柜,后来在东前街路南(现解放路)设立了一个分号,称为南、北恒盛源。他们经营的商品很全,在包头是一家有名望的商号。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侵占包头后歇业。
源顺太杂货铺,座落在包头西前街路北(现胜利路义盛山货庄),是同治年间开业的,也是忻州帮。这家杂货铺在包头也是一家出名的老买卖。他们经营的商品也是以茶、布、生烟、糖、调味品等商品为主,在民国十五年前后因为遭受兵灾而歇业。
德顺成杂货铺也是山西忻州人来包头经营的。这个商号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开业的,地址在包头后街(现民生街)路北,于民国初年歇业。
这六家杂货铺,在包头都很有名望。后来又有了聚源昌、义源庆、大益西、谦增玉等商号,都是忻州、定襄人经营的杂货铺。不过举出这六家商号是因为它们在包头历史最长,名誉很好,天长日久人们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源顺、德顺、天合、永顺、如月、恒盛"六大商号。对他们经营的各种商品也有一个顺口溜,说他们经营的商品是"上自杂货布匹绸缎,下至铁柳圪揽棍棒",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二、再说山西代州人来包头经营旅蒙商的情况。来包头经营旅蒙商号最早的是梁大汉,山西代州人,他在清朝道光年间来包头开设复义兴旅蒙商号,直接和蒙民"以物易物"交换物资。梁大汉在包头"大行"担任过总领。(大行是工商业的一个组织,后来由于形的变化,大行改为商会)
清道光年间,有山西代州来包头的孔兆明,他领着代州刘杰生、曹胜,祁县的段秀,寿阳的赵双和等四家财东,在包头开设了德厚义旅蒙商号,先是经营油、酒、米、面陆陈行,后来改为走后山的旅蒙商。这个买卖在包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很出名的一家发财户。
清朝光绪年间,由山西代州人刘荣来包头经营旅蒙商号德春西。是忻州人连银达投资白银一千二百两所开办,从业人员达一百零八人。同时还有山西代州人窦斌,由代州人孙桥投资白银三千两,在包头开设旅蒙商号兴隆西,从业人员发展到八十余人。到清朝同治年间,有山西代州人来包头在后街开设了一家白货铺,字号叫同心成,这家买卖主要经营珠宝玉器、珊瑚、玛瑙等蒙古民族喜爱的贵重商品。因此这家买卖不几年就发了大财。到光绪年间,该号抽出资金白银四千两,由张四荣担任了经理,开设同心西旅蒙商号,买卖做得很兴盛,从业人员发展到六十余人,完全是代州人。他们在民国初年算账时,开过八千两银子的红利股子。
民国六年,山西代州人来包头开设的旅蒙商号天义长,财东是曹庆恒,资金白银二千两,经理是姚箴吉,副经理是董华增,几年后,这个买卖赚钱很多。曹庆恒财东开了红利后,在丁皮房巷买了一处大院。
这些由山西各州县来包头经营旅蒙商号的只举了几户规模较大,赚钱较多的买卖,如德春西、兴隆西、同心西等,在旅蒙商同行业中称为"三大西"。这几家商号资金雄厚,赚钱很多,在旅蒙商号中是很有名望的。
三、山西人来包头经商的行业特点:忻州、定襄人多数是开办杂货铺,代州人大部分是经营旅蒙商号,就是走后山草地做蒙古民族的买卖。祁县、太谷多数经营的是钱行、当行、米面陆陈行。如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等,人们称为"复字号"。还有通和店、广顺恒等也是祁县、太谷人开办的,在包头人们称之为"府南帮"。其中有名望的人有马邦银、乔晋德等都担任过包头"商会"的会长。
山西人另一个特点是: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地搞业务,他们经营的商号,不管是经理或店伙,生活都很朴素,他们常说:"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特别是山西代州人,经营旅蒙商业年限最长,由清朝时期开业,一直延续到日寇侵占包头以后,因为蒙古地区与包头商路中断,不能通商,才告歇业倒闭。
光绪二十六年,由山西省太谷县杨邑村来包头经商的有个叫杨有能的,他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叫杨生甫,四儿子叫杨四店,五儿子叫杨生茂,人们称他杨老五,此人有一套发财致富的经营手段,他做买卖是见啥赚钱就搞啥,所以由他开设的买卖是"五花八门"。经过几年后就大发横财,到了民国年间,他在包头就开设了十大"双"买卖,计有:双发公绒毛店、双盛亿驼庄、双顺成、双顺和、双顺恒三家旅蒙商号、双盛裕庄口、双盛祥珠宝玉器白货铺、双盛德靴铺、双盛茂茶庄,这个茶庄在包头就有三个门市部。这些买卖都是杨生茂投资开办的,由于他赚钱很多,由他四哥杨四店向当地蒙古人买下了一块梁头空地,一方面为了驼庄卧养骆驼,另方面建筑起房屋出售给居民从中赚利,所以人们把这个梁头叫作"四店梁",一直延续到现在。
老五杨生茂还在西滩一带建筑起十几处大院,除了自己居住外,还留住户收房租,因此杨生茂成了当时包头西滩一带的首富。
资料来源:《东河文史(第4辑)》1986年11月,作者:韩怀信。黄翔(阴山小虫)整理于2021年12月
来源: 晋商晋韵内蒙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