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信丰县公安局在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中,主动作为,“不动体制动机制”,牢牢把握党政、公安、部门、机制四大关键,在健全网络、强化支撑、完善流程、监督考核上大胆探索,在破解非警务警情分流系统性难题、程序性漏洞、制度性缺陷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初步成效。

据统计,该局现已向12345政府热线平台及其他县直职能部门分流非警务警情6108起。

  党政推动 部门联动

非警务分流,不仅仅是公安部门一家单位的事情,往往还关系到其他非警务部门。为着力破解非警务警情分流保障乏力难题,信丰县公安局就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应指工程”作为全县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的重点项目。

“我们坚持顶层设计、通盘谋划、全力保障,着力构建多层级、全覆盖应急网络。”信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完善组织领导机构,信丰县委、县政府成立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安局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县公安局对110所接非警务警情的分流、调度、考核等权限。

党政推动之外,部门之间能否顺畅联动,也是着力破解非警务警情分流支撑不足难题的关键。为此,信丰县坚持部门联动、辖区负责、常规备战、分级响应、分类处置原则,大力加强应急支撑体系建设。该县建立健全应急响应责任体系,列出全县32个应急联动单位和17个乡镇责任清单,明确应急任务,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挂图作战,哪类非警事务由哪个部门处理一目了然。”信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职责界限不清,相互“踢皮球”现象,避免了非警事务“分不出去”的尴尬。

  公安主动 制度驱动

“有事拨110”,这已经成为许多群众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此观念下,大量警务和非警务的警情,都自然而然的流到了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也成了非警情事务分流中的中枢神经。为着力破解非警务警情分流运转不畅难题,充分发挥公安在非警事务分流中的中枢神经作用,信丰县公安局立足非警事务各个环节,实行模式化、流程化管理。

该局抓好报备环节,建立勤务报备制度,各应急联动部门、乡镇每周报送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电话至县府办和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发生变动及时变更。同时,抓好接警环节。借助110报警服务台平台系统,逢警必接、逢警必录,同步录音,确保责任明确、一跟到底、无缝衔接。此外,还抓好分流环节。严格请示报告制度,根据性质内容分流和乡镇部门职责,是警情的指令公安相关警种处置,属于非警事务的,通报相关应急单位处置。四是抓好追踪环节。

“非警事务分流后,由接警员适时跟踪人员到位情况和现场处置情况,加强情况收集,全程留痕,督促落实,确保事事有着落、倒查有依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着力破解非警务警情分流监督考核难题,该局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监督考核措施,以制度化驱动非警事务分流正常运转。

该局建立常态推进机制,严格实行非警事务分流月通报和应急联动成员单位季联席会制度,通报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研究改进对策,不断提升非警事务处置水平。并建立在线监测机制,在特殊敏感时段和重要节点,对各应急单位值班人员在岗情况,每天不定时调度点名一次。非重要节点,每周不定时调度点名一次,倒逼应急联动单位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应急状态。

同时,该局还建立了一套问题倒查机制。凡应急联动单位存在无人值守、接受非警事务推诿卸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被群众举报投诉的,一律通过平台系统录音登记,及时通报责任单位并报告县政府倒查问责,以严格纪律解决执行力和作风问题。

最终,该局形成了一套绩效考核机制。由110负责非警事务考评,得分计入县综治目标考核成绩,最终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各乡镇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考核等次、评先评优、绩效奖金、考核问责挂钩,倒逼全县各乡镇部门重视和抓好非警事务分流。

◎文/图 吴杰 首席记者黄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