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怡然 通讯员 苗壮 青岛报道

穿上军装,放下儿女情长,守卫祖国边疆;褪去戎装,不减当年干劲,投身新的“战场”。从军营到村基层,他改变的只有身份和环境,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未改变。他时刻牢记军人初心,保持军人本色,续写人生的新篇章,他就是六汪镇柳石村孙家沟网格党支部书记——刘衍法。

1999年入伍,2002年入党,16年兵龄的退伍老兵刘衍法,有着文人的气息,有着农民的朴实,有着军人的担当,他说:“人生路上没有‘退伍兵’。当过兵的人,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要力争尽善尽美,做实做优,不给退役军人失分。”他不忘“兵之初”,时刻用“兵”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立足村情,深入农户,把群众利益工作放在第一位,扎根公益彰显军人本色,用心演绎着精彩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群众的“勤务兵”

“2018年6月30日,我申请加入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条公益之路,会让我成为一名网络公益卖货‘达人’。”刘衍法告诉记者,今年10月底,六汪镇孙家沟村村民近4000多斤地瓜急需售卖,望着院子里收获的地瓜,他心急如焚,眼看秋深冬近,再不出手地瓜就会冻坏。刘衍法了解情况后,沟通协调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热血情公益)、小台后益农信息社及珠海街道社会治理网格员等社会组织和工作人员一起助力售卖地瓜,在短时间内将地瓜销售一空,村民望着被志愿者装满车的地瓜,脸上露出了笑容,感动道:“多亏了刘书记帮忙,不然这一地的地瓜再不出手可就冻坏了,真是给我解了燃眉之急。”

刘衍法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挖掘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运用头条、美篇、公众号和抖音推广家乡农产品助农惠农,用实际行动为需要帮助的乡亲们助力,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据了解,2020年以来,刘衍法和他的爱心志愿团队关心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以“血热情真·惠助三农”为主题,助力帮扶农民的农作物销售,先后帮助六汪镇村民售卖滞销芋头1000余斤,帮助宝山镇村民售卖蓝莓200斤,帮助珠海街道梁家庄退伍老兵老党员连续两年直播售卖樱桃1000斤,帮助藏南镇莱旺村村民售卖梨子1200斤,帮助大村镇村民卖花生油4300斤等。

“通过帮助贫困农户网络公益卖货,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题,还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服务队伍中来。能帮助乡亲解决难题,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我和团队更加充满动力。”刘衍法说。

献力家乡的“先锋兵”

自担任孙家沟网格党支部书记以来,刘衍法高度重视支部党建工作,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身先士卒,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带领网格支部的全体干部求真务实,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刘衍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组织协调孙家沟网格党支部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热血情公益)等公益组织签订了党建联建合作协议,坚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志愿服务。今年年初,支部与公益组织共同举办“暖冬送温暖”活动,给低保户、孤寡老人、军烈属和残疾人等发放暖冬爱心物资,将关心关爱切实送到困难乡亲手中。

疫情发生以来,刘衍法以身作则,担当起了辖区疫情防控的“先锋兵”,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刘衍法自费购买200个口罩以及高浓度消毒液300多斤,为村庄环境消毒。在近期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宣传推广工作中,刘衍法手把手教群众下载安装软件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帮助群众了解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同时,为确保疫苗接种安全、高效、顺利推进,他组织支部干部利用私家车为出行不便的群众提供免费接送、暖心服务,考虑到有白天外出打工的村民,特别开辟了晚上接送的服务模式。

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到寒冬为村民修理自来水阀,从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到关爱低保户和困难学生,从巡河到巡查用煤取暖,从做好疫情防控到抓好群众生产生活……刘衍法带领支部党员用实际行动建设为乡亲们做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

笔耕不辍的“宣传兵”

“写第一部小说没有头绪,没有灵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多读书,模仿人家的写作。”谈到自己的写作经历,刘衍法有些感慨。2003年,刘衍法以参军前的打工经历为素材,创作出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琴岛爱情故事》。“当时我写作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问题,写当代的、农村的这种题材的作品,不是很多。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被穿越剧、玄幻剧等吸引。我突发奇想,能不能多为老百姓写一写他们自己的生活。”刘衍法谈起了自己写作的初心。于是,刘衍法的小说里,故事的背景是西海岸新区事,人物原型是西海岸新区人。写的是打工族、大学生村官、退伍士兵等普通人的生活。

初试牛刀,大大激发了刘衍法的创作热情。2009年底,他又创作出了26万字的小说《墨城庵》,作品以大学生村官支援农村建设为主线,描述了铁山街道墨城庵村以及整个地区的发展变化。“乡土文化是很宝贵的文化,我希望将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变化、风土人情写下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热爱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刘衍法说。

在参与乡村记忆工程工作的时候,刘衍法萌生了要记录一下西海岸新区老百姓生活的想法,并用手机创作了微电影《刘铁匠的一天》,荣获第十一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纪录片三等奖。“没有剧本,想到哪里就拍到哪里,再不拍这些生活中的老手艺以后就可能看不到了。”刘衍法感慨。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新区的农村青年,我知道新区也有很多本土作家来书写家乡,而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创作之路,来赞美新区。”刘衍法说,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也能够改编成影视作品,出现在家乡的荧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