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还能和同事内卷的日子,因为他至少是个人类。

最近,万科一则消息,刷爆了地产和科技圈。

就在一周前,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信息:

“祝贺‘崔筱盼’获得2021年万科总部优秀新人奖,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照片看,崔筱盼眉清目秀,妥妥是个美女,并且仪态庄重,符合万科职业化形象的审美。

而且,“优秀新人奖”奖牌也是实打实的,让人觉得这是一位高颜值、高能力的好员工。

然而,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郁亮评选的这位“优秀新人”,竟然不是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筱盼,是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

今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人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

而在其经过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渲染的虚拟人物形象辅助下,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有趣的是,涛哥发现,此事曝光前,很多万科员工,自己都不知道给他们发邮件的这位同事不是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很可怕了,以前我们接到广告电话,因为对陌生电话有防备,很容易就能听出一些电话是AI语音,不是真人。

现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你的同事给你发了一邮件,你可能还认真回复了,结果这个同事并不是真人。

那么,既然同事可以用虚拟人替代,甚至还拿了优秀员工,那你被机器人替代,还有多久?

这就是涛哥开头所说的,请珍惜还能和同事内卷的日子,他至少是个人类。

要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效率差距,不会超过10倍。

例如一个普通招聘经理,一周能招2个人,那么一个精英招聘经理,一周可以招20个人,但不可能招200个人,时间精力决定了人类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是有极限的。

但是,如果把人类和机器内卷,那就完全没法玩了。

例如万科这位“崔筱盼”,她不仅很快学会人的工作方法,并且效率达到了人类的千百倍。

一个虚拟人顶成百上千个员工,而且不吃饭、不睡觉、不要社保公积金、不会生病、不要加班费、不会起诉公司,这样人类员工还有什么价值?

所以,真的不要再纠结内卷了,能跟人内卷至少还有赢的机会,等到了和机器内卷的时代,你就直接被淘汰了。

据涛哥了解,目前这位“崔筱盼”主要负责发邮件做应收/逾期提醒,也就是说这类标准化、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已经可以用虚拟人替代。

接下来,很多人力行政事务性工作、基础财务类工作,恐怕都会被取代,比如大公司里有些人只负责上传下达、有些人只负责开证明,这些都将被机器化。

比如之前涛哥去龙湖集团参观,看到龙湖总部也使用了大量机器人,有帮员工办理工牌、开在职证明、自助报销的,还有能接待访客、引导参观的。

而这类机器人,其实在很多大企业,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涛哥了解,万科集团的这位崔筱盼,应该是万科旗下万翼科技的作品。

万翼科技不仅在推动万科管理流程的数字化,更研发出了面向复杂地产业务的AI智能审图等产品。

也就是说,看设计图纸、找出问题这种一般人觉得只能由人类干的事情,现在也能够由机器人干了。

据说,他们已支持审查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大专业图纸,审图效果达到人类的8倍。

一批基层设计师,可能也快要下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家地产巨头碧桂园,在建筑施工机器人研发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之前涛哥去碧桂园集团参观,看到他们的很多机器人产品已经投入实际使用。

甚至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都专题报道了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碧桂园已经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超450万平米。

数据显示,碧桂园多个建筑机器人产品,不仅效率达到人工的3-5倍,且出品效果还更好。

从目前地产行业的实践看,包括人力、财务、成本、工程、设计、运营、投资等各专业,其基础性工作都已经出现机器人产品。

虽然目前很多机器人都还需要人盯着,或者需要人工配合操作,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完全取代人工将是很快的事情。

这也对目前暂时安全的房企白领们提出警示:

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你的工作能够被机器人或者软件替代吗?

今天,机器人已经可以发邮件、办手续、看设计图纸、参与建房子。

明天,也许他就能完成你的工作,并且更快、更好、更便宜。

还是好好珍惜身边的人类同事,珍惜内卷的日子吧。

关于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