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湖面对面|关成华: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龙头,奔跑在创新绿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西丽湖面对面|关成华: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龙头,奔跑在创新绿道上

(视频|关成华: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龙头,奔跑在创新的绿道上,时长共4分38秒)

关成华: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为龙头,奔跑在创新的绿道

在12月27日举行的西丽湖论坛主论坛现场,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根据《报告》,今年深圳的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以近1/10的人口和土地资源,创造出全市约1/4的经济体量,南山在深圳的发展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主任关成华表示,南山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绿色发展的典范。可以说,南山不仅支撑了深圳的科技创新,也支撑了深圳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研究创新的人,我在南山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看到了它无限美好的前景,很受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关成华看来,南山的创新是由各类要素交织形成的正向反馈及有效耦合。这样的创新更接近创新的本质,更具韧性,也更少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他认为,南山下一步要形成“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为引领,积极促进产业引领、技术创新和知识引领原始创新的融合,肩负起打造大湾区的硅谷的历史使命”的独特创新生态格局。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可以成为南山创新的名片,这样一个国家级品牌对南山未来创新资源集聚、品牌塑造、经验模式输出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

在研究城市创新的过程中,他认为“片面地追求高精尖会影响产业链协同”。高精尖知识是创新链和产业链其中的一环,实际上很多看起来比较基础、并非前沿技术的制造业等领域,也为高精尖提供支撑。

“既需要院士、科学家、诺奖得主,也需要踏实肯干的工程师、能工巧匠,筑牢城市创新生态链的每一环。”关成华表示,不同的理想和追求的人在南山都有发展,形成“处处、时时、人人都有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

“无论是在滨海大道、人才公园,还是在美丽的西丽湖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在绿道上跑步,这就是深圳和南山的缩影——奔跑在创新的绿道上。”关成华看到,绿色科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投射在一个个年轻、矫健的身影上,以更高的水平,更快的速度,展示深圳、南山的力量。

【统筹】张光岩

【撰文】刘倩希

【拍摄】刘玳杞 王抒

【剪辑】刘玳杞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