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发国家的劣势在于,这个民族的精英群体受到刺激后,反而会成为坚决地反对现代化的人群,他们自己被文化殖民,却挑动普通人,进行群体的、虚拟的“文化反抗”,可从结果看,其实是在帮助外来者深度殖民。他们生活在海外、学习在海外,却挑逗民族情绪,引导人们误解与对立,以此凸显自己的价值。

作者︱唐山

全文共 7054 字,阅读大约需要 14 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西方人创造出的辱华形象傅满洲,“眯眯眼”、八字胡、大门牙、长指甲、龙袍等,处处蕴含着深刻的偏见。

因2年前(2019年10月)为某国产品牌拍摄的一条广告,让模特菜孃孃(网名)成为舆论焦点——因天生眼小,她被网友指为迎合了西方人对东亚人的刻板印象(心理学名词,指对某事物形成固定看法,并推而广之,认为是共性,忽视个体差异)——“眯眯眼”。

过去4年,“眯眯眼”在国内影响迅速提升。

2017年,美国名模琪琪·哈迪德因模仿“眯眯眼”,从上海某时装秀表演名单上失踪;2018年,意大利时装品牌D&G的宣传视频中,突出模特的“眯眯眼”和幼稚动作,引起强烈批评;2021年6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时装秀中,因化妆凸显“眯眯眼”,在舆论压力下道歉;2021年11月,著名摄影师陈漫给某品牌拍摄的照片中,也因“眯眯眼”元素遭抨击,亦公开道歉……

令人好奇,“眯眯眼”的热度为何蹿升得这么快?几千年来,很少有国人为“眯眯眼”焦虑,为何突然成了“高压线”?是谁制造了“眯眯眼焦虑”,又是谁在推涨它?

梳理“眯眯眼”的历史,可带来更深入的认识。

▌欧洲人曾以为中国人都长着“杏仁眼”

▌欧洲人曾以为中国人都长着“杏仁眼”

人生而不同。在中国人与欧洲人接触较少的时代,彼此都误解了对方的相貌。欧洲人认为中国人都是“杏仁眼”,中国人认为欧洲人都是“大鼻子”。

50%的东亚人天生有内眦赘皮(即单眼皮),导致在上眦褶和眼球间,会沉积脂肪,遮住部分眼睛,使它看上去显小,但对视力几无影响。几乎所有种族的胎儿都有内眦赘皮,一般3—6月后消失。许多欧洲人也是单眼皮,此外,还有50%的东亚人不是单眼皮。

早期欧洲记录对东亚人眼睛的记录较多元。

哥特历史学家约·丹勒斯在《匈奴史残稿》中称阿提拉“矮个子、宽胸部、大头颅、小而深的眼睛、扁鼻梁。皮肤黝黑,几乎近于全黑,留着稀疏的胡须”。

马可·波罗则记录说:“号称大汗或众王之王的忽必烈是一个中等身材,不高不矮,四肢匀称,整体协调的人。他面貌清秀,有时红光满面,色如玫瑰,这更使他的仪容增色不少,他的眼睛黑亮俊秀,鼻子端正高挺。”与元代刘贯道所绘《元世祖忽必烈画像》颇有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贯道所绘《元世祖忽必烈画像》,刘贯道现存的画中,四次画过忽必烈,因此此画像被认为较准确。

明代来华的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则说:“他们的眼睛很小,呈黑色,椭圆形且向外凸出,无论是眼睛还是眉毛,都是外侧比内侧高。”

曾见过郑成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土地测量师梅·菲利普在日记中则说:“我猜他(指郑成功)年约四十岁,皮肤略白,面目端正,眼睛又黑又大,那对眼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不断到处闪视。”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中国热”,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一方面,是瓷器、茶叶等中国商品畅销欧洲。

另一方面,伏尔泰等启蒙哲学家将当时中国误会成“开明专制”“虚君制度”的典范,借称赞中国来批评当时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风俗论》中,伏尔泰用很大的篇幅赞美中国。他还喜欢乾隆的诗,曾说:”我很爱乾隆的诗,柔美与慈和到处表现出来,我禁不住追问:像乾隆这样忙的人,统治着那么大的帝国,如何还有时间来写诗呢?“

受此影响,中国人也被欧洲人误认为拥有“杏仁眼”。在1786年英国出版的《亚洲期刊》中,首次使用了“杏仁眼”一词,杂志提到了一位“波斯人”(当时欧洲作者经常冒充波斯人,以方便批评现实)选美女的标准:“两眉,拱如正午;杏仁眼,你能看到。”

在当时,想象在异域邂逅美女,是一种时髦的文风,而东亚美女的标配就是“杏仁眼”,不少欧洲人留下赞美的诗句,他们认为,“杏仁眼”就是杏仁般的大眼睛,这很可能是误译的结果,中国古人称赞的“杏眼”指单眼皮的小眼睛。

“中国热”提供了一个不真实、不完整的中国形象,落入萨义德《东方学》揭露的语境中:通过赞美东方的富裕、文明,将东方“他者化”,随着欧洲人不再把东方人视为“自己人”时,展开掠夺、杀戮、毁灭等就不再有心理负担——我伤害的不是人类中的一员,不必谈道义。

这就可以理解,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为什么如此凶残,殖民者们在欧洲之外的奴役、屠杀,很少引起公众反感,反而称他们是英雄。

当欧洲人带着“杏仁眼”的想象来到东亚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在中国,真正长着“杏仁眼”的人并不多。

▌“杏仁眼”为什么变成了“眯眯眼”

▌“杏仁眼”为什么变成了“眯眯眼”

1870年,马克·吐温开始在讽刺小说中调侃“杏仁眼”。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男孩用石头砸中国人并入狱的故事,他称那个中国人是“孔子的杏仁眼儿子”。这个梗后来毛姆也用过。

马克·吐温这么写,因1848年,“美墨战争”让美国将领土翻了一倍。同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引发“淘金热”,为弥补劳动力不足,美国引入大量华工,随着金矿资源渐渐枯竭,美国社会开始抱怨华工多,抢了白人的工作机会。从1860年代起,美国出现了Slant-eyed(斜眼的)一词,也写成Slit-eyes或Squint,意思都是“斜眼”,最具歧视性的说法是Ching chong Eyes,Ching chong是当时美国人恶意模仿华工语言,是对华人的蔑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早期辱华漫画中,华人还被画成大眼睛。

其实,中国人斜眼(即吊眼角)的比例不高,当时美国人对华工的刻板印象是:沉默,自私,拉帮结派,只会干活。Slant-eyed则暗示这些性格意味着“阴险”,这给排华提供了借口。

于是,连被当年欧洲人诗赞的“杏仁眼”,也成了贬义词。

1870年代后,美国社会宣传处处强调华人“阴险”,在各种出版物上,常用“斜眼”代称中国人。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这是有史以来首部禁止特定族裔群体进入美国的法律。原计划实施10年,实际持续了61年。《排华法案》颁布后,在“斜眼”之外,美国人又给中国人加上了大门牙、辫子和黄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推出《排华法案》后,辱华漫画中,华人的形象已变成“眯眯眼”。

直到17世纪,欧洲人仍认为中国人很白。葡萄牙耶稣会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写道:“除广东省人有点褐色外,其余的人是白色,和欧洲的白色没有两样,越往北走,人就越白。”另一位葡萄牙人皮列士在《东方志》中,曾说中国男人“更像日耳曼人”,女人“看上去像西班牙女人”“她们和我们一样白”。

“黄面孔”可能与“斜眼”一样,都是偏见的产物。

两次战争固化了欧美人的误会。

一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画师都将中国人画成“眯眯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欧洲的画家均把中国人描绘成小眼睛,欧洲人则都是大眼睛,这些画家基本没来过中国,在欧洲根据想象完成创作。即使来过中国的,也没参与过一线作战。

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美国民众对日的仇视情绪,日本人成了“小眼睛的日本鬼子”,报纸上日本人的漫画形象也都变成了“眯眯眼”,而老罗斯福当年分明曾夸日本人是“准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将当时日本人均画成小眼睛、大板牙。

上世纪30年代,好莱坞将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写的《傅满洲》系列小说搬上银幕,萨克斯·罗默从没到过中国,为猎奇才虚构出这么一个来自东亚的反派,片中的角色大多由白人扮演,为“更真实”,好莱坞特意设计出一套“斜眼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人女演员玛娜·洛伊(Myrna Loy)在《傅满洲的面具》(1932年)中扮演傅满洲的堕落女儿,采用了吊眼角的傅满洲妆,演员也刻意表现“眯眯眼”。

▌让自己看上去不像东亚人

▌让自己看上去不像东亚人

我们都是人类,为什么要相互歧视?为什么会抓住对方相貌上的不同,加以侮辱?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让受试者观看不同民族的人的面部表情照片,然后快速判断,这些表情分别是什么意思。

结果让人震惊:分辨本民族人的喜怒哀乐时,速度比分辨其他民族人的喜怒哀乐,速度上要慢10倍。

这意味着,人类天然难与不同民族的人产生“共同的感情”。不论怎么“灵魂深处闹革命”,我们都不可能改变感觉上的种族差异。因为人类原本生活在极小的群体内,只能熟悉本群体中人的表情,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超过人类的进化速度,所以我们无法迅速判断出更大群体中的人的表情。

这种感觉差异,事实上将其他民族的人与“自己人”隔绝开来,在利益驱动下,就很可能汇聚成种族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方漫画中,东亚人大多被画成“眯眯眼”,但著名漫画家埃尔热在《丁丁历险记·蓝莲花》(1936年出版)中,基本没画成“斜眼”(埃尔热漫画中人物的眼睛都小)。在漫画中,中国小伙张担任了重要角色,其原型是埃尔热的密友张崇仁。图中右边是张崇仁,左边是埃尔热。

“东亚人都是斜眼”的误会在今天西方非常普及。绝大多数童书上描绘的东亚人都是“斜眼”;父母给孩子们讲述东方故事时,也把东亚人描述成“斜眼”;西方出版的大多数漫画,也都将东亚人画成“斜眼”;在生活中,人们经常拿“斜眼”开玩笑……所以,很多西方人不知道“斜眼”有种族歧视的意味,有时甚至用它来表示亲昵。

李小龙曾抱怨,好莱坞镜头上的中国人都是“眯眯眼”,这其中有民族情怀的因素,但不能忽略,李小龙是混血儿,他身上还有葡萄牙人、英国人、犹太人的血,所以他对“眯眯眼”的认识更敏锐、更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小龙是混血儿,但他更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在相当时期,大多数东亚人对“眯眯眼”的说法无感,一是不知道欧美人会这么看自己,二是认为这不是事实,伤害值为零。

然而,急于“脱亚入欧”的日本却最先焦虑起来。

1896年,日本医生Mikamo(美甘)最早开启了单眼皮改造工程,Mikamo是日本的“西式手术之父”,但他只是通过缝线,在上眼睑上做出一个折痕,并不是真正割出一层眼皮,随着时间推移,“双眼皮”可能消失。

Mikamo的手术影响不大,但这是首次尝试——让自己看上去不像东亚人。

▌用“改造眼睛”推进殖民主义

▌用“改造眼睛”推进殖民主义

Mikamo的职业以离奇的方式被继承。

1954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首席整形外科医生大卫·拉尔夫·米勒德(David Ralph Millard)博士被派驻到韩国,他后来被医疗美容业评为“千年十大美容医生”之一,是“整形外科手术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德的签名照,他用手术的方式改造东亚人的“眯眯眼”,并为抹去他们的身份标识而感到自豪。

对于这一任命,米勒德感到很快乐,他说韩国是“整形外科医生的天堂”,因战争创造了太多毁容者。一开始,米勒德负责给士兵做容貌修复手术,进而发现,很多士兵娶了韩国女孩,这些女孩被认为“对美国的文化和种族构成威胁”,他发明了一套全新的整容手术方式——垫高鼻梁,并切开眼角,使她们看上去“不那么具有威胁性”。

一名韩国翻译被米勒德最早拿来练手,这名翻译“觉得由于他斜眼的斜视,美国人无法说出他在想什么,因此不信任他”。手术后,翻译的眼睛果然变大了,他高兴地告诉米勒德,有好几个外国人问他是不是意大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德联手的第一个顾客,手术后,他的眼睛果然变大了,实现了“被美国人信任”的梦想。

在书中,米勒德写道,东亚人的单眼皮“给人一种无表情的眼睛从缝隙中偷窥的效果,这一特征通过事实和虚构与神秘和阴谋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整形外科医生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周边环境”。但他更真实的想法是:“通过手术,改变‘斜眼’,使它成为‘善良’、值得信赖的亚洲人的标志,面部修饰为柔韧的亚洲人提供了令人欣慰的例证,并作为美国作为模特和亚洲作为模仿者的证据。”

当时韩国有许多兔唇儿童,米勒德通过手术帮助了他们,赢得声誉。米勒德去世时,被媒体赞为“我们活着的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整形外科医生”。

米勒德让韩国成了东亚美容手术中心,如今,约有20%的韩国女性接受过美容手术,但在美国的韩裔女性,则有50%接受过美容手术。

▌谁对“眯眯眼”最敏感

▌谁对“眯眯眼”最敏感

为什么在美韩裔女性比韩国女性更愿意接受美容手术呢?

从上世纪90年代,华裔女主持朱莉·陈接受双眼皮手术的经历引人深思。2013年,她才在访谈中公开了当年的一些内幕。

因为天生单眼皮,朱莉·陈始终无法升职,25岁时,新闻总监对她说:“让我们面对现实吧,朱莉。你与我们社区的关系如何?我们在代顿(美国俄亥俄州的城市)拥有多大的亚裔社区?(让你无法走红)最重要的是,因为你的血统,因为你的亚洲眼睛——我注意到当你在镜头前,当你采访某人时,你看起来很冷漠和无聊,因为你的眼睛很重,它们太小了。”

朱莉·陈决定接受手术,她的一些亲戚表示,如果接受手术,他们就会与她断绝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引起巨大争议,朱莉·陈最终还是取得了个人成功,成为著名主持人。

让人惊讶的是,采访朱莉·陈的人立刻表示:这次手术“太棒了”。后来,朱莉·陈自己也撰文说:“至少按照社会标准,我确实看起来更好了。”

许多生活在欧美的华人都会遭遇类似的困扰,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常被白人问起:“你能看到和白人一样多的东西吗?”许多华裔平时会努力睁大眼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中国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龙曾接受双眼皮手术,而他的儿子房祖名是单眼皮。

事实是,对“眯眯眼”最敏感的是海外华人群体,从本世纪初,他们开始像美国黑人群体那样抗争,于是,朱莉·陈的经历如今被称为是“臭名昭著”的。他们希望“眯眯眼”不再是求职、升迁、赢得成功的阻碍,当他们的声音不够响亮时,他们便通过网络动员,相关声音逐渐被国内网友所知。

▌警惕“娜塔莎之舞”困境

▌警惕“娜塔莎之舞”困境

海外华人群体长期生活在西方社会中,许多人暂时没有离开的计划,为什么却发出较强烈的不满之声?

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在《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中有精彩分析。

彼得大帝时代,所有贵族被强制居住在彼得堡,过西方式生活。他们的子弟从小说法语,许多人直到七八岁,才接触俄语。这些贵族子弟高中毕业后,会被父母送到法国留学。可到了法国,这些自以为高贵的人却发现,当时的法国人觉得他们来自边远的穷国,颇有歧视之情。

受挫的贵族子弟们既想改变沙皇制度、赢得欧洲尊重,又想一洗屈辱的经历,开始寻找所谓的“俄国性”,以证明法国是堕落的,传统俄国才是道德的,即“如果没有一个更高道德的俄罗斯,就发明一个出来”。

这些有理想的年轻人开始走向民间,礼赞俄国的历史和人民,可他们发现的是,大多数俄国农民不识字,喝醉后会家暴,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淳朴。“精神的俄罗斯”破产,只好靠“生活的俄罗斯”。于是,他们开始赞美伏特加、俄罗斯传统舞蹈、套娃、小木屋……这些“独有的文化”创造出虚假的集体骄傲,不仅妨碍了俄罗斯走向现代化,还鼓励了酗酒,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后发国家的劣势在于,这个民族的精英群体受到刺激后,反而会成为坚决地反对现代化的人群,他们自己被文化殖民,却挑动普通人,进行群体的、虚拟的“文化反抗”,可从结果看,其实是在帮助外来者深度殖民。他们生活在海外、学习在海外,却挑逗民族情绪,引导人们误解与对立,以此凸显自己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PS的非“眯眯眼”的乐山大佛图,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几千年来,国人从没为“眯眯眼”焦虑过,古代佛像基本都是“眯眯眼”,古代仕女图也以单眼皮居多,对于种族歧视者,应坚决反击,但不应把这种歧视转嫁给同胞,也不应为了取悦外人,便把“眯眯眼”全藏起来。

有义愤的人更应关注这样的事实:双眼皮的大学毕业女生找工作的成功几率,比单眼皮女生高70%。

如今全球每年割双眼皮的人超140万,这就是殖民主义收走的“智商税”。

▌常识最有力量

▌常识最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眯眯眼”话题中,有许多歧视性观点被包装成科学,在国内广泛流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眯眯眼”是进化的产物。

“经典解释”认为,单眼皮是亚洲人对热带、沙漠和北极地区环境的适应结果,单眼皮肤遮阳板,可保护眼睛免受过度的紫外线辐射,此外单眼皮可保暖,还能防止风沙入眼。事实上,这些说法并不成立。贝都因人生活在沙漠地带,却以双眼皮为主,同样寒冷的芬兰、瑞典等地,原住民也以双眼皮为主,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双眼皮的比例也比较高。北爱尔兰的生活环境与东亚迥异,却有不少人也是单眼皮。

直到今天,单眼皮的形成依然是个谜。

随着反对歧视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许多欧美人已知提“眯眯眼”是一种冒犯行为,但当国内网民也开始抗议时,海外华人群体较常见的声音突然变成:“取消文化”(相当于“社死”,通过呛声,彻底窒息某人的社交空间)要不得。

显然,“眯眯眼焦虑”也分高级和低级。有的人说,就算是高级的,是反对;有的人说,就会被认为是低级的,是取消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学者斯蒂芬·平克,他曾领教过“取消文化”的厉害——有学者从他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找到两个“涉嫌歧视”的词,使他一度遭学术圈排斥。

取消文化确是当下网络环境中的一大顾忌,著名学者斯蒂芬·平克认为,现代教育中以“保护未成年人”为借口,屏蔽了太多内容,使人们忽略了观点的多元性,一遇到问题,立刻怒发冲冠。所以,斯蒂芬·平克转向常识普及工作。

网络正让生活处处充满敏感词,如何解决它,需要智慧。也许在愤怒之前,可以更多思考这份焦虑从何而来,通过提升常识、常情的能力,解决问题。

推荐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京书评>原创稿件。转载请后台联系。

燕京书评(Pekingbooks):以学术和思想观照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