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警察因公染毒,最终家破人亡,锒铛入狱,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余罪》这部电视剧,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讲的是一名警校学生余罪,从一场特殊的选拔开始,当上缉毒警察,成为一名卧底,在赌窝里铤而走险的故事。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宋名扬,就是现实版的余罪,但他的结局却是无比悲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名扬是京西某分局的一位便衣刑警,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北京西部城区的风云人物。

当警察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把多少罪犯送进了监狱,也不记得出生入死执行了多少次任务,还曾数度荣获公安部颁发的各类奖项。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警察,人生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让他更加想不到的是,还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卧底身份,导致他最终步入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功绩满满的前半段人生

在北京西郊宋名扬的家里有一个塑料袋,里面放着宋名扬做警察时,获得的各种奖章和荣誉证书。

还有一个小本子,是宋名扬参加工作以后,公安内部掌握的关于全国黑道上的流氓黑话。

比如人民币叫作“叶子”,五块钱就叫“半张”,钱包叫“皮子”,大烟在道上就叫“黑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宋名扬把这些都仔仔细细地记在本子上。然而,做卧底背后的凶险,却不是几句黑话就能搞定的。

1963年,宋名扬出生于辽宁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3岁时,他跟随家人从辽宁来到北京。

1983年,当时的宋名扬还是钢铁厂的一名工人。不过他一直怀揣着当警察的梦想,就报名了那一年的警察招募考试。

没成想,顺利地通过了北京公安局的警察招募考试,经过数月的培训,宋名扬被分到了刑警队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宋名扬激动万分,自己出身农村,到北京来考上了警察,宋名扬觉得自己让家人特有面儿。

“我激动哭了,能从农村到北京来,当个北京警察,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宋名扬回忆道。

刚步入警界的他,经常为了一个案子夜不能寐,案子没侦破,他就一刻也不放松,成了警察界的“拼命三郎”。

自古忠孝两难全,成为警察之后,宋名扬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把老婆孩子都抛给了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一小女孩在检察院的院里玩耍,罪犯以口渴想喝水为由,骗取了小女孩的信任。随后,罪犯偷走了部分财物,还奸污了未成年的小姑娘。

这个案子交到了宋名扬的手上后,他非常愤怒,暗暗发誓一定要将罪犯绳之以法。

由于当时的公安侦查条件有限,更没有监控之类的东西,证据少之又少,要想找到罪犯,无异于大海捞针。

可宋名扬不气馁,他有着常人没有的恒心与毅力。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就带着小女孩到处转,哪儿人多就去哪儿,一定要把这个人渣揪出来。

终于,在搜寻的第40天,小女孩发现了罪犯,当即指认道:“叔叔,就是他!”此次案件的侦破,也让宋名扬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警队里,做任何任务,宋名扬总是冲在最前头。

抓捕罪犯时,宋名扬总是说,没结婚的站我后头。他总是去敲门的那个,翻围墙的时候,他第一个跳出去,确认没有危险后再给队友们开门。

冒险的事,宋名扬永远毫无怨言地往前冲,再危险的任务,他也从不露怯。

同事们也对宋名扬评价颇高,他为人忠厚、讲义气,而且能吃苦,许多艰难的任务只要交给他,就一定能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事看来,宋名扬的立功表现,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当时的宋名扬在警局里是有特权的,别人一个小组给1000经费,他自己就能拿到1000经费,别人没有特殊情况不准用车,他随时可以用,甚至不用向上级领导请示。

宋名扬说:“警察本来就不同于其他工作,属于高危行业,既然干了这一行,就不能怕这怕那,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由于在工作上的优异表现,年轻的宋名扬迅速脱颖而出,频频立功受奖。宋名扬对这些荣誉非常重视,这让他感到无比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只身走向危险,不负胸前警徽

1990年7月,由于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再加上宋名扬吃得开,性格外向,善于交际,上级交给了宋名扬一项重要任务——管理特情。

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并管理线人,用于侦破重大案件时,给警方提供线索证据。说白了,就是管理和培养卧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卧底这项工作的危险系数非常高,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铤而走险。

1996年,北京发生了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案子:白宝山大案。罪犯白宝山持枪袭警,致使5死8伤。

通过线人提供的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一名叫黑子的人,有重大贩卖枪支的嫌疑。上级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摸清状况,将罪犯绳之以法!

接下这项任务之后,宋名扬开始塑造自己的“黑道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向警局申请了一辆奥迪,一辆价值50万的公爵王,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土大款,以“毒贩”的身份,开始接触黑道上的人。

有两辆豪车加持,一时间,“宋大款”的名号在京城打响了,道上的人都要叫一声大哥,还有人给他送两万元一部的大哥大。

但是,自从1996年5月的某一天起,一切都改变了。

这天,宋名扬开着豪车,穿着一身名牌,走进了北京朝阳区的一处高档住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嫌疑犯“黑子”的住所,经过一番暗访,警方掌握了一些情况,由于案情紧迫,宋名扬决定以身犯险。

走进别墅,房间里烟雾缭绕,宋名扬发现所有人都在放纵自己,简直就是一个毒窝。这让他感到非常难受,准备借故离开。

在道上混迹了多年的黑子,敏锐地发觉了宋名扬的反常行为。他明明是个贩子,却从没见过他吸过,黑子不由得心中生疑。

黑子随即绕到宋名扬身后,冷冰冰地问了句:“你是不是马爷?”

这一问,可让宋名扬慌了神。马爷是黑道上对警察的别称,算是一种黑话。话音刚落,只听见扳机扣动的声音,冰冷的枪口就指到了宋名扬的脑袋上。

这帮人个个都是在刀尖上舔血,情况危急,一旦被发现自己的卧底身份,今天肯定是有去无回了,其他线人也会因此暴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顾全大局,宋名扬别无他选。他接过黑子扔过来的货,强装镇定地吸起来。第一次的体验并不好,让他觉得头晕恶心,甚至感觉自己快要不受控制了。

为了保持清醒,避免说出不该说的话,他拿起烟头摁在了自己的胳膊上,又拿出刀子,毫不犹豫地在自己大腿上划了两刀。

瘾君子们经常以这种方式斗狠,宋名扬以这种方式打消了黑子等人的顾虑,也因此逃过一劫。

这是他第一次吸,也正是有了第一次,才有了此后的无数次,将他拖入了无底深渊。

有一天,宋名扬出差时,腿脚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眼泪、鼻涕止不住地横流,浑身发烫,像是发烧了一样。

宋名扬很快意识到,自己已然染上了毒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瘾君子,宋名扬以联络货源为由,脱离了黑子等人的监视,跑回了辽宁老家进行戒毒。

年迈的爷爷看到宋名扬这般模样,心疼地抱住他大哭,“我的孙儿啊,你怎么就染上这玩意儿了啊”。那时的宋名扬就像是失去思想的行尸走肉,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每当毒瘾发作时,他感觉有上千只虫子在他身上爬,这种感觉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家人们忍着心痛,把宋名扬绑在椅子上,防止他做出伤人的举动。

宋名扬戒毒的心也很坚决,他清醒的时候说道:“死我都不怕,这算什么?”经过连续8天的控制与戒断,宋名扬觉得自己“重生”了。

如果不再复吸,等到此案侦破了,他就能结束这段在刀尖上行走的生活,安安稳稳地工作直到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北京,为了进一步打探消息,博取嫌疑人信任,宋名扬不得不再次吸起来,这也导致他在此后十年间,都在反复地戒毒、复吸。

经过近一年的打探,终于了解到了黑子背后的头目叫新哥。宋名扬急忙暗中向警局汇报了情况,并以购买枪支为由,引罪犯见面。

1997年8月一日下午,宋名扬按约定来到现场,经过数小时的等待,谨慎的罪犯终于露面。瞬间警察倾巢出动,将嫌疑人们一举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我不是警察败类

案情顺利侦破,宋名扬也因此被授予个人三等功,可为人民带来光明的他,却被拖入了无边的地狱。

2010年2月和2011年7月,宋名扬因向线人提供“货”,两次被判贩毒罪,均入狱一年,处罚金2000元。

两次给线人送“货”,都是为了侦破案子,却被判入狱,他不能多说什么,这份屈辱只能独自背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7月19日,49岁的宋名扬被刑满释放,这一天,也是这位老警察49岁的生日。

出狱之后,一切都是物是人非,妻子因无法接受打击而患上了精神疾病,儿子也患上了轻度抑郁,一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造化弄人,英雄最终成了囚犯,生活留给他一地鸡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名扬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那个毒品泛滥、屡禁不止的年代,他更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蓦然回首,宋名扬又想起了多年以前,他被北京市公安局录取的那一天,他满怀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道:新的生活开始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