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著名影片叫《兵临城下》,它讲述的是二战中,苏联天才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国王牌狙击手康尼的生死对决。

该影片截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小片段,向人类展示战争的残酷和战场上狙击手的可怕。

有人曾做过统计,排出二战中十大狙击手,其中苏联四位,德国两位,美国两位,芬兰和中国各一位。

他们分别是芬兰的西蒙·海耶;苏联的伊万西德·萨连科、尼古拉·雅克里维奇·伊林、瓦西里·扎伊采夫、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德国的马蒂亚斯·海岑诺尔、科宁斯;美国的查克·马威尼、卡罗斯·海斯科克;中国的张桃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搁浅的德国狙击手

虽然德国仅有两名狙击手上榜,但绝不是说德国的狙击手实力不如苏联和美国。因为德国对狙击手的考核标准不同,别的国家都是按照参与战斗射杀的数量计算,德国仅仅计算防御战斗中,狙击手射杀的数量,也就是说主动进攻的战斗中,击杀的敌人不算入立功。

人类一战期间,德国的狙击手真可谓“惊艳一枪”,在整个欧洲大陆所向披靡,令协约国束手无策。

以至于协约国士兵都患上狙击恐惧症,他们称德国狙击手为“看不见的幽灵”。

一战结束后,德国受制于“巴黎条约”,不得不停止发展军备力量,包括自身的狙击优势也被搁置。

随着武器的不断改进,德国人发明出闪电战突袭,使得他们认为狙击手在闪电战的碾压下,根本发挥不出作用,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国的狙击手开始退出战场。

然而,东欧的苏联一直没有停止训练狙击手。

二战爆发后,德国的闪电坦克开到苏联地盘。论武器装备,苏联显然不是德国的对手。无奈之际,苏联人把狙击手搬出来,给德国人带来沉重的打击。

德国这才想起自己是狙击手的祖师爷。赶紧成立大量的狙击手学校,再从守林员和猎人中,挑选学员进行训练。经过两年训练有素的培训,德国人很快重拾老本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狙击手的十大训练戒律

1.狂热的战斗。撇开一切人性的弱点,把战斗视为一切,战斗永远高于生命。

2.冷静并且有目的的开火。保持百分百的冷静头脑,快速射击不会有什么结果,应当全神贯注的射击。

3.你最大的对手是敌人狙击手,要以智取胜,不能做鲁莽的莽夫。

4.一般只在一个阵地上开一枪,否则你会被发现。

5.任何战壕都将延长你的生命。

6.多加练习距离判断。

7.成为一名伪装和利用地形的专家。

8.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你的枪法。

9.决不可松开你的狙击枪。

10.从战场上生存就是十倍的伪装加一倍的射击。

德国的狙击手学校,主要传授学员五大技能,射击、潜伏、伪装、目标判读、野外生存。

由于学员的先天基础都比较好,基本上能够做到轻松搞定1000米内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潜伏伪装和野外求生。因为狙击手埋伏时,要深入敌境潜伏数小时之久,有时会长达好几天。没有盟友支援,没有物资补给,只能依靠顽强的毅力支撑。

所以,德国人发明出一整套完善的训练流程。他们会教狙击手学会,如何保持精力充沛地投入战斗,平心静气地锁定并判断目标,不要盲目轻易开枪,拒绝快速连贯的射击,那些都是无用功,只会暴露自己,浪费弹药。完成射击后,要选择快速转移阵地,防止自己暴露位置,善于利用战壕和战场环境来掩护自己。

所以,德国有个狙击公式:10倍的伪装+1倍的射击技术=活着离开战场。

德军狙击手一般不会参与普通战场猎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对方的重型武器观察员、指挥官、反坦克手、机枪手,因为这类人的价值高、意义大。

德国狙击手到底有多厉害

纵观整个二战,唯一有实力与德军狙击手抗衡的国家是苏联。苏联的狙击手在德国狙击手面前,有时候都显得非常吃力。

因为苏联狙击手的作战模式相对落后,苏军在训练狙击手时,给他们设定的射击目标是600米以内,属于支援中近距离作战模式,再通俗地说,苏军的狙击手作为常规兵种的补充或辅助,狙击镜也只配备四倍的瞄准具,对于远距离射杀基本无法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军在训练狙击手时,会将目标设定在600米以上,1000米以内。一般情况下,400米以内的目标,德国狙击手能够准确命中头部。

600米以内的目标,能够射中敌人的胸部,甚至在1000米以外的超远距离都难保安全。

德军的狙击手再次令世界闻风丧胆,无数次给盟军造成巨大损失,不知道有多少盟军指挥官不明不白地倒下。盟军将领据马蒂亚斯•海岑诺尔回忆,有一次战斗中,美军曾在一天中发起八次进攻,结果八位指挥官先后被德军狙击手射杀,使得美军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