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2日,天津静海第一中学。

清晨的起床铃声响起,女生宿舍楼里的学生们开始起床洗漱,即将迎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前一天晚上就隐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一名女生在路过113号宿舍门口的时候,又嗅到了这股味道,因此断定气味该是由这里边传出。

出于好奇,她透过门缝往里窥了一眼。不看不打紧,一看到113号宿舍里的情景,这名女生直接就被吓得瘫软在地,一边哭泣,一边叫喊:“来人啊,死人了!”

闻讯赶来的宿舍管理员到达现场之后,推门一看,也被吓得大惊失色,113号宿舍里居然死了7名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这样的情况,学校第一时间报了警。为了防止造成校内恐慌,学校领导决定封锁现场,并立即关闭学校大门,嘱咐几个知情人暂时不可透露信息。

警察与救护车迅速到达,当办案人员进入宿舍之后,发现里边7名女生分别倒在了不同的位置,有的蜷缩在床铺角落,有的倒在了离宿舍门口不远的地方,看情况应该是要往外爬去求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场的初步勘察中,警方发现这7名女生的面部表情极为狰狞扭曲,嘴角带有呕吐物,临死前也都有过剧烈的挣扎,甚至有人还在墙壁上留下了明显抓痕。而宿舍里边弥漫着的刺激性气味,应该就是农药的味道。

8人间的宿舍里,为何一夜之间就有7人殒命?死因究竟如何?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为了迅速侦破此案,警方将7名死者运回尸检,并控制住了宿舍内唯一的幸存者孙亚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法医检测,从死者白色呕吐物中检验出了大量有机磷,这7名女生都是死于甲拌磷中毒。

甲拌磷是一种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是非常厉害的剧毒物质,短期内大量接触会引起急性中毒,极严重者将会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等,并很快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据我国最新《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将对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等4种高毒农药采取淘汰措施,2022年3月1日起禁止生产,2024年3月1日起禁止使用。)

学生宿舍里,怎么会出现农药?警方将视线锁定到了孙亚宇的身上,因为她的表现实在是太奇怪了。

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应该亲眼目睹了7名室友的毒发身亡过程,可为什么她并没有向其他同学、老师求救呢?

如果她睡着了,不知道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那第二天早上起来之后,她依然没有选择报警,没有选择求救,这又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的尸检结果与幸存者表现,警方决定加大侦查力度,一方面要寻找到农药的来源,一方面要针对孙亚宇与113号宿舍周边进行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查农药来源,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学校附近一家卖农药的小卖部老板证实,案发前曾有一个学生模样的人从他这里买走一瓶0.5kg的农药。

由于买农药的一般都是干农活的老百姓,所以小卖部老板当时也曾感到纳闷,一个学生为什么要买农药?因此他对这单生意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在警方的带领下,小卖部老板一眼就认出了孙亚宇,她就是那个买农药的学生。

而据老师和同学反映,案发当晚的自习课,这7名女生都没有任何异样表现。这些女生平日里的学习成绩都是中等偏上,不太可能存在集体自杀的情况。

在案发现场的进一步调查中,警方发现7名死者的杯子上都有孙亚宇的指纹,在一柄水果刀上也发现了孙亚宇的指纹。

由于曾在死者的胃中检测出苹果的残留物,警方推测,应该就是孙亚宇给她们削的苹果。

警方还调查到,在案发当晚的11点左右,有两名路过的女生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这两名女生当时还将这情况向宿舍管理员进行反映,但宿舍管理员在巡查的时候并不确定气味是由哪一间宿舍传出,也不知道这就是农药的气味,因此决定让她们先睡觉,天亮之后再查看情况。

11点左右的这个时间节点,极大可能说明了孙亚宇当时尚未入睡,她应该是亲眼目睹7名室友的服毒过程、毒发过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幸存者孙亚宇,她有着重大的作案嫌疑。

当所有的证据都摆到面前时,一直都是一言不发的孙亚宇终于松了口,但她的回答却是:“农药是我买的,但凶手不是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办案人员的审讯之下,孙亚宇很快将事实真相一一吐露:这起残忍毒杀案的凶手不是她,而是7名死者当中的林娟娟。

据孙亚宇交代,在这一间宿舍当中,她与林娟娟的关系最为要好。

一年多前,情窦初开的林娟娟喜欢上了一个男同学,两人开始交往,已经偷偷谈了一年的恋爱,但最近因为一些原因分手了。林娟娟非常喜欢她的男朋友,不希望分手,但不管她怎么挽回也没有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恋之后,林娟娟产生了厌世的想法。就在最近,林娟娟找孙亚宇说了知心话,说她已经不想再活下去了。

有一天,林娟娟向孙亚宇说:“我决定结束这个悲痛的人生,打算喝农药死。”

孙亚宇吓了一跳,以为林娟娟是在开玩笑,谁料林娟娟竟向她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孙亚宇能帮忙买一瓶农药。

按常理说,若是亲友闺蜜有了轻生的念头,再怎么说也应该要进行劝阻,但孙亚宇竟然没有阻止林娟娟的想法,更没有将林娟娟反常的状态及时报告给老师或是林娟娟的父母,而是答应了林娟娟的请求,并帮她买回了一瓶剧毒农药。

在买回农药之后,林娟娟又和孙亚宇提了一个更为离谱的请求:“我会自杀,但我害怕我一个人死得太寂寞,想找一些人来陪我一起死。”

对于林娟娟这样的极端要求,孙亚宇不仅没有制止,反而还默许了她这个可怕的念头。

于是林娟娟决定,要拉着其他6个室友一起死,让孙亚宇从旁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发当晚,林娟娟偷偷打开了农药瓶,将农药分成了7份,并对室友们说道:“这是家里给我准备的药,用来预防肺结核的,我们大家一起喝了吧。”

“肺结核”这3个字,有着很强的震慑力,况且当时学校里也爆发了肺结核的病情,得知这是“预防肺结核”的药物,其他室友们免不了会好奇、心动。

然而农药非常刺鼻,大家又都不想喝,林娟娟就说道:“因为这是特效药,所以会有气味。”说罢,为了不让大家心生怀疑,林娟娟当着众人的面,喝下了第一口。

由于平时宿舍里的众人关系挺好,大家也不再怀疑,除了孙亚宇之外,其他的室友也都跟着喝下了农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她们都喝下了毒药,孙亚宇开始削苹果分给众人,声称这是要让她们驱除掉嘴里难闻的气味,这也是后来尸检在死者胃里发现苹果残留物的原因。

很快,农药的毒性开始发作,孙亚宇和林娟娟劝导众人:“隔壁的同学们都休息了,大家不要大声喊叫,这些都是药物的正常反应。”

可怜其他的几个室友,稀里糊涂之下喝下毒药,也错过了最后的求救时机,很快就丧失了呼救的能力,随着意识渐渐模糊,她们的生命停格在了花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名室友的死状,可谓是惨不忍睹。

有人蜷缩在墙壁角落,双手拼命地抓着墙壁,指甲缝里满是墙灰碎屑,甚至抠到了指甲出血;有人拼命地向宿舍门口爬去,却倒在了求救的路上;有人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症状,满目狰狞地捂紧了自己的肚子,然后缓缓倒地。

作为唯一的幸存者,未满18岁的孙亚宇坐在床上安静地看着这一切,她既没有呼救,也没有逃离。当所有人都没了反应之后,孙亚宇睡了下去,并在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仍是若无其事地准备着去上课。

而在事后的审讯过程中,孙亚宇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始终闭口不言,直到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自己之后,她才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续的调查中,警方也发现了林娟娟的遗书,证明了她确实有着轻生的念头。

遗书的内容并没有完整公开,只流出了“我最好的朋友,好好活下去吧!我悲伤,我不想也不忍心让你陪我走......原谅我没有听你的劝,还这么伤你的心,今天的一切都是我罪有应得,别恨我、别埋怨我……”这样的片段。

也有人怀疑这封遗书是孙亚宇伪造的,但经过仔细辨认、鉴别之后,这封遗书成为判定林娟娟是否属于自杀的重要佐证。

最终经过法院认定,在这一起毒杀案中,林娟娟负有主要责任,而孙亚宇由于从旁协助,也应该要负次要责任。

由于当时的孙亚宇尚未年满18周岁,因而判处其无期徒刑,附带监护人赔偿民事责任。

孙亚宇一直坚称:“投毒的人是林娟娟,自己没有直接害死同学,量刑过重。”因此从1998年到2000年,孙亚宇曾经多次上诉,但屡次被驳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11月9日,法庭对该案做出了附属的民事判决,驳回除林娟娟外的6名女孩家人提出的“每人25万元,共计150万元赔偿”,而是按照每名女孩的年龄判定死亡赔偿金。

其中,4个女孩的赔偿金为5万余元,2个女孩的赔偿金为4万余元。林娟娟的监护人负主要责任,赔偿总金额45%;孙亚宇的监护人负次要责任,赔偿30%;学校因疏于管理,赔偿剩余的25%。

而后,因在狱中表现良好,孙亚宇被减刑至15年,于2013年前后出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赔多赔少已是无足轻重,毕竟几条鲜活的生命就那么无声陨逝,生命的弥足珍贵,是多少钱都弥补不了的。

死者已逝,更多的细节已经无从得知,震惊一时的毒杀案早已落下帷幕。

案情并不复杂,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厌世情结、无视同窗情谊、漠视他人生命等诸多问题,无不意味着一个高中生的失败。

在心理思想上,在为人处事上,我们看不到“人性”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