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示防诈知识

NOCITCE

当前

学生群体屡屡“中招”的常见诈骗类型

网络贷款、刷单返利、“杀猪盘”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

冒充熟人或领导

冒充“公检法”

让学生群体成为遭受诈骗的“重灾区”

针对在校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例频出的现象

警方总结了学生群体受骗的高发类型

提醒广大学生加强防范

安全提示

1

类型一:冒充电商物流 客服诈骗

案件回放:

8月5日,家住浙江省台州市的高中生张同学在微信上加了一个好友,对方自称是物流客服,因将张同学买的连衣裙在派件的过程中丢失了,愿意三倍赔款给张同学。对方借口要走公司转账流程,让张同学下载App,按照指示开通借贷功能,将借贷到的3000多元钱转到对方提供的一个账号内。对方继续要求她借款,张同学感觉到不对劲儿就“刹住车”,共被骗3050元。

手段揭秘:

骗子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打来电话,能够准确说出你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骗取信任。接着,他们就以网购平台系统升级造成订单丢失、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召回等原因,说可以退款,诱骗你下载网贷App或登录钓鱼网站,骗取或盗取资金。

2

类型二:注销“校园贷” 诈骗

案件回放:

7月12日,刚从高校毕业不久的小张接到自称是“国家校园贷客服”的来电,称“应国家要求”,其在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款的还款利率已上调,要求小张补足未偿还的利息,若逾期未偿还就会“影响个人征信”。

由于小张确实在学校办理过助学贷款,而且还处于还款阶段,对方来电又能准确报出她的个人信息,小张便信以为真。随后,小张按“客服”要求,下载了某屏幕共享软件,对方称需要“查看小张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以便了解其还款能力。接着,对方又让小张将“借呗”里的借款额度“走个流水”,以验证其资金账户,验证完成后会将钱款原路返还给小张。

于是,小张向对方账户转账1.7万元。转账后,“客服”马上断线失联,小张才发现自己被骗并报警。

手段揭秘:

骗子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需要消除校园贷不良记录,或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诱骗你在正规网贷网站或互联网金融App贷款后,骗取钱财。

3

类型三:网络游戏产品 虚假交易诈骗

案件回放:

某高校学生何同学将自己的游戏账号挂在网上出售,一位网名叫“怀念”的人与何同学取得联系,表示要购买何同学的账号。对方要求何同学通过某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何同学感觉那个网站比较正规便同意了。随后,对方给何同学发来一张“支付成功”的截图。可当何同学提现时,却显示账号被冻结。何同学随即联系平台客服,客服以绑定银行卡号有误、提现金额不合规、提现操作违规等借口,要求何同学转账8500元至指定账户,才能完成解冻并将余额提现。何同学转账之后,平台客服就失去了联系并屏蔽了何同学,联系何同学购买游戏账号的网友也已将何同学拉黑。这时,何同学意识到不对劲,才发现该游戏交易平台是伪造的虚假平台,随即报警求助。

手段揭秘:

骗子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出售或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受害人先付款,制作各种虚假的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受害人获取信任,对其实施诈骗。

骗子在网上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你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通过钓鱼网站窃取你的账号和密码,让你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并盗取账号。

骗子以出售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等为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游戏消费要量力而行,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

4

类型四:冒充熟人诈骗

案件回放:

某高校学生小张突然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的信息:“遇到点急事,能不能帮帮忙,借我800元钱。”小张心想朋友一定是遇到难事了,不然不会这么着急地向他借钱,随即转账了800元。半小时后,“好友”说自己出了车祸,人正在医院抢救,需要1000元救命钱。小张再次不假思索地给“好友”转了钱。“好友”收到钱后连声道谢,并承诺第二天就会还钱。可到了次日,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了。小张觉得不对头,立即拨通好友电话询问此事,才发现,原来前一天好友的QQ被人盗了,那个借钱的人是个“冒牌货”。

手段揭秘:

骗子利用QQ或者微信冒充亲人、同学、朋友与你联系,称遇到紧急情况要借钱,一定通过电话或视频通话等方式向当事人核实。

退货退款无须事前转款!遇到客服退款、账户升级异常等,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以电话联系电商平台客服或者官方在线客服进行确认。电商平台客服不会添加你的微信、QQ好友,一切操作请在电商平台内进行。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扫码、提供验证码或者“借呗”这类借贷产品,统统不要理会。验证码和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不要点开对方发来的任何链接。

为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提高广大群众防骗意识,国家反诈中心制作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了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揭批了诈骗犯罪手法、解析了典型案例,同时进行了防骗提示。下一步,将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为载体,通过新闻宣传报道、新媒体平台、组织线下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全社会开展广泛的防骗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普安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