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冬时节,走进凉州区永昌镇刘沛村,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还有村民家门头上挂着的“居家有道”“谦恭礼让”等家风家训匾额。小广场内村规民约张贴上墙,宣传标语十分醒目。

“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现在村子变化非常大。”永昌镇党委副书记王彦惠说。从原来不起眼的村子到如今凉州区乃至武威市的乡村治理先进集体,刘沛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近年来,永昌镇刘沛村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争取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村党委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形成了群众自治的良好局面。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收集民情信息,调处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村委会干部与生活困难的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就业和上学的困难,帮他们树立起致富的信心。

在刘沛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村民充水费电费,给特殊人群办理民生救助,为村民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等。这些工作早已常态化,村民只要到便民服务中心,他们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解决。即使立即解决不了的,工作人员也会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建这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就是要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王彦惠说。

硬件跟上了,软件也不能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刘沛村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村里建立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每月由村妇联牵头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评选,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积分管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推动群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村党支部依托社区电子屏、宣传牌,村组巷道文化墙,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扫黑除恶、法律法规宣传,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不仅如此,村内还组建了广场舞、秧歌队、二人转等民间表演团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美化村容村貌,村委会积极动员群众开展植树造林,清理村内巷道,拆除残垣断壁。建立轮流保洁制度,设立环境卫生保洁评比台,落实月评比制度,让群众对日常村庄卫生保洁变为自觉行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刘沛村先后获得“千村美丽”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社区”等荣誉,成为武威市乡村治理的模范标杆。

(来源:凉州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