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

昨新增本土确诊175例,其中西安174例

宁波今晨发现一例阳性感染者

北仑多地紧急通知:闭园、停诊、停馆

今天凌晨,宁波市北仑区发现一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

随后,北仑中医院、图书馆、九峰山旅游区分别发出紧急通知:停诊、闭馆、闭园!港口博物馆、梅山湾沙滩公园、冰雪大世界、铭泰赛道也都临时关闭。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上海发布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

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管理规定

1、除返乡探亲、必要公务等以外,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鼓励在沪过节,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

2、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暂缓来沪返沪,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后方可来沪返沪。

3、所有已抵沪的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12小时之内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根据其出发地和途经地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4、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当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4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5、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6、医疗机构、学校等有关单位加强健康码查验,对来沪返沪的工作人员、学生等协助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在来沪返沪后48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开展7天的自主健康监测。

7、外地来沪返沪人员在抵沪后开展7天的自主健康监测,其间每天早晚两次自测体温,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规范佩戴口罩。

8、进一步强化“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督促和指导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客运场(站),商场超市、酒店宾馆、饭店酒吧、影院剧院、医院、学校等加强对来沪返沪人员的体温测量和健康码查验等。

9、以上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2年3月15日。后续本市将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及时动态调整相关防控措施和实施时间。

上海多措并举再度加固疫情“防火墙”

近一周,全球新冠肺炎日新增确诊病例多次突破80万例,国内本土疫情反复,上海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加强疫情防控,确保市民过上一个健康、祥和的佳节,连日来上海多措并举再度加固疫情“防火墙”。

升级:强化人员培训更新知识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9日,上海累计接种5072.96万剂,覆盖2343.81万人,占本市3岁以上常住人口的96.0%;全市已完成加强免疫641.27万剂。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127家发热门诊、225家发热哨点诊室时刻严阵以待,为疫情防控严格守好第一道关卡。

防疫工作常态化近两年,如何确保不懈怠不放松?强化培训、更新内容、反复实践操作,成为上海防疫相关人员的“必修课”。以疫情防控疾控组为例,就在不久前,市区三级流调梯队近3100名流调队员再度完成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本土疫情案例分析、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排查管理要点、大数据如何支持防疫等。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表示,流调人员的专业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定期培训、日常实战,可以持续夯实流调队伍建设,由此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核心力量。

数据显示:上海各区均组建了流调三级梯队,并配备流调信息采集终端设备600余台、视频连线系统62套。全市区级疾控中心共有250名检测人员,单管检测能力累计可达到3.8万份/天,确保核酸检测服务高效、便捷、到位,为疫情防控助力。

而针对近期境外输入压力增加状况,全市各区再次强化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工作方案、集中医学隔离点管理手册、隔离点医学观察技术指南规范等文件,为集中隔离点规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此外,全市冷链监测累计完成冷链食品、相关环境和人员等42万余件样本的检测,并处置相关物品阳性事件114起。

督查: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补齐短板

临近元旦春节,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疫情防控如何慎终如始?近日,市卫健委制定《本市元旦春节期间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方案》,全市50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查,各区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对所辖、所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督查,同时抽查800余家社会办医疗机构,找寻漏洞和不足。

防疫工作不留死角,此次重点督导自查工作内容包括医院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制、人员管理、定期核酸检测制度、院感防控等。针对集中隔离点,疾控组同时不定期开展隔离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每月对隔离点环境进行全覆盖检测。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针对督导检查出的问题高度重视,同时立即责成相关医疗机构限期整改,确保防控工作不放松。

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已实现社会核酸检测人群与患者完全分流,提供专门社会人员挂号窗口,设置在线自助服务,确保市民不进院区即可完成检测,实现人流、物流、空气流“三隔离”。遍布全市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强化严格“六不出门”,完善工作人员轮岗制度,避免因长期工作疲劳产生懈怠,交班强调疫情防控指令,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严丝合缝。

市区三级流调梯队则全天候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接报后立即响应,2小时内出动流调队伍快速采样检测,4小时完成核心信息流调、落实临时管控措施,24小时做到轨迹“应查尽查”、人员“应管尽管”、场所“应消尽消”,确保对城市运行影响最小化。

科普:解疑释惑为市民穿上“无形防护服”

疫情以来,上海群防群控效果很显著。健康科普与疾病预防、医疗救治一并成为疫情防控“三驾马车”。元旦春节将近,人员流动聚集增加,又逢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本市通过多渠道、融媒体、高频次推送个人防护温馨提示。在全市爱国卫生集中行动期间,《上海大众卫生报》特别制作近100万份“迎新防疫专刊”,广发各类人群,帮助市民防疫“敲黑板、划重点”。

权威专家用科学通俗又硬核的语言讲述,舒缓市民焦虑情绪,夯实群众基础。如何看待本土疫情反复、又该怎样应对?硬核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用科学数据告诉市民:动态清零策略4周左右终能应对,这一策略也被国际社会所广泛采纳。

本土病例溯源为何医院或学校要闭环?“疾控女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耐心解释:流调人员围绕确诊病例排摸,根据密接或次密接到过的地方,判断风险人群和管控范围,医院学校涉及面较广,防控措施会紧一点。

拓展科普形式创新内容,上海医务人员防疫科普突出硬核、跨界、好白相。“我们的防疫法宝依然是定海神针,坚持三件套、牢记五还要”……年终岁末,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上线,多位青年医务人员以喜闻乐见形式,讲述健康防护知识和理念,目前传播量达1亿多次,健康知识入脑入耳入心之时,更为2400名市民迎新之时穿上一件“无形防护服”。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上海发布、国家卫健委、宁波日报等

相关作者:顾泳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