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为西安高家大院的后裔;他自幼秉承家学,除了诵诗读文以外,还每天坚持以写字为伴,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他历经半个多世纪,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在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两个领域,浇灌出了两枚娇艳的花朵——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他,就是高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扛起硬笔书法的大旗

硬笔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文字的最初诞生,就掀开了我国原始硬笔书法的创作历史。《易经·系辞》所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箸(筷子)也;契,刻画也。这就是说,仓颉等圣人们在造字的时候,就开始用尖硬的笔尖在“写字”了。而硬笔书法的真正广泛应用,应该是在钢笔出现之后。当然也包括后来衍生的中性笔、美工笔、铅笔、粉笔等,它们都具有书写快捷、携带方便的强大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且不说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培养一个人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身心发展,终生受益;也且不说,硬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它就等于是在书写爱国主义情怀……单从“字是人的门面”这个俗语来说,一手漂亮的字,往往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正如郭沫若先生强调的:“培养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社会一员,作为一名热心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书法家,高继承认为他有义务有责任,将硬笔书法切切实实地抓起来,因为它太实用、太广泛、太重要了,从小处说是个人门面问题,从大方面讲,某种意义上,它是关乎着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以及国家形象的问题。这位出身书香名门之后,有着大学汉语言文学之功力,积淀了西安交大书法研究生厚实理论基础的高继承,开始为硬笔书法艺术而求索,遨游书海,遍临祖古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他在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二王”以及汉唐的艺术宝藏中,寻觅到了切入理想坐标的金钥匙,终于开创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硬笔书法风格:秀美!他秀美的硬笔书法曾获得全国青年钢笔字大赛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庞中华硬笔书法体现遒劲的话,高继承的硬笔书法则尽显秀美:坚挺的线条中裹有毛笔书法的气息,潇洒飘逸,疏朗清丽;结体随形而置,撇捺张弛,英姿秀出。他那富有个性的硬笔书法艺术,就像是硬笔书法园地新开的一株奇葩,一经面世,就引来了无数青睐的粉丝。他应大家的需求,撰写并出版了《怎样写好写快钢笔字》、《妙语赠言钢笔字帖》、《中学生古诗词钢笔字帖》、《孟子格言字帖》等近百万册钢笔字帖,对青少年硬笔书法学习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一代青少年学生追摹的范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5月,以高继承先生为代表,发起成立西部第一个硬笔书法组织—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这杆旗帜从此树起来了,作为硬笔书法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大家不断地朝硬笔书法深处进军。1995年编辑出版《中国硬笔书法名家大辞典》,并策划组织历届中日硬笔书法联展……他领导的协会已然成为推动全国硬笔书法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笔书法蜚声书坛

可以说,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都是高继承的最爱,没有彼此薄厚之分。况且,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都是书法艺术,只是在视觉上存在笔画的纤细或粗壮的区别,有如去其肉筋存其骨质而已。在毛笔书法的探索中,虽然高继承真、草、隶、篆、行碑帖都临,但他钟爱的还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他从历代喜爱的碑帖中吸收前人的艺术营养,兼收并蓄,再加以创新,融汇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高继承的毛笔书法作品,作为一名行外人,给我总的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金石味浓厚。不管是篆书楷书还是行书,碑帖味金石味都十足。像他给“古香堂”的行楷题字,还有那幅“梦动瑶圃,树老空灵”的行隶墨宝,那一点、一撇、一捺,包括一弯,都彰显着刀劈斧撅的金石之气。即便行草的“上善若水”作品,线条在游动之间,也不乏金石之气的韵味。二是简约:观赏高继承的每幅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明快简约,干净舒服,给人一种荡涤心灵的感受。有句名言叫“人活到极致是简约。”而作为书法作品何尝不是?在穷尽了所有碑帖,崇尚了各种风格,历经了沧海桑田之后,洗尽铅华,显露出来的就只是素与简,憨趣与拙朴。他这种“返朴归真”的毛笔书法作品,就像炎炎烈日里的一缕凉风,每每触及,都直抚观者的心底,瞬间给人一种清新惬意之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继承在毛笔书法艺术征途上也是信心百倍,劲头十足,一路高歌猛进。2002年,他亲赴东京参加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高继承日本东京个人书法展。此外,还多次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入选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入选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展……水底为海,人低为王。相信谦和低调, 心胸宽阔的高继承,定会在书法艺海里博采众长,不断精进,其硬笔和毛笔的书法艺术,定能迈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完

(作者:宁文英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朱婵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