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今年有六名教师子女一考大学,成绩是:最高分576,最低分403,录取段一出,大家欢欣鼓舞,都能上本科,而且有5个都过了重本线!
有人说,别高兴太早,考的好不如报的好,否则可能高分落榜,或者是低分高走,这种提醒在告诫大家一个真理:行百里者半九十;考高分后未拿到通知书前就相当于此,这报考确实是相当重要的!

这让我想到了身边许多因报考失误而落选的例子,我的一位学生她五年前考了590多分,但却啥也没录上,只好重读,还有的可能只一失误就与大学擦肩而过;当然也有逆袭成功的例子,如今年9月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的王威,26岁的他打过工送过外卖,生活中他深刻认识到学历和知识的重要,就选择复读再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18岁的时候曾经考过一次,是中国农业大学,但他不喜欢这个专业,后来辍学......

看来报考是门大学问呀!

能把所考试的分数发挥到极致,这可是门学问,靠侥幸心理绝对是不可以的!
你先把自己考分可能晋级到的段级可能报考的学校一一列举成表,再逐一研究这些里哪所院校哪个专业你最中意,这样子范围越来越小,然后你再细查这些学院近三五年的招生乃至于发展的状况,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取最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兴趣之处,当然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的人以为我心中的专业或学校是唯一的唯美的,非它不报,因此押宝一样只报一个,有时还填写了不服从调剂这样子个性的字句,结果呢往往是真的落空,其实真的是挺可惜的!
个人觉得:在报志愿这方面,还是多多研究钻研一下为善,不要太随意也不可太偏激,其实报的好不仅是运气更多的也是一种智慧!

希望所有的考生平时就注意研究一下这些细节,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跟那有形有状的考试卷相比,真的是过之而无不及!
但愿天下父母和考生能交上这份满意的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