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因为这一年,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相继去世。仿佛是被命运安排一般,他们完成了建设祖国伟大事业的重任之后,又相继离开,让这个世界悲痛不已。

毛主席曾经说过: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面对死亡问题,毛主席从来都不回避,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毛主席更是带头在《火葬倡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

1961年9月,毛主席在武汉会见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两人闲聊之际讨论了如何看待生死。

毛主席一边抽烟,一边说道: “中国有这样一段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罗王不叫自己去。如果你能挺过去,活到一百岁很容易的。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将会遇见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就是马克思,到了那边我还要跟马克思进行深层次探讨。”

蒙哥马利则回应毛主席,马克思那边再等等吧,因为这个世界更需要你这样的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会见蒙哥马利

1975年12月3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里接见了两名美国来的客人, 分别是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会谈期间,两人发现毛主席因病而虚弱无比,头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在这次交谈中,毛主席再次谈到了死亡,认为一个人如果负担太重,死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毛主席的健康状况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于是,医生建议毛主席少抽烟或不抽烟,毛主席晚年的管家吴连登回忆说,主席已经开始戒烟了,刚开始身体也许会不适应,毕竟抽了几十年的烟了,所以他会不时地从茶几上拿起一支烟,闻一闻,然后放下。过了一段时间,主席就将烟灰缸、火柴盒统统收了起来,以惊人的毅力戒了烟。那段时间,毛主席的面色红润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工作

有一天,毛泽东晚上睡不着,和护士长吴旭军聊天。毛主席回忆他的青年时代说:“我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念我的母亲,她很善良,经常帮助穷人。她走的时候,有很多人来参加她的葬礼。有一长串人来表示他们的敬意。她不是领导干部,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毛主席靠在床上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尽到一个儿子该尽的义务,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常年在外,很少在母亲面前尽孝,她走的时候,我仍然不在她的身边。”

吴旭君安慰说:“您参加中国革命多次身犯险境,更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您母亲一定会因您而感到骄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和周总理

而到了1976年,一个个噩耗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几个老伙伴相继长逝,这对于身体欠恙的毛主席来说是一种打击,周总理逝世的时候,毛主席双脚肿大已经不能自由行走。

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会突然大汗淋漓,甚至会因为缺氧而出现嘴唇发紫的现象。根据毛主席的病情,中共中央根据医疗组的意见,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可是没有人能料到,一场大地震直接让毛主席陷入了极度崩溃,7月28日,一场7.8级的地震袭击了唐山。

在毛主席弥留之际,国家政治局委员、医护工作者等陪同在一旁。此时的毛主席神志清晰,显得十分超然,把生死置之度外,王新德是毛主席晚年医疗组成员之一,他当时就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民众送毛主席牌匾

王新德回忆说:“主席必须亲自看地震报告,不管他的病情多么严重,都要亲自过目。当秘书报告说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时,他哭了。这是王新德第一次看到主席落泪。”

对于毛主席来说,现在不能亲临现场慰问伤员以及指挥抗震,其内心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抗震救灾期间,毛主席多次给出指示。

8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送交毛主席住所。这也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审查的文件,在毛主席去世前21天,他仍然关心着广大人民群众。

怎么能不让人感动得流泪呢?他再一次履行了他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新华门

在毛主席去世的前几天时间里,他几乎什么都吃不下去,甚至是流质食物总是呛住。医护人员只好通过鼻孔插管来摄入食物。

当毛主席清醒后,他会微笑着安慰医务人员,告诉他们不要担心,医护人员都热泪盈眶。医生从来没有见到过病人反过来安慰医生。毛主席知道眼前的这些人真的是尽力了。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吃力地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个“三”。工作人员看着“三”字,不知道这是哪本书。毛主席的卫士似乎猜出了主席的心思,试探性地上前问,主席,你想看三木的书吗?毛主席看着卫士点了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主席卧室

当时,日本正在竞选自民党总裁,三木是日本政治家,他的全名是三木武夫。他是最早提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日本人之一。他还在日本呼吁中日尽早恢复良好的建交关系。于是,卫士找到了《三木武夫及其政见》的书读给毛主席听,这也是毛主席生前听的最后一本书。

9月9日,毛主席逝世,享年83岁,中国伟大的领袖走了。作为国家领袖,毛主席的一生都在心系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尼克松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问过主席这样一句话,您有何爱好?面对这一问题,毛主席仅仅用了5个字作答,“为人民服务。”

尼克松听了这个回答后,完全被毛主席的魅力所折服,终于明白毛主席的艰苦朴素并不是为了作秀。

中国人常说:“毛主席万岁。”而在毛主席看来,新中国应该是人民万岁。毛主席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人民,把他自己献给了革命。

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看着外面的万家灯火,应当铭记无数先辈们的努力。

哪有什么锦绣山河,无非是英雄白骨铺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