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赤剑天涯

本来今天赤剑还因为到底写美军B-52轰炸机还是写南疆老兵的那些事而纠结的时候,群里的女粉丝回了句,明年就是40周年了,想去父辈叔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看。噶秋莎音乐:任杰毅 - 血染的风采

云南麻栗坡,东溪,高平,老山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每次听老兵谈起,其实后面都是有点想哭的,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地名和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讲述人原42军124,125师老兵,南疆复原老兵多,经常有战友聚会,赤剑这个有点小名气的后辈就经常会受邀参加类似的沙龙。

1978年11月10日,我部(42军辖124,125,126三个师)接到命令,要开往前线,当时8大军区每个军都有一个编制完整,军备先进的战备师,42军为124师(驻惠州),当时全国共计22个整装战备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兵回忆,当时大军开拔之前,把整个军属农场的猪鸭鸡全部宰杀,用食盐腌制好,拉往前线,据说腌制的肉类,到前线几个月都没有吃完。当时各师,只留下老弱病残及极少数人守营房,其他人员全部整编奔赴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赶赴前线的时候,所有部队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战前训练,毕竟承平已久,突然拉上战场,没有经过训练是得吃亏的。据回忆,当时42军125师就有很多农场兵,所以在79年的时候,125师打得就不怎么理想,85年百万大裁军被裁撤(当年不少部队,开会学习念报纸和拿着锄头搞生产,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军属农场虽然地大,适合机械化作业,但是机械化作业无法作业的边边角角,只能靠人工作业,当时每年的双抢的时候,125师是最忙的,天还没亮就得起床,这时候和赤剑聊天的125师老兵插话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战前训练很苦,一大早全副武装5公里,然后就地野炊吃饭,再全副武装5公里返回。然后在一个轻装10公里往返,下午演练班排战术,经常晚上人还没躺下,就是紧急集合轻装5公里,然后打夜靶。

这时候赤剑问,一天跑那么多公里,人受得了么?这时候有个老兵就回答,一天最少20公里,人跑到嘴巴都一直是开的,受不了也得受,后面发现很多次战役都是极其考验脚板底的,就像126师378团的28公里徒步穿插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军126师穿插速度很快(当时奉 军部命令要打开缺口),当时我军59式坦克开进越南东溪时,公交车还在运行,越南人还不懂我军已经打了过来,直到看见闪亮的八一军徽才四散而逃,当时我军坦克部队走的是越军设防很少的小路(牛车经行的土路)。由于道路通行能力极差(天雨路滑),在先头坦克部队开过以后,已经无法让后续大部队的千余车辆通过。上级机关遂命令126师一部(378团2个营组成的加强营)徒步急行军28公里,夺取无名村庄,控制要点,以方便重装备绕道通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最令老兵们记忆深刻的是126师许副师长带着加强营和营长一起打穿插,这在整个越战中,绝无仅有。当时行军至20多公里处,遇到越南小股部队伏击,在采用火焰喷射器等武器消灭设伏越军以后,继续行军。在离要点2-3公里处,部队正精疲力尽之时,又遭遇越军伏击,当时我军属于仰攻,被越军各种火力压着打。当时许副师长,身为老革命,直接带着战士冲锋,全营战士一看,师长都带头冲锋了,也顾不上疲惫,一鼓作气消灭了敌人,拿下了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就有分歧了,有的老兵回忆说,许副师长在这次战斗中,身中七枪,毕竟仰攻很不力,有说是被炮弹击中营指挥所,造成重伤,反正当时从前线抬下来的时候,原本还在喊着口号一二一行军的大部队,突然静默无声,老兵回忆,担架上全是鲜血,后来通过直升机转运南宁的后方医院救治。当时的副师长敢于冲上第一线,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感动了很多士兵,所以多年以后,很多南部老兵回忆起敢打的126师,都会想起许师长带兵打冲锋的故事。(许师在后方医院成功抢救了过来,2013年逝世)

这时候有个老兵感慨到,老革命勇敢呀。当时我们还拿着8块钱津贴小兵还是佩服这些老革命。(津贴不是工资,是给零花的,第一年每个月6元,第二年7元,6,7,8,10的递增,10元以后每年往上再加5块,据说当时42军还有45年参加革命的老炊事员,当时直接拿了105块每月的最高津贴,待遇比团级干部都还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124师老兵回忆到,当时我军收到情报越军已经增援了高平之敌(后来才弄清楚,当时来的只有一个连)所以前指下达命令42军各部火速急驰高平附近,由于当时下的是死命令,必须于XX点到达,所以都是轻装急行军,当时很多食物,弹药等影响行军速度的物资被丢弃,当我军赶到高平附近之时,很多部队已经是食物没有了,油料也空了,弹药也不多。还好当时被合围的越军2个师畏惧我军强大的伴随炮兵火力,也搞不清楚我军的意图,所以采取了敌不动我不动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老兵摸了下头,回忆到,当时我们把福建金门前线的3个155炮师都拉过来了,当时军属火炮为152毫米火炮,155炮是直属国防部调动的力量,在中苏边境也有4个,当时为了防备苏联所以没有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组织聚会的军头感慨到,如果此时负责封住口袋的41军,121,122,123师能早2天,甚至十几个小时赶到包围圈,我军的战果就更理想。老兵们的故事很多,先拾点有趣的来说,高平的故事,我们下期再开讲。(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