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官方测量,台湾花莲县海域于2021年12月30日14时47分7秒,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紧接着2022年1月3日17时46分,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震中距台湾岛约71公里。随后,北京时间2022年1月4日7时17分26秒,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北京时间2022年1月5日21时11分33秒,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再次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仅仅一周之内,台湾花莲县海域就已经连续发生了四次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递录,近5年来,震中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240次。最大的地震发生在2019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的6.7级地震,震中距离75公里。地震引发台湾全岛强烈震颤,福州、泉州、厦门震感明显。那么,我国的台湾为何会频发地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地理上看,台湾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由两个主要岛群组成,即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其周围的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它由8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岛南北长约395公里,东西最宽约145公里。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公里,其中包括澎湖列岛,全长约1520公里。台湾岛乃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

台湾岛是一个被欧亚板块、冲绳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压缩抬高的岛屿,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乃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地震频发区。地震发生地花莲县地处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当这两个板块相互推挤时,就会发生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地震是由地壳岩层的快速破碎和错位以及地表的振动或破坏引起的,当地底深处两块板块运动相互挤压碰撞,使板块变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断裂,断裂释放的能量传递到地面就会发生地震。台湾地震带可分为东部、东北部和西部。东部和东北部位于板块聚集区,震源较深,频率更频繁。西部地震较少,震源较浅,能量释放相对较难,人口集中,易发生重大灾害。

从地理上看,地球有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板块交界处,由于地壳运动,属于地震频发区。分析近年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地震的趋势,诱发这些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板块隐没所引起,当板块被隐藏时,板块隐没时会推挤上方板块,引起破裂和变形,从而引起地震。震中发生在和平海盆、南澳海盆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质专家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地震为隐没带界面型地震,或称海沟型地震。低频含量高,容易“慢摇”,与建筑物产生共振、共鸣,所以震感比较大,时间也比较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澳盆地已经很久没有地震了,最近开始活跃起来,需要开始关注。因为海沟型地震可能非常大,这次6.4级还是小,8.0级以上会很厉害。地震有100年的周期,上一次8.0级以上的海沟型地震发生在1920年,距今已有101年,周期非常接近。

发达的地壳运动和造山运动使台湾地形复杂多样,大部分地质构造由欧亚板块构成,而菲律宾板块则成为隐没带。东部和南部地区受吕宋岛火山岛弧形等板块的影响,形成复杂的地质。台湾地处板块交界处,有许多易发生地震的大地断层。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台湾有数座死火山、休眠火山,以及相应的火山地形,但除大屯火山群和龟山岛外没有明显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呢?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要冷静。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远离建筑物,切勿使用楼梯或电梯。疏散时应步行,尽量少携带物品。根据各自的位置,及时做好正确的保护工作。地震发生的时间往往很短,所以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躲在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里,比如卫生间、厨房等,尽量保护头部。牢记避地震的原则,“伏地,抓牢、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