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历史悠久,有着无数老街,它们承载了一代人的生活记忆。书林街、文化巷,每条街道的名字都能让当地人回忆起一段美好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街老巷曾在昆明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昆明这座城市来说,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老街虽老,但一场翻新却总能改变它们的模样。司马巷便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巷

地址:西山区东寺街旁

开放日期:全天

沿东寺街向金马碧鸡坊方向前行,拐进一条嘈杂却狭窄的街道,便到了司马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巷原名司马第巷,「司马」是古时候的官职名称,因司马李际春曾居住于此而得名,1950年更名为司马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司马巷两边全是居民楼,阳光穿过密集的树叶散落下来,一片宁静的巷子中偶尔有行人穿过,抬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司马巷早已悄悄换上了新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明风采

昆明风采

路边的围墙上描绘了各种主题文化,包括云南艺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昆明本地文化等,是「非常有文化」的两堵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是昆明的老街,自然少不了描绘昆明风采。一幅长长的「云津夜市」图跃然墙上,重现了昆明八景之一「云津夜市」的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市里最吸人眼球的是各种小吃,昆明本就是云南省会城市,夜市街里汇集了不少传统云南美食,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儿时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著名的昆明地标也被绘在了墙上,东西寺塔、龙门,就连金马碧鸡也闯进了「墙中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幅墙绘尤其引人注目,那是一个古代官邸,门匾上书「鱼课司」三个大字。这是位于司马巷后的一条街,同样是昆明老街,曾经是渔业税收机关。百年时光后,留下的却只有鱼课司街这个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族文化

滇剧是云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传统的云南地方剧中,它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刻画人物和富有生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上的几张脸谱出自滇剧,形态各异的脸谱让人忍俊不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山节和火把节是苗族和彝族的传统节日,其实西山下早有苗、彝、白等族定居,因此各种民族节日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族人民共同起舞的画面让人心神愉悦,呈现了多个民族共同繁荣的盛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巷子里一排围墙上绘着各种各样的小圆圈,仔细一看,那些圆圈都表现了某个民族的特点或标志性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傣族的大象、苗族的头冠、白族的三塔、德昂族的象脚鼓等等,如果只看画面,你能猜对几个民族呢?快去试试吧!

老街新貌

老街新貌

一群孩童玩着「滚铁圈」的游戏,这是70、80后无法磨灭的童年回忆,他们看到这些画面后会做何感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窗户」整齐地排列在树下阴凉处,猫咪好奇的眼神和空中飞舞的蝴蝶、悬停枝头的鸟儿,每个画面都生机蓬勃,令人感到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巷子两边不仅修建了供人休息的座椅,还有棋盘,不知它们将来会见证多少「臭棋笼子」之间的对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边的电线杆、配电箱也被画成了全新的模样,憨态可掬的火柴人手舞足蹈着,仿佛在庆祝司马巷的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这次翻新为司马巷带来了新生,引得路人频频回头,但巷子两边居民楼中的平静时光似乎并没有被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依旧平静地生活在这里,也许某天回家路上看到那些有趣的画后,能够眉头为之一舒,司马巷这身新衣服就算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