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多种新型的慢性肾脏病相关药物问世、降价、发现新作用或是载入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我认为有几种新型药物值得关注:

1.新型降压药

目前,约5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服用普利/沙坦类降压药,或是为了降压、或是为了降尿蛋白、或是为了延缓肾功能进展。

2021年,《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建议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后,血肌酐>265μmol/L的、伴心衰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普利/沙坦类药物。

沙库巴曲缬沙坦于5年进入我国,将沙库巴曲和缬沙坦两种成分组成共晶体,具有更好的心脏和肾脏保护作用。指南与共识期待这种新型药物为肾脏病与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结局。

2.新型降糖药

普利/沙坦类药物虽有肾脏保护作用,但独木难支,我们需要不断地将尿毒症风险降至更低。

2021年,欧盟批准SGLT2抑制剂(列净类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以保护肾脏功能。慢性肾脏病有了第二种基础药物,管控效果将迈上新的台阶。

对于糖尿病肾病,新型药物更加珍贵。糖肾进展更快,尿毒症风险更大,急需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

目前,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即使是糖尿病肾病,二甲双胍的地位也不遑多让,稳压具备降蛋白作用的DPP-4抑制剂(列汀类降糖药)。

但糖尿病肾病的最大威胁是尿毒症,可改善肾脏结局的降糖药才是未来。

近年来,各大糖尿病指南纷纷松动对二甲双胍的支持,并建议糖肾患者应用可降低尿毒症风险的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肽类降糖药)以往由于价格较高,很多糖友可望而不可即。

2022年开始,司美格鲁肽进入医保,基本解决了可及性问题。一周注射一次,让糖肾朋友的治疗更加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新型贫血药

30年来,肾性贫血患者一直要靠注射促红素,来维持血红蛋白水平。但往往效果不达标,且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病。

2019年,有效性与安全性更佳的罗沙司他,被批准用于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以提升血红蛋白、改善贫血。获批不久,武汉疫情爆发,大批刚出厂的罗沙司他驰援武汉。

但是截止到2021年,仍有约30%的肾性贫血患者没有用上罗沙司他。2022年,这些朋友需要尽快换药了。

4.新型降钾药

降钾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成为常用的口服降钾药,但起效不及时,且容易加重高血压、水肿、心衰及肾衰。

2022年开始,昂贵的新型降钾药环硅酸锆钠降价进入医保,不仅提升了肾衰竭患者使用普利/沙坦类药物的安全性,也降低了高血钾死亡风险,给了更多高血钾患者生命的机会。

5.新型激素

激素在肾内科鼎鼎大名,当然也包括凶名。因为各种可逆、不可逆的副作用,医生一说要用泼尼松,肾友们往往顿时色变。

2021年,副作用更小的激素:布地奈德靶向制剂在美国获批,我国也在审批过程中。也许2022年,肾友们可以用上这款新型激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2021年高血脂领域也有新的突破:降胆固醇新药Inclisiran获得FDA批准上市,只需半年给药一次,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0%以上。去年7月,博鳌先行先试区完成了我国首例Inclisiran注射,但该药正式引进我国并临床应用尚需一段时间。

2021年,免疫抑制剂没有多少进展,仍然是便宜药副作用大、副作用小的药则非常贵的局面。而且无论何种免疫抑制剂,均逃不开感染风险。让免疫抑制剂变得“和蔼可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2022年,新型药物可以进一步提高慢性肾脏病预后,改善肾友们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