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这一天有一个食俗尤为的重要,那就是喝腊八粥。

关于喝腊八粥的这个食俗,有很多的传说,有说是朱元璋落难时喝的杂粮粥,后来朱元璋当皇帝以后,就把他喝粥的那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也有说是源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腊八也叫“佛祖成道纪念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那种传说,腊八粥都和苦难相关,如今的大家过腊八,其实也是为了在过年之前,吃一顿“忆苦饭”,提醒后一辈人要勤俭持家,这个从理论上来讲也比较符合逻辑。

腊八粥,是8种食物放在一起熬煮成的粥吗?按照老传统来讲,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只是因为这个日子是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之为“腊八粥”,并非固定了8种食物来煮粥。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里其实也告诉我们,以前也并不是用8种食材来煮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弄清楚了腊八粥的来历以及食材构成,它的吃法也很有讲究。俗语:“穷日过腊八,喝粥要剩下”,穷日为啥要剩粥?了解一下。

什么时候是“穷日”?在《后汉书·邓禹传》是这样记载的:“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 王先谦集解:“六甲以甲子始,周行一匝,至癸亥止,故谓穷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农历的腊月初八,属于辛丑牛年辛丑月癸亥日,说得直白一点,今年的腊月初八是“穷日”。指的是四季的穷尽之日。按照老传统的说法,一年之中有四个穷日,所以也被叫做“四穷日”,分别为春季乙亥日,夏季丁亥日,秋季辛亥日,冬季癸亥日。

冬季癸亥日就是腊月初八,为六十甲子的最后一位,它是真正的穷尽之日,这一天也是新旧交替之时。这一天的日子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腊月初八最关键的就是喝腊八粥,在“穷日”要剩一点粥,不能一次性喝光,其实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而“穷日”我们光听名字其实就知道大致的意思,贫穷、穷困潦倒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穷日过腊八,喝粥要剩下”,指的其实就是腊八粥不要一次性喝完,要留一点,事实上我们在喝腊八粥的时候,也是在祈求来年事事如意,身体健康,平平安安。这句俗语的意思,有点像我们过春节的时候,家里人都会准备一盘鱼,吃着寓意“年年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穷日”为啥要剩粥,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它是祈祷来年能够有好的运气,告别贫穷,生活富足,带来好运。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