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栾川县白岩寺南坪岭上,纯净蓝天映着黄褐色大地,勤快的农人在田间劳作——这幅景象,美得像油画。12月8日,趁着天气好,村民刘花带着一家老小在地里冬耕。“人勤地勤,今年收入还不错,干着也有劲儿”!

怎么不见你家相如呢?有熟识的老乡问刘花。

“他去听课了,我们在这里先翻着地。”刘花始终乐呵呵地,“今年冬耕起垄一亩地补贴50元钱,这么好的政策哪儿找去!”今年,在雨水灾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他家保住了12万元的烟叶收益,全家人干劲更足,早早响应了冬耕起垄号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秋扒乡村委会议室里,由工会+烟草联合开展的烟农大培训正在进行

此时的王相如,正在秋扒乡村委三楼会议室。2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烟农们兴致勃勃地望着台上栾川县烟草专卖局张水源经理讲课:“冬耕起垄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缓解土地板块,改善土壤环境……”

受“九山九水半分田”特殊地貌制约,栾川县土地稀少,产业缺乏,36年前的烟叶种植,打开了偏远山区村民致富之门,小小烟区发展仅3000余亩烟田,却使101户烟农成为了当地致富带头人,成为“荷香小镇”秋扒乡的振兴产业。

受地形影响,种地还是件辛苦事儿。这里的烟田分布于各村高山坡岭地带,烟田地块达到824块,最多一户烟农地块达到35块,且零散分布于各坡岭之间。每到新的一年,测量面积,移栽浇水,培土盖膜,都为当地烟站和烟农带来挑战。这里的春天虽然美的纯净灿烂,却要面临冬天的漫长寒冷、夏天的风雨莫测。遇到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要往海拔900米高的坡岭上一桶一桶地运水浇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训现场,烟农认真学习有关烟叶种植知识

天道酬勤,苦尽甘来。2021年栾川县秋扒烟站收购烟叶实现产值1161.9万元,同比增长254.2万元。101户烟农户均收入11.3万元,同比增长3.02万元,获得了种烟以来最好收成。小小烟区“小而强”,小小烟田绽放奇异光彩,结出了丰硕果实——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从冬季机耕起垄开始抓起,在烟站人员的带领下,烟农就是冬天里的小蜜蜂。烟站人员通过线上互动模式,定期晒出勤,晒勤奋,倒逼松懈偷懒的“佛系”烟农自觉响应,积极打理田地,为改善土壤结构,提升烟叶品质,保障金叶子丰收加好油,备好课。

“原来是看谁会悠闲,打打牌,喝点小酒,串串门子,现在不行了,烟站的人还查岗,没及时赶到地里,点名字批评,现在可是比谁最勤快,田里整的最好!”那位曾经云游放羊的脱贫致富户陈云卿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

初冬的山坳里,有了这些忙碌的小蜜蜂,装扮了乡村冬的萧条,有了这些忙碌着的身影,改写了冬季农闲变农忙的历史,热火朝天的干劲成为乡村振兴征途中靓丽的风景。

2021年,为了打好烟叶收购攻坚战,栾川县局认真落实“品种+部位+叶龄”烟叶成熟采收标准,全程落实鲜烟分类编竿措施,尤其是合理调配烟农炕房,让采收的烟叶立即送往烤房,保证烟叶烘烤质量。

县局“流动办公室”为这些繁杂流程和烟叶烘烤作了坚强保障。今年56岁的烟叶科长惠景超,与烟田为伴34载,在烟叶烘烤收购关键时节,他的办公地点就在烟田里,在大雨中,在炕房边,他是烟农最忠实的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烟草局烟站人员同烟农在冬耕起垄烟田现场

“田里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只有在这里才能发出准确的号令,只有看到烟农出炕的黄金叶才能睡好觉!”惠景超满怀深情地说道。

在交售烟叶途中天降大雨,大老远赶来交烟的烟农杨进法,他坐在烟站大院漂亮的休息厅里高兴地说:“我好像进到城里的公园里,咱烟站想得真周到,再也不用怕风吹雨淋了!”今年,县局用心谋划为群众办实事,投入6.8万元为秋扒烟站进行硬件设施改造,修建了群众公厕,增添了等候休息厅,搭建了便民雨棚长廊,让烟农宾至如归。

又到冬日。地,还是一样的地,但是在“谁来种、怎样种、如何种得更好”的问题上,不同的答案组合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农民富、产业新、乡村美——面对新一年的新希望,栾川县烟草专卖局将一如既往,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美好图景。(蔡璐 崔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