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弹痕

本届世界杯中德国队的失利让很多球迷默默心碎一地的同时,也让很多军迷朋友调侃起了德国队此番在莫斯科的表现和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惊人的相似:无论怎么看都是必胜的阵容,最终却难逃以失败收场的命运。而说起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就有一个绕不开的名词: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制定的契机始于1890年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结,特别是1894年俄国与法国结成军事同盟。自普法战争后法国国内高涨的民族复仇情绪使得德国的处境岌岌可危,一旦和法国的战争爆发,德国将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而随着普遍义务兵役制在欧洲各国的推行,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对法国的军事优势已不复存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施里芬在经过多次图上作业、军事演习以及总参谋部的分析研究后,最终于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对法战争备忘录”即后世有名的《施里芬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里芬计划》规定: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对俄国战线和法国战线分配的比例为1:8。即开战初以少数兵力,10个师和一些地方部队,在东线借助与奥匈军队遥相呼应,来和庞大的俄军周旋,目的是在法国崩溃之前,把俄军牵制在东普鲁士边境地区,于此同时,在西线集结大部兵力进攻法国。用于西线的全部兵力又分成左、右两翼,分配的比例为1:7。在西线全部兵力的72个师中,53个师都分配在旋转的右翼上,10个师作为旋转的枢轴布置在面对凡尔登的中央地段,仅以9个师部署在240公里长的法德边境上,构成德军左翼。很明显,史里芬要把左翼消弱到最低限度以使右翼达到最大的攻击强度,即使法军攻入洛林,将德军左翼压迫到莱茵河一线,也不能妨碍德军右翼穿越比利时的迂回进攻,而且法军主力东进越深入,以后的危险也就越大,因而也就留下了诱敌深入的余味。当德军右翼迂回成功,席卷整个法军后方时,深入德国境内的法军因远离后方就更易崩溃。这好比一扇旋转式门,越是用力推前面一扇门板,后面旋转过来的另一扇门板打在背上的力量就越大。左翼的任务是牵制法德边界上法军主力的正面,如果顶不住,就后撤以引诱法军向莱茵河深入,进入梅斯和孚日山脉之间的“口袋”,将其捆住。如果右翼得手法军后撤,就紧咬不放,从正面协同聚歼法军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翼的任务是绕过法德边界上法军主力的正面,向其侧面实施战略迂回,从背后将法军主力全部包围。这是一个典型的“右肘弯击”,整个右翼以梅斯——提翁维尔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横扫比利时中央平原后,由法比边界进入法国,其右翼右端在里耳地区进入法境,史里芬力求最大限度地向西展开,“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再沿瓦兹河流域南下,到达巴黎西边,再折向东南,然后以宽正面向东挺进,以打击整个法军的背部,逼迫法军向德国和瑞士边境溃散,最终使整个法军主力落入一个巨大的包围网中加以毁灭。在这个巨型的轮转运动展开时,为确保右翼兵力的绝对优势,预定从左翼再抽出两个军来增强右翼,以保持最初强大的攻击力(日益扩大的占领区需不断地从进攻部队中抽兵驻守,会使攻击力逐渐减弱)。

施里芬计划的要义就是在右翼集中强大的力量完成对法国的进攻,而左翼留下小部分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军 ,完成了对法国的打击后再挥师东进击败俄国。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没错,二战中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就是在施里芬计划的基础之上修订完善而来,思路一样,打法也差不多,只不过相对于一战,德军的机动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而且由于一战巨大的伤亡留下的阴影,二战中的法国更加缺乏进攻精神,但即便这样,德军也只是勉强达到了施里芬计划中在36天至40天内结束战役的预想。而在东线,二战中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改造的苏联相较于一战中的沙俄,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军虽然初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依旧没能彻底摧毁苏联的战争潜力,在随后的战争进程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以致最终走向了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妨设想,假设一战中小毛奇没有对施里芬计划擅作修改,德军忠实执行了施里芬计划,德国是有可能完成对法国和俄国的全面胜利这一既定目标的。但是综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这一胜利的巅峰也是走向深渊的开端。施里芬计划深受老毛奇“坎尼战”模式的影响,追求在一次决定性会战中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这种想法更多的是基于施里芬在制定对法战争备忘录时的国际局势以及普法战争和普奥战争的经验。但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德国统一战争并未影响到英国的切身利益,因此英国的干涉并不明显,所以导致施里芬对英国干涉的可能估计不足。也或许是因为施里芬认识到了与英国海军实力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在其制定的对法战争备忘录中对英国的应对措施仅仅只是提出切断英国同欧洲大陆的联系,而这一措施在拿破仑站战争中就已证明并非行之有效。
但施里芬计划一旦付诸实施,必然会引发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武力干涉,且不说该计划的实施粗暴地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践踏了国际法。史里芬曾经想把右翼迂回限制在法国境内,普法战争时的色当会战,德军的迂回没有超出法国境内。但史里芬所处时代各国军队已急剧膨胀,用上百万军队去包围上百万军队,240公里长的法德边境实在太狭窄,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史里芬就打起了比利时的主意,因为在他看来,比利时的中立比起事关德意志帝国存亡的“时间差”的利用,根本不算回事儿。史里芬刚开始拟定这一计划时,只要求横切穆斯河以东的比利时一个小角,以后随着对计划的不断修改“小角”逐渐扩展成很大一片地区,这将在政治外交上承担很大风险,事实上,比利时中立问题成了英国参战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一旦法国和俄国被击败,欧洲大陆的力量均势就会被打破,一直积极干预欧洲事务的英国是绝对不会坐视德国一家独大。事实上,无论是普法战争中对普鲁士的支持还是一战和二战中对德国的遏制甚至直接作战,都是出于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考虑,甚至二战中为了遏制德国的扩张不惜放弃意识形态的分歧而与苏联结盟。而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崛起的美国也并未进入施里芬的考虑范围之内,虽然自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的实力不断提升,但在一战之前,美国在欧洲国家眼里都实在过于遥远。然而在一战中正是由于美国的介入,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不断补充几乎崩溃的协约国阵营,德奥同盟国才最最终失败,这些在施里芬制定其备忘录的时候都是难以预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施里芬计划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构想,但是它毕竟是延续自毛奇(当然是指天才老毛奇)时代的产物 ,施里芬的构想更多的是基于德国统一战争那样的区域局部战争为背景。他没有预见到德国经历的下一场战争是一场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战争的规模之大,波及的国家之多已经超出了他当时制定这一计划的时的预想,正如因修改《施里芬计划》而被后世诟病不已的小毛奇在1906年所说的那样:“那是一种民族战争,不是一次决定性会战所能解决。必须经过哟长期苦战把全部国力都耗尽,否则任何国家都不会屈服”。作为一个陆军出身的总参谋长,施里芬对制海权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影响也并未有足够的认识,在整个计划中,对于从海上而来的威胁施里芬从未做过考虑。
尽管有这些不足,也无法掩盖住施里芬计划在世界战争史上灿烂的光辉,它是第一次探索如何在总体实力不占优势而又不得不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不是由一位领兵的将领,而是由一位学者型的军事家制定出来,这些都为后世军事科学的发展提供十分宝贵的参考。